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蘿蜜:熱帶水果皇后
菠蘿蜜是世界著名的熱帶水果,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水果,有“熱帶水果皇后”之美譽,集食用、藥用、觀賞等于一體。其果肉肥厚、芳香可口、香味濃郁、營養(yǎng)成分豐富。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使之具有抗氧化、抗炎、提高免疫力、調節(jié)情緒、預防衰老等有益的醫(yī)藥功效。其悠久的歷史文化與佛教的關聯,既讓人揣測思量又讓人沉浸于一種神奇美妙的境界。其本身的特性使之成為觀賞綠化兼用的優(yōu)良樹種,不僅能凈化空氣、美化環(huán)境,還能為人們提供視覺、味覺共享的絕佳效果。菠蘿蜜與胡椒間種模式又使之成為廣大農民脫貧致富的搖錢樹。
健壯的菠蘿蜜大樹上果實相互簇擁著,金燦燦的果肉甜蜜入喉、滿口留香,故被譽為“熱帶水果皇后”。
營養(yǎng)美味祛病之寶
成熟的菠蘿蜜香甜可口。
菠蘿蜜大若冬瓜,形如牛肚,皮似鋸齒,剖開成熟的菠蘿蜜,呈現在眼前的是金黃色排列整齊有序的果肉,宛如一粒粒含苞待放的花蕾。將果肉取出,黃燦燦的果肉肥厚柔軟、濃香四溢、清甜可口。其果肉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糖、蛋白質、脂肪、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成分以及人體生長發(fā)育所必需的鉀、鈉、鈣、鋅等微量元素,食用后可補充、平衡體內所缺元素。未充分成熟的果實可煮熟作為糧食或蔬菜食用,如鵝卵石般的種子富含淀粉,不僅圓滑可愛,食用起來也很可口,煮熟后口感如同甘甜軟糯的板栗。
《本草綱目》中記載:“菠蘿蜜止渴解煩,醒酒益氣,令人悅澤,核中仁補中益氣,令人不饑輕健。”菠蘿蜜全身都可入藥。果皮發(fā)酵后可提取蛋白質水解酶,作抗水腫和消炎藥物,對支氣管炎、關節(jié)炎療效顯著;果肉富含的營養(yǎng)成分,食之對促進體內新陳代謝、防病健身有益;葉片與椰子油混合制成藥膏,可治療皮膚病、潰瘍和機械傷;根的提取物可防治哮喘、發(fā)燒、腹瀉,治療急性扁桃體炎效果較好;樹皮可制成鎮(zhèn)靜藥;樹液與醋混合,可治療腺體腫大和膿腫;種子與肉燉煮,可用于治療婦女產后缺乳癥。研究發(fā)現,其含有一種外源凝集素,與人的胸壓密切相關,可用作胸腺癌早期診斷。除此之外,其還富含抗性淀粉、有機酸、氨基酸等功能活性成分,具有緩解痙攣、制止副交感神經系統沖動、增強免疫力、調節(jié)情緒、預防衰老等生理功效。
歷史文化源遠流長
一顆顆菠蘿蜜果實在樹上自然成熟。
清代廣東學者屈大均《廣東新語》說,菠蘿蜜在南朝蕭統時期由“西域達奚司空所植”。最先落戶于廣東南海廟中,其他地方菠蘿蜜都是以此分種。而屈澤洲的《果樹種類論》說,我國于公元9世紀由西域達奚司空引進。然而,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卷十引用南朝裴淵的《廣州記》說廣州有種果樹叫槃多,“不花而結實,實從皮中出,至根著子至杪……一樹皆有數十”。這里說的正是菠蘿蜜的基本特征,根可坐果更是菠蘿蜜的“專利”。雖然裴淵的《廣州記》已逸失,但它提供了比南朝蕭統時期更早的引種證據,說明菠蘿蜜的引種應該早于南朝,更早于公元9世紀,其在中國的栽培歷史已有千年以上。
菠蘿蜜的名字,與佛教《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的波羅蜜相吻合,加之《廣州記》中說“廣州有種果樹叫槃多”。這些巧合頗讓人揣測其與佛教之間有無淵源。《本草綱目》稱:“菠蘿蜜,梵語也,因此果味甘,故借名之。”“波羅蜜”在佛教中的原意是“到彼岸”,而用佛語來稱呼一種水果,使人在吃的時候不禁沉入一種神奇美妙的境界,想到遙遠的彼岸是一片神秘的圣地,心里就有一種甜美和甘醇的芳香,吃了以后容易頓悟人生,達到新的境界。
觀賞綠化皆相宜
菠蘿蜜是一種綠化和觀賞兼用的樹種,雖然它不像紫薇那樣繁花艷麗,也沒有桂花那樣撲鼻清香,但其生長快,樹體高大壯觀,樹形優(yōu)美,枝條密度中等,樹冠呈傘形或圓錐形,葉色濃綠亮澤,大型聚花果猶如一個個羞澀嬌美的大冬瓜自樹干或老枝上長出,形成了“老莖生花”特殊景觀,極富熱帶色彩和觀賞價值。菠蘿蜜耐干旱、抗風力強,對二氧化硫、氯氣、氟化氫等有害氣體具有很強的抗性,有凈化空氣、美化環(huán)境的能力,葉片具有吸附功能,可以有效去除甲醛并在水溶液中吸附工業(yè)染料,發(fā)揮著很大的生態(tài)防護作用,為城鄉(xiāng)行道及四旁綠化的防污染環(huán)保樹種。在公園、開敞的綠地以及房前屋后種植,成熟之季既有絕佳的視覺景觀效果,還有花果飄香的味覺效果,還能為人們提供一個陰涼清新的休憩場所。
脫貧致富搖錢樹
菠蘿蜜果肉
菠蘿蜜可忍耐零下3攝氏度至零攝氏度的低溫及3-4個月的干旱,可在低鹽堿地生長。種植管理較粗放,對土壤肥力要求不嚴,投資省、效益好,只要園地選擇合適,做好整形修剪以及田間、病蟲害管理等,一般種植2-3年開始投產,4-5年進入豐產期,平均產值每公頃6萬元。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采用微波技術或油炸膨化技術,將菠蘿蜜加工成脆片、果脯、果干等打入中國香港、日本和韓國的超市,成為深受消費者喜愛的水果加工新品。
隨著社會和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以及人們飲食方式的改變,國內對菠蘿蜜的需求日益增大,科學種植、發(fā)展菠蘿蜜,將為廣大農民脫貧致富開辟一條新途徑、好渠道。
作者:楊繁 李意德 陳仁利
樹木檔案:
菠蘿蜜為桑科木菠蘿屬常綠植物,又稱木菠蘿、樹菠蘿、大樹菠蘿、蜜冬瓜、牛肚子果,在溫暖濕潤的熱帶和近熱帶氣候條件下生長良好。中國引入菠蘿蜜已有千余年歷史,其根系深、耐干旱、抗風、用途廣,現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福建和四川南部以及臺灣等省(區(qū))均有栽培,以海南種植最多。
作者簡介:
楊繁 從事數據檢查及科普工作。
李意德 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yè)研究所研究員,森林生態(tài)效益監(jiān)測與評價研究方向首席專家,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植被生態(tài)學研究。
陳仁利 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yè)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培育方向研究。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