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牛花隨筆(二十)仙根靈草
宋朝寫牽牛花的詩不少,其中不乏精品。北宋蘇軾在《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中寫道:
牽牛獨何畏,詰曲自芽蘗。
走尋荊與榛,如有夙昔約。
他贊揚牽牛花無所畏懼,在荊棘、榛莽之中盤纏生長,仿佛在履行從前的約定,賦予它新的不凡品質。
“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楊萬里有《牽牛花三首》,可謂是宋代歌詠牽牛花詩詞中的姣姣者。
其一
莫笑渠儂不服箱,天孫為織碧云裳。
浪言偷得星橋巧,只解冰盤染茈姜
大意是"她雖名為牽牛但卻不能拉車負載,織女為她織碧云裳,傳說其又與‘七夕乞巧’有關,而民間采擷后用來染色嫩姜以為藥物或茶點"。第一首交待了牽牛花的名稱來歷和用途,也暗示其仙根靈草的高貴身世,為下文作出鋪墊。
其二
素羅笠頂碧羅檐,晚卸藍裳著茜衫。
望見竹籬心獨喜,翩然飛上翠瓊篸。
這里"茜(qian)衫"是指紅衣衫,藍色的牽牛花在早晨盛開,午后卷曲合攏變色,這不得不佩服作者觀察細仔。下發拍攝到的兩張對比圖。
“翠瓊篸"即碧玉簪。詩人通過擬人手法,以女子的穿戴作靜態臨摩,以孩童的心態作動態渲染,一幅美麗,活沷,靈動的牽牛花形象躍然紙上。
其三
曉思歡欣晚思愁,繞籬縈架太嬌柔。
木犀未發芙蓉落,買斷西風恣意秋。
芙蓉是荷花,“木犀”即桂花,農歷“八月桂花遍地開”,而“未發”應是落花時節的深秋。王維有“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對于這首詩所描寫的季節一直存在爭議。如果對照萬里所寫,可以進一步確認為季秋時無疑。王維生活在北方,應不大可能看到春桂,對照北方物候變化大致可以確定該詩所寫為陽歷十月份與萬里此詩時節同,它描寫的場景是,"農忙已過,閑暇時,才注意到桂花落滿一地,清冷的夜里,原本五彩繽紛的春山,現卻寂靜空蕩”。其實,該詩下一句“月出驚山鳥”與建安風骨中的名句,"月明星稀,烏雀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同樣也已點出了是肅殺的秋天。
“買斷西風恣意秋”如果單拿出來,可能會認為是與“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或“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類似的用來描寫邊塞風光或抒發豪情壯志的語句,怎么也沒想到會用于頌揚這柔弱的牽牛花。
全詩由對牽牛花的情感從好奇到喜愛,再到大膽謳歌,層層遞進,在藝術刻化上使用借用、擬人、反襯和對比等手法,彰顯了詩歌的魅力,不愧為大家手筆。
寫到這里我也有些不自信了,于是一早又拿上相機出去轉悠,確實發現了不少在秋風中抗爭的牽牛花。當人們沉浸在《夏天最后一朵玫瑰》所帶來的淡淡憂傷中(見下注),我們小小的牽牛花,一年生的草木,在生命的最后時光,依然斗志昂揚,不屈不撓,讓我們為她喝彩吧!

這兩幅照片拍攝于2021年10月16日
注:《夏天最后一朵玫瑰》由愛爾蘭民歌改編,歌中唱道(李娜版):我們院中的最后玫瑰,已經躲藏進樹叢里...,可是秋風吹拂大地,院中花兒早已枯萎,燦爛光輝已逝去,你是這樣孤獨落淚...。這支抒情委婉又包含著淡淡哀傷的歌,得到了眾多歌唱家和聽眾的喜愛,以至傳唱百年而不衰。
...待續
[作者:物種觀察員xcr]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