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之菊花
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藥用歷史悠久,可追溯至漢代,關于菊花,它不僅僅茶飲、觀賞,也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中藥之一。即使是3,5歲的孩子,都知道菊花的應用。根據現在市面情況,菊花在茶飲、藥用用量較大,關于藥用菊花,藥典明確規定有5種,根據產地、加工分為貢菊、杭菊、亳菊、滁菊和懷菊。但根據實際調研,現行還有濟菊、祁菊、川菊、福白菊等。但這些品種許多人都不太了解,也許只有產地人稍微了解一些。另外作為茶飲的金絲皇菊,它的辨識度似乎比藥用菊花更有辨識度。
圖1 金絲皇菊
對于菊這個品種來說,它是一個龐大的居群,截至目前記錄約有1000多個品種,絕大部分是觀賞。而筆者今天主要介紹藥用菊花情況,特別是《中國藥典》資源。當您翻閱《中國植物志》,您會看到關于菊花的描述多得嚇人,沒辦法,菊花品種太多,花色、花的形態、葉形等均有不同。就單論花來說,又分為舌狀花系和盤狀花系?;ㄓ址譃闈M天星區和大菊區等。而這里面藥用菊花也就只占很小一部分。而根據藥用菊花分布區域,主要分布在浙江(杭菊)、安徽(滁菊、貢菊、亳菊)、河南(懷菊)一帶。另外湖北(福白菊)、四川(川菊)、河北(祁菊)、山東(濟菊)也有分布,分布范圍較窄。
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中國藥典》記載的藥用菊花資源。關于菊花的形態特征也只能簡述:
菊花屬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有差異,50-150cm,莖直立,也有匍匐的,葉形變異較大,多被柔毛,頭狀花序,總苞片多層,花色白色或黃色。下面筆者對藥典品基原展示。
圖2 亳菊(大亳菊)植株
圖3 滁菊植株
圖4 貢菊植株
圖5 杭菊植株
圖6 懷菊植株1(白花)
圖7 懷菊植株2(黃花)
采收加工后,各自藥材擁有自己的特點。
亳菊 呈倒圓錐形或圓筒形,有時稍壓扁呈扇形,直徑1.5~3cm,離散??偘鸂?;總苞片3~4層,卵形或橢圓形,草質,黃綠色或褐綠色,外面被柔毛,邊緣膜質?;ㄍ邪肭蛐危瑹o托片或托毛。舌狀花數層,雌性,位于外圍,類白色,勁直,上舉,縱向折縮,散生金黃色腺點;管狀花多數,兩性,位于中央,為舌狀花所隱藏,黃色,頂端5齒裂。瘦果不發育,無冠毛。體輕,質柔潤,干時松脆。氣清香,味甘、微苦。
圖8 亳菊
滁菊 呈不規則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5~2.5cm。舌狀花類白色,不規則扭曲,內卷,邊緣皺縮,有時可見淡褐色腺點;管狀花大多隱藏。
圖9 滁菊
貢菊 呈扁球形或不規則球形,直徑1.5~2.5cm。舌狀花白色或類白色,斜升,上部反折,邊緣稍內卷而皺縮,通常無腺點;管狀花少,外露。
圖10 貢菊
杭菊 呈碟形或扁球形,直徑2.5~4cm,常數個相連成片。舌狀花類白色或黃色,平展或微折疊,彼此粘連,通常無腺點;管狀花多數,外露。
圖11 杭菊
懷菊 呈不規則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5~2.5cm。多數為舌狀花,舌狀花類白色或黃色,不規則扭曲,內卷,邊緣皺縮,有時可見腺點;管狀花大多隱藏。
圖12 懷菊(白花)
圖13 懷菊(黃花)
而關于菊花要用歷史考證,可追溯至漢代,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而關于菊花食用及基本描述也相對較早,例如《禮記·月令篇》記載菊花九月開黃花;《離騷》記錄菊花食用;《博物志》記錄食用的為甘菊,苦菊不食用;《西京雜記》亦記錄菊花釀酒,用的是甘菊等。從以上可知菊花食用記載較早。
