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難得一見,北方會結果的菩提樹
媒體:泰州晚報 作者:佚名
專業號:菩提樹
2019-11-06 14:42:42
江蘇省泰州市古鎮沙溝文史愛好者顏國強先生說,菩提樹最初是隨著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的,由于氣候、土壤等種種原因,并不適宜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栽種,只能生長在與印度氣候相仿的中國的南方少數寺院,而中國的北方和長江中下游一般不能生長。
大士禪林建成后,廣善老和尚一路艱辛,化緣來到蘇州,從普陀寺內引進了一株菩提樹苗,和尚將它栽在大士禪林的天井中央,每日為佛樹叩首誦經,澆水、施肥。那些日子內,和尚把整個心思都撲在這株樹上,下雨、刮風、響雷、打閃他都要查看一下樹是否安好,冬天天冷用稻草把樹干包裹御寒。在廣善和尚的精心呵護下,樹越長越大,五年后菩提樹開花結果,起初結的果不多,和尚將所收的菩提子穿成的幾串佛珠虔誠地供奉在佛祖像前。以后樹上結的果實逐年增多。和尚將佛珠贈送給其他寺院的長老及居士信徒。據說廣善圓寂坐缸時,唯一帶走的就是胸前佩帶的108顆菩提子念珠。據說現在一年能結近萬顆果子。
1995年8月,旅居臺灣的“大士禪林”第十一代傳人性海師太,在90歲高齡時回到沙溝,捐資40多萬元在舊址上重建了古剎,800年菩提古樹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從此開始了新生,成為大士禪林乃至沙溝古鎮的一個著名景點。如今這棵菩提樹郁郁蔥蔥,年年結果。近至上海、南京,遠至港、澳、臺的佛門弟子、居士香客紛紛慕名來到禪林瞻仰圣樹。
“一棵菩提樹,每年都吸引好幾萬人來沙溝旅游。”沙溝鎮相關負責人說,沙溝悠久的文化歷史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也吸引了上海的一家公司在沙溝打造康養旅游項目。
閱讀
4157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