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裝睡的人嗎?
熊貓君語:
11月4日,2023年氣候行動周《自然賦能未來》科學藝術展來到第二站——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為期一個月的展覽上,來自WWF和長江文明館的近百位志愿者奉獻著時間、精力和熱忱,希望通過喜聞樂見的多種形式,提升大家對碳中和的認知和理解,為江城人民帶來精彩的觀展體驗。
以下為一篇志愿者日記,讓我們跟隨她抵達現場,看看發生了哪些動人故事吧。
連著兩年的夏天都酷熱難耐,恨不得24小時空調不停機。說起小時候用竹床乘涼,娃根本不相信:這么熱怎么可能睡得著?可我還記得小時候,媽媽搖著扇子就睡了。
30年前有這么熱嗎?
答案當然是沒有。我的記憶沒有出錯,科學家的數據證明了這一點。
熱成像照片更是觸目驚心,紅彤彤的一片環境中,人體反而是溫度低的那一部分藍色。這難道不是末日審判的恐怖景象嗎?
還有那一輛輛紅車,飛馳在通紅的道路上。藍天還是那么藍,地面上只有零星的車玻璃,像一條條在巖漿里掙扎的魚。
原來自然一直在悄悄提醒我們,大部分人都忽略了,極少人用微小聲音敲響警鐘,而我們卻說,與我何干?干我鳥事?
環境在破壞,棲息地在縮小,動物在消失,生物多樣性在減少,《流浪地球》、《羊毛戰記》、《后天》這些科幻片真的可能變成事實。
======我是無奈的分割線======
都說叫不醒裝睡的人,那么醒著的人又做了些什么呢?
這到底是個啥,買個關子,看有沒有人能猜出來。
我們先來看件衣服。
感覺這衣服除了薄一點沒什么特別的。但是你知道嗎?它是用右下角的罐子里材料做成的,而這材料是細菌以果蔬廢料作為營養生長出來的有機纖維面料---細菌纖維素,是可完全降解的環保材料。
這件薄如蟬翼的潮衣不知能否再現文獻中唐朝“錦衣五層”的奇景:穿5層衣服依然能見其胸口一痣。而且非常透氣,媽媽再也不擔心夏天我出現尷尬的印記了。
讓我們暢想一下,以后果蔬產品廠旁邊就是服裝制造廠,藍天白云,香氣飄飄,環境清潔碳中和。
而我最喜歡的一個發明則是下面這個。
初看起來很恐怖啊,黑色的物資仿佛要吞噬白色的光明。事實上也確實是吞噬。
黑色是最新研發出來的負碳材料菌絲體,白色則是每個國家都很頭疼的塑料,未來幾十年,黑色的菌絲體可以分解掉白色塑料。
白色是死亡發出的刺眼炫耀,而黑色是生命暗暗孕育的希望。
======我是激動的分界線======
談到環境問題和碳中和必須尋找可再生能源,盡快結束我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
風能太陽能已經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新能源,省內高速旁都能看到巨大的風車矗立在田間,城市里樓頂上也覆蓋著很多太陽能熱水器。
養豬有豬場,養雞有雞場。那么大片風車矗立的地方自然就叫風場啦。因地勢原因,我國中南部沒有大規模風車,WWF特邀許知遠遠赴甘肅,拍攝《追風的人》,深度了解風場和與之相關的一群人。
話不多說,直接上觀影鏈接,掃碼即看。
沒想到在荒無人煙的大西北,卻風光無限。
======我是感嘆的分隔線======
揭秘時間到:
前圖那個奇怪的東西是一張茶幾,有沒有時尚達人猜到的呢?
它是用海藻做成的。先將海藻曬干,磨成粉,制成藻基塑料,3D打印而成。不知道是不是特意做成海藻在海中折疊搖曳的樣子。
想象一下坐在旁邊,也許能聞到潮濕的海水味,亦或感受到隱藏其中蓬勃的生命力?為啥我想手動塞幾條小丑魚進去穿梭其間?你們呢?
======我是浮想聯翩的分隔線======
嘰里呱啦說了一大堆,這到底是什么?在哪里?
這是WWF聯合武漢長江文明館開設的臨時展《自然賦能未來》,開展時間11/4-12/2。在風景美麗孔雀遍地的園博園長江文明館1樓,展廳內還有更多“碳中和”相關小知識小游戲。
上午10:30和下午2:00均有一場志愿者講解,配合講解食用更有意思喲。
感謝WWF的姚老師友情提供展覽視頻。希望更多人能了解相關知識,感興趣的小伙伴沖鴨!!!
寫完文,喝掉咖啡,跟花店老板訂下一顆多肉,關上電腦,拔下插頭,起身關燈離開,希望明天少一點碳排放。
p.s這句話沒有一個動作是廢話,想知道為什么?去看展吧!!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