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早已進展到人傳人階段!”專家指出北京防控重點應轉變
北京疫情防控形勢面臨巨大挑戰。
4天內累計新增79人確診,河北、四川、遼寧三省出現關聯疫情,菜籃子“新發地”讓北京“疫情擴散風險很高”,北京疫情防控形勢面臨巨大挑戰。
今天下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社區防控組辦公室成員、北京市委組織部部務委員徐穎在新聞發布會中介紹,北京已排查5月30日以來曾去過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人員近20萬,正在以社區為單位就近安排核酸檢測,并進行居家觀察。
病毒源頭初步明晰,新發地市場是個好樣本
備受關注的北京新發地市場的新冠病毒溯源,已經有了初步結果。
“通過全基因組測序發現病毒是從歐洲方向來的,初步判定與輸入性有關。但病毒到底怎么來的,還無法確定。有可能是污染的海產品或肉類,或者進入市場的人通過分泌物進行傳播。”北京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家組成員楊鵬14日接受央視新聞采訪時表示。
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管軼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則分析稱,此次北京的聚集性疫情,通過冷鏈傳播或進入市場的人造成傳播,這兩種可能性都存在,“但是通過冷鏈傳播進來的可能性最大。”
除了病毒溯源,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接受“八點健聞”采訪時提醒,應該重點關注病毒的傳播階段,“現在已經不是環境傳人的問題,疫情早已進展到人傳人階段。”
曾光認為,“武漢新冠疫情給人最大的教訓是,當疫情進展到人傳人階段,全部精力還用在防控環境(華南海鮮市場)傳人上。”而對于新發地市場,現階段從環境到人的傳播渠道已經切斷,防控重點應轉向人傳人。
目前,遼寧、河北、四川三省都相繼出現了和新發地市場關聯的病例報告,病毒跨省人傳人的傳播鏈條已經形成。
明確了病毒的源頭和傳播渠道,就可以針對性的制定防控策略。北京新發地市場疫情發生后,“精準防控”被多次提及。
武漢大學病原生物學系副主任楊占秋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這次疫情給中國防控新冠病毒的啟示在于,“中國一直側重于預防進口感染,忽視了其他可能的病毒傳播途徑,例如通過冷鏈物流運輸的進口肉。現在,重要的是要加強對進口生物產品的檢驗和檢疫。”
此外,新發地市場的進口三文魚切割案板檢測出新冠病毒,提示了一個可能一直被忽略的病毒傳播渠道。
一位因為話題敏感、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專家對“醫學界”分析,雖然三文魚不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但是可能通過環境污染攜帶病毒,在冷凍運輸過程中,病毒在低溫環境下能夠長時間存活。“到達新發地市場后,環境溫度升高,病毒就輸出了。”
該專家提醒,新發地市場是個很好的樣本,不僅對于此次病毒溯源至關重要,而且對于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病毒溯源有啟發意義。“華南海鮮市場的病毒有沒有可能也是通過同樣的渠道擴散的,新發地市場作為一個研究樣本,為武漢新冠病毒溯源,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機會。”
“無癥狀感染者”的概念應該更加明晰
接連3天,北京市衛健委在通報最新疫情時,公布了三個數據——確診病例數、無癥狀感染病例數和疑似病例數。
以6月13日為例,當天,北京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36例、無癥狀感染者1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值得注意的是,后來歸于“無癥狀感染者”的1例病例,最初也被稱為“陽性檢測者”。
“醫學界”注意到,根據此后公布的確診病例的具體情況,36例確診病例中,22人自述出現了發熱、干咳、流涕等癥狀,其他人則是在疫情溯源采樣檢測中發現核酸檢測陽性。其中超過10人自述近14天無任何癥狀,后經專家會診確診。
