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成群結隊來越冬! 15只鴛鴦南嶺戲水
媒體:光明網 作者:內詳
專業號:鴛鴦
2022-11-30 12:11:48
鴛鴦戲水。(受訪者供圖)
鴛鴦戲水。(受訪者供圖)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卜瑜 通訊員文靜、甘潔濤)繼今年11月初發現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秋沙鴨重臨韶關乳源南水湖越冬后,近日在乳源南嶺附近水域還發現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鴛鴦的種群,創下韶關地區一次性觀察鴛鴦的數量紀錄。經過20天的持續觀察,人們推測如無意外這群鴛鴦應會在此停留越冬,這也意味著廣東生態屏障南嶺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近日,記者來到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大橋鎮巖口村的溫湯水庫,在觀鳥達人的指引下,見到13只“顏值超群”的鴛鴦正在水面嬉戲:五彩斑斕的大背頭從綠色漸變到紫色,再到棕紅色,層次分明,背部直立的橘紅色帆狀飾羽在鳥類中獨樹一幟。玩到盡興時,它們張開翅膀,露出雪白的肚子,顯然對自己的外形十分“自信”。
第一發現者陳太平是當地人。素有“南嶺明星鳥導”之稱的他曾是一名南嶺護林員,至今已有10年觀鳥經驗。他告訴記者,以前就聽附近的村民說湖里有鴛鴦出現。今年10月底,他巡山時發現了3只,后來陸續又觀察到15只左右。鴛鴦早上6時到10時間會在湖面覓食,比較活躍。休息到下午4時之后又開始變得活躍。下午4時到6時是其活動高峰期。
對中國人來說,“鴛鴦”的名字并不陌生。即使沒有親眼見過,也在文學或繪畫作品中屢見不鮮。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這樣科普鴛鴦:“終日并游,宛在水中央之意也,或曰:雄名曰鴛,雌名曰鴦”。自古以來,國人常用其來比喻恩愛夫妻。
據該團隊成員、“鳥類專家”龍海石介紹,在廣東鴛鴦屬于冬候鳥。鴛鴦體長約40厘米,在鴨科里是體形偏小的游禽。它們膽子較小,怕人,行為方式比較隱秘。鴛鴦的顏色絢麗,尤其是雄鳥,繁殖季節三級羽會立起來,形成船帆的形狀,非常容易辨識。
來源: 廣州日報
閱讀
534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