又見紅花
????自然札記??318
又見紅花
5.17.在紡織廠家屬院,蹓跶到住戶們蒔植的菜地間,我竟然遇見了紅花。
我國紅花的主產地在新疆,其栽培面積、紅花藥材和油用種子產量均占全國第一。小時候,在新疆最西北的農場,我薅過豬草、撿過麥子,拾過果園里掉落的蘋果、瓜地收獲后的裂瓜小瓜,上小學時也由學校組織摘過啤酒花、紅花,紅花葉其實很扎人,但我們小孩子們為多掙些班費,好像當時顧不上手指疼痛,那時只到隆冬才戴棉手套,根本沒見過夏天干活時可以戴的線手套。
年過半百,又重逢孩提時熟悉的紅花,我還是悄悄擷取2個花朵,盡管用紙巾包裹住,但放入襯衣口袋時,我的胸口還是被扎疼了。十多年前,我那和我現在一樣大的二姐,從毛紡廠退休后,還去婆家裕民縣的大田里,為多給孩子掙些錢,去在炎炎烈日下,彎著已承負了半個世紀生活的腰,充滿憧憬得也顧不上紅花葉刺扎疼手指。
關于紅花的起源地,說法不一。前蘇聯學者瓦維洛夫提出紅花栽培有3個起源中心,即埃及、印度及阿富汗。《園林植物栽培手冊》就說紅花“原產埃及”。日本學者星川清親認為紅花的起源中心是埃塞俄比亞。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地中海東岸的“新月地帶”是紅花的起源地,研究發現該地區存在大量的紅花野生近緣種;考古發現,敘利亞遺存的紅花種子距今約4500年,是人類栽培紅花的最早證據。根據形態學、遺傳學研究以及考古發現,《中國植物志》記載紅花“原產中亞地區”。
我國種植紅花的歷史長達2100多年,栽培地域廣泛,主要作為中藥材使用。據《植物名實考圖》記載,紅花在《漢書》中作紅藍花。東漢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的雜病部分《金匱要略》記載有“紅藍花酒”藥方:“婦人六十二種風,及腹中血氣刺痛,紅藍花酒主之。”宋代蘇頌《本草圖經》記載:“紅藍花,即紅花也,生梁漢及西域,今處處有之,人家場圃所種,冬而布子于熟地,至春生苗,夏乃有花。下作球匯多刺,花蕊出球上,圃人承露采之,采已夏出,至盡而罷。球中結實,白顆如小豆大。其花曝干,以染真紅及作燕脂,主產后病為勝。其實亦同葉,頗似藍,故有藍名,又名黃藍。”
關于這個釋義,筆者認為:紅藍,黃藍,紅指紅色花瓣,黃指黃色花瓣,而藍指蓼藍,紅花葉色、瘦果與蓼藍相似。蓼藍,是蓼科蓼屬一年生的草本植物。葉卵形或寬橢圓形,干后呈暗藍綠色;花被5深裂;瘦果寬卵形,具3棱。在陽光下,紅花長滿尖刺的葉確實發藍,這種藍似乎洇潤著地中海的顏色。
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 . ),別名紅刺花、紅藍花、草紅花,菊科紅花屬一年生草本。
株高可達1m。莖直立,上部分枝,全部莖枝白色或淡白色,光滑,無毛。葉互生,近無柄,質硬,兩面無毛無腺點,有光澤,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尖,基部稍抱莖,邊緣齒裂,先端銳尖具芒刺。頭狀花序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花序,為苞葉所圍繞,徑約4cm,外側總苞片2-3列,卵狀披針形,上部邊緣有銳刺,內側數列卵形,無刺,最內列條形,透明;花序中全為管狀花,小花兩性花,初開時黃色,后變紅色、橘黃或橘紅色,上部開展,先端5裂,花冠裂片幾達檐部基部,花絲有毛。花期5-8月。瘦果倒卵形,乳白色,有4棱,棱在果頂伸出。果期6-9 月。
原產中亞地區。前蘇聯有野生也有栽培。現我國西部分布較多,甘肅、青海、貴州、四川、西藏,特別是新疆都廣有栽培。華北、東北、西北“三北”地區及四川亦見逸生野生。
紅花有抗寒、耐旱和耐鹽堿能力,適應性較強。性喜溫暖、向陽、較干燥地勢;忌積水、雨澇和連作。
播種繁殖。種子發芽適溫20℃,12-14天出苗;可春季露地直播。生長期適宜氣溫8-20℃。雨季注意防雨排澇,否則花期短,種子發育不良。四川等地可秋播,5月開花;生長發育較好。
紅花是多用途的綜合資源植物:
紅花可供花壇、花境作背景栽植,也可作切花。花朵為紅色染料。
花含紅色素和黃色素,古代用于印染,現代用于食品工業、藥品色素、化妝品等。其花是我國古代用以提供紅色染織物的色素原料。紅花中黃色素可溶于水,而紅色素溶于堿性水液中,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一書中就已記載了由花中提純紅色素的全過程。
種子油用。種子含油率極高,一般在34-55%之間,多屬不飽和脂肪酸油類,極適合作食用油,有降低人體膽固醇和血脂的作用。還可供油漆、油布、蠟紙等用。
花入藥,能活血祛瘀,通經,主治婦女病,被譽為女性的“生命之花”。
在新疆,紅花承載有豐富的文化意義,象征著熱情、勇氣和愛情。夏初,紅花花盛開時,花色黃紅橙黃橘紅,繽紛絢麗,花瓣柔長,絲絲縷縷,每一朵燦若星云,每一叢宛如熱烈的火焰,展現出無限生機和對生命的熱情。沙漠戈壁上的植物必須耐旱抗旱才能生存,為減少蒸騰,梭梭、檉柳的葉片退化為鱗片葉,駝駝刺葉具短硬尖,開花的花序軸變成堅硬的銳刺,紅花則葉片先端具尖刺。從這一角度來看,紅花又寓意著信念堅定與志向高遠,激勵著邊疆人不畏艱難地追求理想——它堅韌地生長于寒、旱、鹽堿地艱苦環境中,但始終傳遞給人們堅持與希望的力量,讓我更明明白白看到和懂得植物對土地的愛情:堅守對愛與美的向往,對美好生活熱烈追求。
再見紅花,我還是禁不住想到二姐。
在我兒時的記憶里,農場正值花期的紅花地里,花色從黃到橙黃到紅,鮮艷明亮,在陽光下閃耀著熾熱的光芒。在遠處的藍天白云,綠洲上的成熟的金黃的麥田、瘋長的深紫的苜蓿地的映襯下,那大片的紅花田如紅色的海洋,熱風吹過,花枝搖曳,構成了唯美的新疆風光。但十多年前,我那總是辛苦勞動的二姐,又從工廠車間站回在田野上,將數十年擋車時低彎的腰彎得更低,汗流得更多,臉曬得更黑……
這種機械單調簡單疲勞的體力勞動,我想,我現在應該也能承受。因為十多年前,聽說離開農場幾十年的二姐又走進大田時,我曾有些心疼和敬佩,并以此教育孩子:“你讀書讀不優秀,我也接受。但你,包括我自己,一定要像你二姑一樣,熱愛勞動,熱愛生活,再苦再累,沒有抱怨,只有對生命的感恩。”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