6月14日0時至24時,北京又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36例、無癥狀感染者6例,無新增疑似病例。今天,官方公布了確診病例的具體情況,對“經專家會診確診”進行了進一步解釋——“結合患者流行病學史、肺部影像、血液檢查等診斷依據,診斷為確診病例。”
但是,13日報告的1例無癥狀感染者,14日報告的的6例無癥狀感染者的具體情況,都沒有披露。
北京官方在疫情通報中對“無癥狀感染者”的界定,并不清晰,引發了一些疑問。
著名呼吸內科專家、解放軍總醫院劉又寧教授在給“醫學界”撰寫的文章中曾分析,“無癥狀感染者”是個廣義的概念,還應該細分成三類人群:第一類是核酸檢測時尚處于潛伏期,后來確診的病人;第二類是雖無癥狀但抗體檢測陽性,如IgG增高為主提示為較遠期的感染;最后一類是既無癥狀、IgM與IgG檢測也為陰性者。其中第三類被檢者,就是“健康病毒攜帶者”。
劉又寧教授的分類基于武漢的經驗。6月2日,武漢發布近千萬人核酸調查結果表明,核酸陽性者共300例,均屬于廣義上的“無癥狀感染者”。但是武漢對核酸陽性的300例同步做了血清特異性抗體的檢測,其中單獨IgG陽性187例,IgM、IgG都為陰性共110例,另有3例IgM、IgG皆陽性。
一般情況下,當一個人被感染,IgM較早反應,會在感染幾天后出現,過了疾病急性期就會消失。而IgG反應較晚,感染后期才會出現。
目前尚不清楚,北京市衛健委官方公告中的“無癥狀感染者”,屬于以上三種分類中的哪一類。
6月14日上午,北京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在通報情況時再次使用了“無癥狀感染者”一詞。發布會上稱,6月13日當天新增36例確診病例,絕大多數由前一天的46例“無癥狀感染者”轉歸而成。
結合其他相關信息的披露,這里的46個“無癥狀感染者”指的是——咽拭子呈陽性,但是檢測時無臨床癥狀者。
可以看出,各級部門在使用“無癥狀感染者”這個廣義概念時,前后有矛盾之處。上述知名專家也向“醫學界”表示,目前,官方對“無癥狀感染者”的概念界定,仍然比較模糊,應當更加清晰。
重點監測下水道或能預測疫情暴發
首都北京的疫情引起高層的關注,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強調,此次北京聚集性疫情與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高度關聯,市場人員密集、流動性大,疫情擴散的風險很高,要采取堅決果斷措施,切實防止疫情擴散蔓延。
國家衛健委認為,防控工作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而對民眾來說,最關心的莫過于:這場疫情會蔓延到哪些地方、至何種程度?有沒有一些方法,能及早在人群密集處,識別出暴發高峰?
英國政府的一項決定,或能為我們提供思路。據稱,英國多部門將攜手,監測生活污水中的新冠病毒RNA水平,以此作為疫情預警系統的“前哨”。
此前,廣州已有病例證實人體排泄物帶毒、可污染環境。6月12日,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宣布,某公共住宅區先后確診3家、6人感染,原因是住在低層的患者家中有下水管破裂。帶病毒的糞便從破損處,污染整個周邊環境,令他人感染。
英國班戈大學自然科學學院教授戴維·瓊斯(Davey Jones)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生活污水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預知疫情暴發程度和范圍。
早在5月初,英國班戈大學、紐卡斯爾大學等攜手,跟進英國威爾士地區污水處理廠的樣本,以追蹤新冠病毒傳播和感染情況。其研究發現,在威爾士西北部地區,污水中病毒RNA含量非常低,表明該地區感染數較少、后期暴發幾率小。而在威爾士東北、東南地區,污水中新冠病毒RNA含量非常高,說明當地很可能正是或將成為新冠肺炎熱點地區。此后,相關地區的疫情發展和研究推測相符。
“我們結合其他研究認為,出現癥狀前最長兩周時間內,感染者的糞便就可能含病毒。介于此,污水分析或能將疫情預警的‘窗口期’,提前兩周。”戴維·瓊斯說。此前,班戈大學團隊還曾利用生活污水,追蹤諾如病毒、耐藥性細菌等傳播。
