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
記者3日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當下北京進入候鳥遷徙高峰期,結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全市88個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全員上崗,全天候監測候鳥遷徙情況,發現野生動物出現異常,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現場處置。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負責人介紹說,根據規律,每年三、四月份,北京進入候鳥遷徙高峰期,每天有上萬只候鳥飛落京城進行“補給”。今年監測到的鳥類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明顯。截至2月底,全市88個候鳥監測站共監測鳥類近百萬只,較往年同期增加30余萬只。
北京地處亞熱帶向亞寒帶的過渡區,是眾多候鳥遷徙的必經之路。據鳥類專家介紹,全球有八大候鳥遷徙通道,經過中國境內的共有3條,其中北京處于“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上,每年過境南遷或北徙的候鳥多達300多種、上百萬只。
觀測記錄顯示,候鳥在北京“歇腳”的地點有密云水庫、官廳水庫、野鴨湖、大石河、漢石橋濕地等大面積水域或城市河湖,過去不常看到的黑鸛、白尾海雕、震旦鴉雀、疣鼻天鵝等珍稀鳥類,這兩年都有觀測記錄。
目前,正值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北京市區兩級園林綠化部門嚴格落實《北京市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北京市突發陸生野生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
自1月21日起,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及10個國家級、33個市級、45個區級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加強應急值守,加大監測頻次,采用路線巡查和定點觀測相結合的方式,每日增加巡查頻次。同時,加大野生鳥類集中活動的濕地、水庫、河流、公園等重點區域的巡查力度。全市117家人工繁育野生動物場所野生動物健康狀況實行每日“零報告”制度。
北京市還健全信息通報和聯防聯控機制,與動物防疫、衛生健康等部門緊密配合,確保野生動物異常情況發生時早診斷、早控制。近期,全市加大了執法檢查力度,嚴防發生亂捕濫獵和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等違法行為。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