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理論 > 調查報告

高羅佩:一個荷蘭人和中國長臂猿文化的不解之緣

媒體:云山保護  作者:內詳   專業號:白掌長臂猿 2021-03-03 10:43:44

一次,自由自在生活在我們吉隆坡家中的琪妮得了肺炎,它發著高燒,沒精打采地躺在樓上一個孩子的床上,溫順地讓獸醫給它注射首支抗生素藥。第二天,琪妮已奄奄一息,只能用小勺喂它些果汁,醫生亦懷疑它是否能從死亡線上掙扎過來。下午,我們正在陽臺上喝下午茶,它居然出人意料地突然走了出來,盡管異常虛弱,卻成功地下了床,艱難地拖著身子下樓,穿過陽臺走向花園。因為它完全無視我們的存在而且顯然想獨自呆著,我便讓家人不要動,看它到底想做什么。它費力地拖著腿走過草坪,走向其最愛的柳杉,那棵我們花園中最高的樹。然后它非常緩慢地往上攀爬,時不時地停下歇一會兒。最終它攀上最高的枝頭,蜷曲身子坐下,下巴支在前臂,越過樹頂遙望,很明顯,這是它走向死亡的方式。

結果,在它靜坐樹巔的那一個多小時內,抗生素終于起作用了。這次它下樹直接走向我們,喝了一杯茶,仍讓我們把它放到床上。次日退燒后,它便完全康復。由此可見,在患病的第二天,琪妮一定預感到自己行將就木,它的那些舉動彰顯了野生猿在大限將臨時的行為方式,這是一種甚至讓人都忌妒不已的莊重死亡方式。

以上這段文字,摘自高羅佩的研究著作《長臂猿考》一書。

摘錄的這段文字,記載了高羅佩和他的家養長臂猿琪妮之間一段頗為感傷的經歷。

提起高羅佩,很多人可能會感到陌生,所以接下來就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高羅佩其人。

高羅佩(1910-1967),字芝臺,本名羅伯特·漢斯·古利克,荷蘭人,著名的外交家、漢學家、翻譯家和小說家。

高羅佩的父親在高羅佩五歲時被調任荷屬東印度殖民地,當時年幼的高羅佩也隨著父親的調任而來到了父親的任地居住,此后高羅佩更是在那里度過了他的小學時光,而也正是在當時荷屬東印度殖民地的中國城,讓高羅佩首次接觸到了漢字,中國的瓷器、香爐還有字畫等事物都讓年幼的高羅佩為之深深著迷。此后,高羅佩的父親退役,高羅佩一家人因此回到荷蘭?;氐胶商m后,高羅佩對于漢學的熱情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高羅佩

1930年,高羅佩進入萊頓大學,開始了對漢學的系統學習,而“高羅佩”這個中文名字,也正是在此時起的。在完成了萊頓大學的學習后,高羅佩又進入了烏德勒支大學繼續進行漢學的研究,并在烏德勒支大學先后取得了東方研究的碩士和博士學位。1935年,高羅佩進入荷蘭外交部,正式開啟了他的外交生涯。他的第一份工作在距離中國不遠的日本,當時的高羅佩擔任著荷蘭駐日使館翻譯官的職位,在這一時期,高羅佩結識了當時中國的駐日大使許世英以及當時擔任中國公使館秘書的孫湜,并開始更深一步地對中國文化進行研習。

1943年,高羅佩被派往重慶,擔任荷蘭駐重慶使館的秘書。

在高羅佩被派往重慶之時,當時的中國正值二戰,古老的中華大地正滿目瘡痍,但某種程度上講,這種國家的不幸卻也帶給了高羅佩某種幸運,戰時的陪都重慶,云集了當時中國文化界的各界精英,高羅佩在重慶時與這些人的交往,為他的漢學研究帶來了極大便利,郭沫若、于右任、章士釗、徐悲鴻、馮玉祥、田漢皆在這一時期與高羅佩有過交游往來。而也正是在重慶,高羅佩結識了他此后相伴一生的另一半——時任荷蘭駐重慶使館秘書一職的水世芳。

水世芳和高羅佩結婚時的照片

在與水世芳結婚后,高羅佩依然繼續著他的漢學研究工作。雖然即使以現如今的人的眼光來看,高羅佩一生所從事的很多漢學研究依舊是頗為冷門的,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冷門的關注點,讓高羅佩的許多漢學研究即使被放到現今的學界也仍舊具有前瞻和開創意味。

比如他著有一本《秘戲圖考》,對中國古代的春宮圖進行了研究。此外高羅佩還著有一本《中國古代房內考》,作者對上起西周下訖明代的中國古代的性習俗和性文化進行了梳理,致力于向西方普通讀者介紹中國古代的性文化,糾正了西方讀者對于東方兩性關系的許多錯誤認知。