除英國外,美國、荷蘭也在開展類似的生活污水監測。
4月3日,英國《自然》雜志發表荷蘭研究稱,荷蘭阿默斯福特市就是很好的例子。“在社區報告確診病例前,我們率先在生活污水中,發現新冠病毒RNA。”荷蘭國家公共衛生和環境研究院傳染病研究員安娜·瑪麗亞·德·羅達·福斯曼(Ana Maria de Roda Husman)說。
研究作者、荷蘭尼沃海恩KWR水資源研究所微生物學家杰爾琴·梅德瑪(Gertjan Medema)表示,一個污水處理廠能收集超100萬人的生活廢水(通過排水系統到達處理設備)。研究人員可以根據病毒RNA濃度,推算出人群中的感染人數。包括那些未被發現的隱性感染者和無癥狀感染者。
“這種方法或比大規模檢測更有效。且相對便宜、簡單。”梅德瑪說。
最大限度降低醫務人員感染風險
疫情之下的北京醫療機構面臨考驗,北京天壇醫院、北京友誼醫院、博愛醫院、北京華壇中西醫結合醫院、宣武醫院、大興區人民醫院、海淀醫院、武警總醫院、石景山醫院等多家醫療機構已接診過確診病例。目前,宣武醫院、博愛醫院等接觸過確診病例的醫務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79人,全部進行了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北京市院感防控管理升級,要求落實防護指南,最大限度降低醫務人員感染風險,確保全市醫患安全。
北京市要求全市各醫療機構特別是設發熱門診的79家醫療機構(含軍隊6家),對就診的發熱人員全部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抗體檢測,以及CT和血常規檢測(1+3檢查)。
將強化落實北京院感防控16條措施,特別要求各醫療機構進一步加強醫務人員全員培訓,嚴格落實國家和北京市醫務人員防護指南,加強預檢分診點、發熱門診、留觀區域等重點場所人員防護,最大限度降低醫務人員感染風險。
要求接診過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醫院迅速開展排查與消毒,全面排查與確診病例有接觸的醫務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并做好接診病區的消毒。
擴大核酸檢測范圍,全力做好新冠肺炎患者的排查工作成為北京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目前,北京市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機構達到98所,每天最大檢測能力已達9萬多人。
6月14日,北京市核酸檢測機構共檢測76499人,在部分醫療機構外,等待檢測的市民排起了隊伍。
據《北京晚報》報道,北京佑安醫院地處豐臺區,受疫情影響,連日來有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需求的市民急劇增長,比平時翻了好幾倍。醫務處處長胡中杰透露,最多一天醫院接待的核酸檢測人員多達2500多名。醫院實驗室機器跟人都是24小時連軸轉運轉,基本沒有休息。
北京多家醫院已經發出官方通知,提醒市民提前預約核酸檢測。其他未接觸過新發地批發市場的人員,并且在目前也無任何癥狀的情況下,近期建議不必去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進行篩查。
核酸檢測需求量激增,醫務人員正在夜以繼日開展工作。在豐臺部分小區內設置核酸檢測點,醫務人員身穿防護服在戶外高溫下工作引起網友的“心疼”,有醫護人員在新發地附近銀地家園小區進行核酸檢測采樣時中暑。
圖片來源: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兒
資料來源:
1.Sewage systems will be monitored across the UK to detect new outbreaks of coronavirus.The Telegraph
2.How sewage could reveal true scale of coronavirus outbreak.Nature 580,176-177(2020).doi:10.1038/d41586-020-00973-x
來源:醫學界
作者:陳朝陽、朱雪琦、燕小六
審核:田棟梁
校對:臧恒佳
責編:鄭華菊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