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青華海國家濕地公園順利完成青華海片區2021年度繁殖季水鳥同步調查
為全面調查國家濕地公園內繁殖季的濕地鳥類種群狀況、研究濕地鳥類資源分布及生物多樣性,保山青華海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選取了水鳥多樣性較為豐富的青華海片區,于2021年7月30日開展了青華海片區(東湖、西湖)首次繁殖季水鳥同步調查。
此次同步調查邀請了鳥類專家張浩輝教授,云南鳥類學習群的資深鳥友以及保山本地的生態攝影師、觀鳥愛好者、熱心志愿者等共計23人參加。調查人員分成4個小組,東湖和西湖各2個小組,分別同時沿湖岸行進,結合固定監測樣點進行監測記錄,采取直接計數法記錄鳥類的種類和數量,填寫記錄表并在圖上進行標注。
▲ 由張教授帶隊的1組
▲ 有攝影師大咖加入的2組
▲ 3組和4組在技術、專業和態度方面也是杠杠的
▲ 為了數得更清楚,單筒雙筒齊上陣,老師們的敬業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本次水鳥同步調查共記錄到水鳥14種,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1種,為水雉。
▲ 正在踩背的水雉 蔡慶彪攝
▲ 磯鷸 徐明亮攝
▲ 中白鷺 徐明亮攝
▲ 綠頭鴨 徐明亮攝
本次同步調查記錄水鳥總數量279只,其中東湖136只,西湖143只。另外,東湖記錄到的水雉為42只,西湖記錄到的水雉為32只。
▲ 水雉 汪金芳攝
▲ 白眼潛鴨 蔡慶彪攝
▲ 小?? 蔡慶彪攝
▲ 黑水雞 匡琳攝
▲ 黃葦鳽 徐明亮攝
此次同步調查共記錄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水雉74只。
也許很多保山人都記得,水雉第一次來到青華海西湖安家的時候是2017年夏天,當時數量只有2只,而且那一年它們只是夏候鳥,夏天一過就離開了。經過4年時間,水雉的數量已翻了幾十倍,并且由夏候鳥變成了留鳥,保山人民一年四季都能在青華海看到到它們美麗的身影。
▲ 水雉育雛 汪金芳攝
▲ 水雉寶寶 蔡慶彪攝
今年二月,水雉已晉升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雖然水雉在青華海的數量增加比較快,但對于全國大部分分布區域來說,水雉的種群狀況依然嚴峻,面臨的保護工作仍然任重道遠,我們也期待更多人加入到水雉等濕地鳥類的保護行動中來。
▲ 水雉 蔡慶彪攝
此次水鳥同步調查,是云南保山青華海國家濕地公園首次由工作人員、鳥類專家、生態攝影師、觀鳥愛好者和志愿者共同完成的繁殖季水鳥同步調查。收集了青華海片區繁殖季水鳥物種多樣性和種群數量較為全面的本底數據,將為今后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研究工作提供更為科學合理的決策依據。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