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生物多樣性大會,綠絨蒿再引關注
媒體:原創 作者:JXD
專業號:JXD
2021-10-14 14:43:17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10月11-15日在中國西南部云南省昆明市召開。第一階段高級別會議13日閉幕,正式通過“昆明宣言”。《宣言》承諾,確保制定、通過和實施一個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以扭轉當前生物多樣性喪失,并確保最遲在2030年使生物多樣性走上恢復之路,進而全面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2050年愿景。
在大會舉辦地昆明,迎接COP15熱度持續高漲,街頭花團錦簇, 一座座以“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花壇憑借其獨特的設計風格成為網紅打卡地。



同時,我也注意到與獨具濃郁民族風情會標一同出現的還有綠絨蒿的圖案。
中國是綠絨蒿的故鄉,有全球近五分之四的品種。為增加親切感,突出合作共贏和中國元素,設計者煞費了一番苦心,精心挑選了藿香葉綠絨蒿作為宣傳圖案。

藿香葉綠絨蒿(Meconopsis betonicifolia)是總狀綠絨蒿組大花綠絨蒿系下的一個品種。在我國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海拔3000-4000米的林下或草坡。這個物種由法國植物學家阿德里安·勒內·弗朗西斯(Adrien René Franchet)1889年基于云南大理采集的標本而辨識,但真正讓她引起轟動的是20世紀初的“植物獵人”金登·沃德在喜馬拉雅地區的探險和采集活動。在他所著的《藍罌粟的故鄉》一書中,把這種他認為具有最純凈的藍色、最接近天空顏色的綠絨蒿命名為“喜馬拉雅藍罌粟”( Himalaya blue poppy),此后在西方掀起了一股追逐的浪潮,藿香葉綠絨蒿也成為了東西方物種研究和交流的先導。

在此后的近一百年時間里,西方植物學家、園藝專家對她進行了馴化培育,雜交改良,使它成為最富觀賞價值的園藝植物之一。近年來我國在這方面工作也起得了積極進展,2016年西藏自治區生物藥物所攻克了人工培育的難關,2019年4月北京植物園與云南麗江高山植物園合作讓藿香葉綠絨蒿在平原開花,亮相首屆世界園藝博覽會,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我們企盼疫情早日結束,到時您可以去一趟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The Royal Botanic Gardens,Kew),它也是最早培育綠絨蒿的植物園之一,相信那令人陶醉的藍色會讓您更深刻體驗到生物多樣性的魅力。


云南麗江高山植物園人工栽培的藿香葉綠絨蒿(左一和左二)


英國邱園成片的藿香葉綠絨蒿
[本文作者:焦曉東(綠絨蒿守護員) ]
閱讀
1664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