當然了,高羅佩做過的最讓他流芳后世的事,還是他對《大唐狄公案》系列小說的創作。

這里的“狄公”,便是如今家喻戶曉的狄仁杰。

《舊唐書·狄仁杰傳》:“將軍仁杰,儀鳳中為大理丞,周歲斷滯獄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

二戰期間,高羅佩第一次接觸了《武則天四大奇案》一書。高羅佩在讀完這本書后,意識到了書中狄仁杰的形象是一個完全不亞于西方偵探小說中的福爾摩斯等人的大偵探形象,而高羅佩也清楚地知道,在當時的西方,因為文化隔閡和種族偏見的緣故,很多西方人對東方有著諸多誤解和扭曲,比如中國古代的法官形象就在西方經常遭受貶低。此后,高羅佩決定將這本書翻譯成英文。

1949年,高羅佩將《武則天四大奇案》的前三個案件翻譯成英文,書中的第四個案件因為涉及“穢亂宮闈”,格調不高,因此高羅佩未予翻譯收錄。此后,高羅佩又分別寫作出版了《銅鐘案》、《迷宮案》、《鐵釘案》、《黃金案》等一系列以狄仁杰作為主人公的小說,這些小說在西方出版后引起了巨大的轟動,Judge Dee的形象由此聲名遠播。此后直到高羅佩患病在床,仍舊在繼續著《大唐狄公案》系列小說的創作,該系列的最后一本《黑狐貍》便是創作于高羅佩罹患癌癥纏綿病榻之時。

通由偵探小說的創作手法對中國傳統公案小說進行再創作,高羅佩讓中國傳統的公案小說重新煥發了光彩。同時,因為高羅佩本人對中國文化傳統有深入了解,因此作品中許多涉及歷史常識的部分都非??扇牲c,比如以狄仁杰的探案故事所引出的唐代刑律制度,更是讓當時的西方讀者對于中國的刑法制度有了嶄新地認識。

另外還需要跟大家提到的一個很有趣的點是,《大唐狄公案》中的所有插圖都是由高羅佩本人親自作畫的,比如下面這幅圖,便是作者通由香爐上的圖案為《迷宮案》一文構思出的迷宮地圖:

以上說了這么多,想必大家已經對高羅佩本人有了一個比較初步的了解。

因此我們也該回歸到我們這次的主題,高羅佩為什么會和中國的長臂猿文化有著不解之緣?

這需要從高羅佩本人的追求談起。

高羅佩是一個醉心于中國文化的漢學家。

他的一生,都致力于成為一個中國傳統文化意義上真正的士大夫。

在追求這個目標的過程中,高羅佩曾跟隨孫湜學習了篆刻和書法,又曾在駐渝期間加了入天風琴社,醉心于古琴的研究,這種對于中國士大夫審美情趣的追求,讓他逐漸關注到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士大夫對于猿形象的推崇、以及對于猴形象的貶低和排斥。

猿與猴之間卻有著鮮明的高下之分。猴子不時走出山林,出沒于人類居住區搜尋食物,因而常見且易捕,是日常生活中習見的動物。被馴服的猴子還能為游走江湖的雜耍藝人承擔部分表演,用它們聰明的小把戲娛樂男女老少。相反,猿則居住于原始森林最上層的華蓋之中,不見蹤影也極難抓捕,因而被視為有仙人或妖精出沒的深山幽谷中的神秘居民。于是,猴子逐漸成為人類精明狡詐而又愚昧輕信的品性的象征;而長臂猿則是與遠離世俗生活的超凡、神秘世界的標志。

在高羅佩的晚年,他將自己對于長臂猿的研究寫成了《長臂猿考》一書。

在這本《長臂猿考》中,作者梳理了中國自上古時代起對猿的認識的發展,并總結了猿為什么會在士大夫中成為高潔的品性的象征,同時,通過自己親身飼養猿的經歷,高羅佩更是深深被這種生靈所折服。

作者總結猿在古代中國人的認知中,是一種極為高潔的動物,猿通常會被文人們賦予極為神圣的形象,作為一種用來比喻君子之高潔的動物,當出現在詩歌中時,猿通常與鶴、鹿這些具有典型隱士意味的動物一起出現。

出自《漢魏六朝百三家詩》的這句“霜朝唳鶴,秋夜猿鳴”便是一句極好的例證。

在約公元前150年寫成的《春秋繁露》一書中,董仲舒對于猿有這樣的記載:

猨似猴,大而黑,長前臂,所以壽八百,好引其氣也。

在董仲舒的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猿成為了一種壽命極長,且善于采氣引氣的生物,而這種長壽的原理,也正是道家文化中采氣循環于體內以獲得長壽的理念。長臂猿長長的前臂,被認為是它能夠有效地進行采氣引氣的原因。

此外,在《呂氏春秋》中,也記載了一個有關于猿的故事:

荊庭嘗有神白猨,荊之善射者,莫之能中,荊王請養由基射之。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段文字中,猿成為了一個“神”的形象。山間靈動的白猿給古人以豐富的想象,在這段記載中,神秘的白猿被記錄者尊稱為“神”。

而與猿相對的,猴子在中國古代的作品中的形象可謂一言難盡,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出自于《莊子》的這個“朝三暮四”的故事:

狙公賦茅,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

狙公對著他養的猴子說:“早上給你們三個橡果,晚上給你們四個橡果。”一眾猴子都很憤怒。

然后狙公又說:“那早上給你們四個晚上給你們三個。”聽過這話之后一眾猴子都很開心。

在這則寓言故事中,其實果實的數量根本沒有增加,但狙公的話卻讓猴子誤以為自己得到的果實變多了,猴子因此成為了典型的會被花言巧語所迷惑的形象。而在之后唐代李裕德的《白猿賦》中,更是直接將猿和猴進行對比,直言“此郡多白猿,其性馴而仁愛,所止榛林不瘁,果熟乃取,不敢與猴相狎,猴亦畏而避之。”猴子遭遇的這種待遇,可以說是與猿截然相反,真不知是該心疼它們還是心疼它們好呢。

此外,高羅佩在《長臂猿考》一書中,還收錄了許多猿與人之間的故事,它們有些令人看之斷腸,有些則令人感嘆唏噓。

比如《四部叢刊》中收錄的這個桓溫和猿之間發生的“肝腸寸斷”的故事:

桓公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猨子者。其母緣岸哀號,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視其腹中,腸皆寸寸斷。公聞之怒,命黜其人。

失去孩子的猿母長行百里追隨著江上船哀鳴不去,最終肝腸寸斷而死。

此外,《太平廣記》中,還收錄了王仁裕和它的寵物猿野賓之間的一則故事:

王仁裕嘗從事于漢中,家于公署。巴山有采捕者,獻猿兒焉。憐其小而慧黠,使人養之。名曰野賓。呼之則聲聲應對,經年則充博壯盛。縻縶稍解,逄人必嚙之,頗亦為患……主帥大怒……逾垣驀巷,擒得至前,野賓流汗體浴而伏罪。主帥亦不甚詬怒,眾皆看而笑之。于是頸上系紅綃一縷,題詩送之曰:放爾丁寧復故林,舊來行處好追尋。月明巫峽堪憐靜,路隔巴山莫厭深。棲宿免勞青嶂夢,躋攀應愜碧云心。三秋果熟松梢健,任抱高枝徹曉吟。又使人送入孤云兩角山,且使縶在山家,旬日后方解而縱之,不復再來矣。后罷職入蜀,行次嶓冢廟前,漢江之壖,有群猿自峭巖中連臂而下,飲于清流。有巨猿舍群而前,于道畔古木之間,垂身下顧,紅綃彷佛而在。從者指之曰:“此野賓也。”呼之,聲聲相應。立馬移時,不覺惻然。及聳轡之際,哀叫數聲而去。及陟山路,轉壑回溪之際,尚聞嗚咽之音,疑其腸斷矣。遂繼之一篇曰:嶓冢祠邊漢水濱,此猿連臂下嶙峋。漸來子細窺行客,認得依稀是野賓。月宿縱勞羈紲夢,松餐非復稻粱身。數聲腸斷和云叫,識是前年舊主人。

成年的長臂猿野賓已經具有了攻擊性,不再適合作為家庭成員居住在城鎮中,王仁裕于是將一紅綃系在野賓的脖頸上,放野賓回歸了山林。此后王仁裕罷職入蜀,見漢江邊有群猿自峭巖上連臂而下,其中有一只巨猿舍群而出,脖頸上系著紅綃,王仁裕的從者馬上指著巨猿說:“這是野賓啊。”用野賓的名字呼喚它,更是聲聲相應。此后王仁裕駕馬離去,野賓的哀叫聲行遠依舊能聞,聲聲哀惻。這段人與猿之間的故事讀完真的讓人唏噓不已,雖然這個故事或許早已在流傳的過程中被牽強附會了很多內容因而早已被模糊了原來的模樣,但單就現今被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個故事來看,這份人與動物之間的奇妙緣分,依然令人感動不已。

