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危機是否會來?美國企圖通過控制糧食,控制全世界,實現霸權
糧食,對全人類是飯碗,對美國來說卻是工具。
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也早已在全世界開展。
糧食控制世界——美國糧食霸權的開始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
這是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的名言,他的下一句是"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全人類"。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源",糧食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是保障國家生存與發展最重要的戰略物資,然而美國以糧食為武器,助其實現全球霸權的目的。
美國的陰謀是如何開始的?
1974年,美國政府收到了一份由洛克菲勒基金會提出,時任總統尼克松布置的,基辛格起草的文件,這份文件提到了一項關于《世界人口行動計劃》的戰略,目的是為了大幅降低世界人口數量。為此美國政府要求13個發展中國家實施大規模的絕育手術,基辛格甚至明確表示,美國要將糧食援助作為國家權力的工具,并且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掩蓋美國的真實目的,否則會很容易引起其他國家的反對。
基辛格
從這份文件被簽署,美國就開始造勢,大肆宣傳經濟發展緩慢是因為人口的增長,各類媒體也充斥著關于人口膨脹的陰謀論。
在其后的30年里,這些發展中國家更是成為了政治上最動蕩的國家,而他們對此一無所知,即使知道了,失去糧食主權的國家,也毫無反手之力。
這僅僅只是開始。
經濟危機爆發后,英國的霸權逐漸衰落,美國雖然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部分精英階層已經走出陰霾,并且開始為承接英國的霸權做準備。于是美國聯合少數的幾家私人基金會制定了一項聳人聽聞的戰略計劃,那就是控制全球的糧食。美國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開始研究農業技術,目標直指南美和東南亞的發展中國家。
二戰之后,美國GDP達到頂峰,"世界霸主"已成定局。
這種情況下,美國政府想要將糧食變得和石油一樣,成為可交換、可控制的戰略商品,成為美國經濟霸權中的另一條腿。于是美國中情局聯合幾大資本,借口減少世界饑餓人口,開始了"綠色革命",將美國改良的小麥推廣到發展中國家。
美國當時推廣的這些農作物,在初期產量收成極高,但同時也需要購買美國的肥料、機械設備等。
這是美國第一次將糧食和石油聯系到一起,這些國家的農業生產,也牢牢綁在了美國的戰車上。
但是肆意使用殺蟲劑、肥料存在極大的隱患,這些被改良過的農作物對土地肥力的破壞力極強,并且這些種子也帶有抑制繁殖的屬性。
所以,墨西哥新種植的小麥玉米在當年產量可以提高到兩到三倍,之后卻每年減產,就只能向這些公司購買新的種子獲得高產。
此時的美國,已經擁有了摧毀絕大多數國家糧食生產體系的實力。
美國的全球糧食戰略
1972年的全球農業危機,蘇聯深陷其中,而美國卻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小麥及農產品盈余的國家。
與此同時,亞洲各國也因為旱災糧食減產,只能依靠進出口。
手中有糧的美國趁機狠賺了一把,將小麥和大米的價格提高了70%,大豆的價格也翻了一倍。
美國正式掌握了全世界糧食的定價權。
為了完成自己的全球霸權,美國又開始了一項新計劃。
從20世紀80年代初起開始,美國資本瘋狂開始發展轉基因技術,并且聯合著名生物公司孟山都推出了一項名為"終結者"的種子遺傳技術,企圖通過這項技術控制全世界的種子。
轉基因技術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那么轉基因技術真的安全嗎?
趁著阿根廷的債務危機,美國順勢將這些轉基因大豆種子賣給他們,而阿根廷成為了孟山都公司試驗的"小白鼠"。
事實證明,這確實是美國的陰謀。
這種大豆需要配合孟山都公司生產的一種名為農達的除草劑,這種除草劑會殺死除轉基因大豆以外的所有植物,并且還會擴散到阿根廷的每個角落,而新長出來的有毒雜草又需要兩倍濃度的除草劑才能清除。
就這樣,單一的農作物讓阿根廷富饒的土地變得貧瘠,奶牛農場也減產了,曾經自給自足的阿根廷,開始需要從烏拉圭高價進口牛奶,這一度改變了阿根廷人民的飲食習慣。
幾千年以來,農民種植農作物都是靠著種子來年繼續播種,美國"終結者"技術,就是通過基因改造,阻止種子發芽,迫使農民每次種植都需要向美國購買。
阿根廷不是第一個在美國糧食戰爭中倒下的國家,巴西、伊拉克等地也陸續受到美國"終結者"計劃的侵害。
掌控全球糧食的四大糧商
當今世界糧食市場有所謂的"ABCD"四大糧商,控制著全世界80%的糧食交易量,他們的一個小動作,都可能引起世界糧食市場的大動蕩,是國際糧食市場的"幕后推手",而這四家公司有三家都屬于美國。
四大糧商
美國的ADM公司,以全球油價上漲為由,建議大幅增加乙醇等生物燃料的添加比例,將大量谷物轉化為了乙醇燃料。
此舉引發了2007年以來世界糧價的暴漲,一些非洲小國,因為糧價過高引發了暴亂,到處都是饑餓的災民,他們甚至從垃圾堆里尋找可以果腹的食物。反觀美國的這些糧食公司卻因此賺的盆滿缽滿。
沒有什么比失去糧食更可怕的事了。
這一切的幕后黑手都是——美國。
糧食安全必須堅持自力更生
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能依靠別人供應糧食,中國糧食安全必須堅持自力更生的原則。
以"ABCD"四大跨國糧商控制世界糧倉的局面迎來了破局。
這一關鍵人物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
袁隆平老先生帶領著他的團隊,經過不懈的努力,攻克出了"超級稻",每畝產量從400公斤到600公斤,再到800公斤,打破了外國企業對高產農作物的壟斷,用實力宣告中國人可以"自己養活自己",甚至還可以幫助世界人民解決吃飯問題。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食物越來越多樣化,"吃不飽飯"的日子已經過去。然而平靜海面下的糧食戰爭依然潛在,美國企圖控制世界的想法從未停止,只有時刻保持警惕,才能避免落入對方的圈套。
糧食來之不易,我們更要珍惜。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