而或許世事就是這么巧合,在《長臂猿考》一書的作者高羅佩的經歷中,也曾遇到過與野賓和王仁裕故事類似的事件。

事情發生在高羅佩居住在馬來西亞的朋友和他的寵物猿哈吉之間,在與主人生活了七年后,主人認為是時候將它放歸山林了,于是在一個周日,高羅佩的這位朋友就帶著他的長臂猿哈吉到大山深處野餐,并鼓勵哈吉在野餐的過程中去森林里探索。起初哈吉會消失在叢林中一兩個小時,但總會在野餐結束前回來。

隨著主人帶著哈吉去野餐的次數越來越多,哈吉每次消失在林間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當兩周后主人帶著哈吉再次回到野餐地時,這次哈吉消失在叢林間,并沒有在野餐結束前回來。一個月后,這位主人再次回到野餐地,發現哈吉突然出現在他眼前的樹上,后面跟著兩只小猿,此后哈吉下樹和主人開心地分享了野餐的食品,而完全無視了在樹上瘋狂發出警告的小猿們。野餐結束后,主人駕車離開,哈吉在路旁的樹上一樹蕩到一樹,一直送行了一英里多,直到再也追不上車子,哈吉的身影這才永遠地消失在了叢林中。

在講述過高羅佩的這位朋友的故事后,我們回歸到這篇文的主人公高羅佩身上,在這篇文的開篇,我已經引述了高羅佩和他的寵物猿琪妮之間的一段感傷經歷,而在高羅佩的一生中,他其實不只飼養過琪妮這一只長臂猿,在琪妮之外,高羅佩還飼養過一只黑掌長臂猿(敏長臂猿),名叫“撲撲”,這只黑掌長臂猿被收養時只有四個月大,高羅佩在《長臂猿考》中這樣記載了撲撲的日常:“它剛來時,毛絨絨的僅手掌大小,靠奶瓶喂養(牛奶及一滴魚肝油)。一旦失去依傍,它會非??駚y,白天它總是攀掛在我的手臂或腳踝,晚間則睡在一只小紙板箱中,懷抱一個小型‘竹夫人’。撲撲相當關心和尊重這只枕頭,從不在上面拉屎拉尿。喜歡在一個毛巾架上運動,用單臂或雙臂全神貫注地練習臂力擺蕩。”

四個月大的撲撲

然而,這只可憐又可愛的小黑掌長臂猿撲撲最終還是沒有逃過疾病的陰影,最終因感染腸病毒未經及時救治而去世。

在高羅佩的記載中,有這樣一段關于撲撲的記載:“在撲撲活在人世的最后一個月,它開始發出溫柔的‘喔克喔克’聲,但其主要表達方式仍是各種各樣的吱吱聲。”

后來高羅佩的兒子回憶說他從來沒見父親哭過,但是撲撲死的時候父親卻哭了。

在撲撲之外,高羅佩還飼養過一只黑掌長臂猿彼特和一只白掌長臂猿金佳,其中前者的彼特在八個月大時被吉隆坡醫學研究中心購買,并在此前明顯遭受過虐待,高羅佩記載雖然彼特在研究中心受到了良好的對待,但卻仍舊不能適應和其他長臂猿一起的集體生活,因此研究中心找到了高羅佩,希望他能夠代為照顧彼特。

在彼特剛來到高羅佩家時,它的雙腿因為過于虛弱而無法走動,大小便失禁,同時因為遭受過虐待,所以彼特在剛來到高羅佩家時一直有雙手護頭并不讓任何人靠近它的行為。這種現象在高羅佩一家人的照顧下逐漸得到改善,“三周以后,它開始喜歡被人寵愛,只用一手護著頭;可以被哄著在毛巾架上做一些簡單的擺臂練習,只用刺耳的吱吱尖叫表意。一個月后,它開始自由使用雙腳,圍繞著椅子和沙發爬行,對花園也表現出些微興趣。六周以后已經能控制大小便,并完全擺脫了以手護頭的姿勢。”

在毛巾架上進行擺臂練習的彼特

五歲大的彼特和他的小朋友

出于對中國士大夫的追崇,出于對中國文化中對于猿的推崇,高羅佩開始了他對于中國猿文化的研究,同時也開始了他的養猿生涯,在這一過程中,這些靈動的生靈無疑用它們真摯的本性深深感染了高羅佩本人。由追尋文化開始,終于動物本身。

試問有誰在面對如此美好的生命時,不會被它們的純粹與本真所感染呢?

無數年前,猿與人類共同誕生于地球。

三千多年前,猿開始成為中國文化中隱士和君子的象征。

一千多年前,王仁裕和它的寵物猿野賓分別于林間。

1967年,高羅佩死于癌癥,這一年,他的寵物猿金佳仍然相伴在他的家人身旁……

無數年后,希望這群純粹而美好的生靈仍能與我們同在。

閱讀 746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