唐代前,《名醫別錄》記載曰:“生雍州川澤及田野,正月采根,三月采葉,五月采莖,九月采花,十一月采實,皆陰干。”這里可知此時菊花根、莖、葉、花、果實均有采集,并提到花九月采集,與古文獻一致,生雍州,即今之咸陽北部,寶雞、甘肅東部和寧夏南部一帶,根據這一帶分布菊類植物,委陵菊和甘菊較為接近?!侗静萁浖ⅰ酚涊d:“菊有兩種,一種莖紫氣香而味甘,葉可作羹食者,為真;一種青莖而大,做篙艾氣,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其華正相似,唯以甘苦別之爾。又有白菊,莖葉都相似,唯花白,五月取,但難多得。……南陽酈縣最多,處處有”,這里提出菊有甘苦,苦者應是今之野菊,根據酈縣(河南南陽西北部)分布多,應是野菊,另食用甘菊應是委陵菊和甘菊。而委陵菊分布范圍較窄,這里食用菊花應是分布較廣的甘菊。其中記載有開白花的菊花,白色菊花根據相關考證,有可能是毛華菊、小紅菊或紫花野菊,五月采摘的極大可能是小紅菊,或紫花野菊。
圖14 甘菊
圖15 小紅菊
《本草拾遺》記載:“白菊,生平澤,紫白,五月花”。應與《本草經集注》記載白菊一致。《日華子本草》記載:“菊有兩種,花大氣香,莖紫者為甘菊。花小氣烈,莖青小者名野菊。然雖如此,園蔬內種,肥沃后同一體。”由此可以看出,元代時期,菊花栽培已成氣候,并說野菊栽培后花大,屬于培育新品種。從唐代及唐后期文化可知,菊花栽培在此時期非常成熟。
《本草圖經》記載:“初春布地生細苗,夏茂,秋花、冬實。然菊之種類頗多,有紫莖而氣香,葉厚柔嫩可食者,其花微小,味甚甘,此為真。有青莖而大,葉細作篙艾氣味苦者,華也大,名苦慧。非真也。南陽菊亦有兩種,白菊葉大似艾葉,莖青、根細、花白、蕊黃,其黃菊,葉似筒篙,花、蕊都黃。然今服餌多用白者。南京又有一種開小花,花瓣下如小珠子,謂之珠子菊。云入藥亦佳。”此本草記錄了菊的物候期,以及多個菊品種。并記載菊產地亦南陽菊潭為佳,根據考證菊潭在今南陽西峽縣丹水鎮,南京為今之商丘,根據其形態及產地,白菊的品種主要是小紅菊、甘菊、野菊花。根據其附圖,與其三者一致?!侗静菅芰x》載曰:“菊花近世有二十余種,唯單葉,花小而黃綠,葉色深,小而薄,應候而開是也。月令所謂菊花有黃花者也。又有鄧州白菊,單葉者亦入藥,余皆醫經不用。專治頭目風熱,今多收之做枕。”可知,在宋代,菊花栽培品種眾多,大部分為觀賞,只有花黃,花小,單葉及鄧州白菊入藥。根據《菊譜》記載:“鄧州黃,開以九月末。單葉,雙紋,深于鵝黃而淺于郁金。中有細葉,出鈴萼上,形樣甚似鄧州白,但小差爾”;“鄧州白,九月末開。單葉,雙紋,白花。中有細蕊,出鈴萼中。此花葉皆尖細,相去稀疏,然香比諸菊甚烈,而又正為藥中所用”。根據《本草圖經》、《本草衍義》及《菊譜》可知,宋代所用菊花主要為甘菊、野菊和栽培選取出的一些栽培品。
圖16 野菊
明清時期,認為藥用菊花色有黃白,藥用主要選擇家種,花小,黃色,單瓣花,九月采摘。例如《藥品化義》、《本草備要》、《本草從新》等。《本草綱目拾遺》記載了菊花栽培情況及菊花種類,載曰:“茶菊,城頭菊、金鈴菊、金箭菊、菊米。茶菊較家菊(觀賞菊)朵少多心,有黃、白二色。杭州錢塘所屬良諸檜葬地方,鄉人多種菊為業,秋十月采取花,挑入城市以售”?!侗静莺吩唬?ldquo;滁州菊,單瓣色白為甘者為上。杭州黃白茶菊,微苦者次之。其九月采暴干。野菊苦辛慘烈有小毒。”植物名實圖考圖文記載菊花,從以上可知,清時期菊花產地產區基本成熟,在杭州、安徽一帶,并與近代菊花形態一致。
對于杭菊進行考證,杭菊為藥茶兩用,其應用歷史可以追溯至明朝萬歷年間《嘉善縣志》記載:“杭州城精產甘菊,香味清美,及時采之,勝于諸品 ;《本草新編》曰:“杭人多半作茶飲;《本草綱目拾遺》曰“今杭俗以茶菊作餉遺客,為用最廣。”由此推測早期杭菊作為茶菊開始種植,主要集中種植在余杭地區,距今約有四百余年。古代貢菊分布范圍較狹窄,僅產于安徽歙縣一帶,始為茶菊?!侗静菥V目拾遺》記載徽商多買杭產菊花,焙干制茶開設茶鋪,而后引進杭產茶菊中最優良品種,種植于歙縣,形成當地具有特色的道地藥材?!兜虑蹇h志》花草類項下記載:“菊綠心白瓣氣香味甘歷久不變,下舍雷甸多種之,今名德菊,不亞于滁菊。”說明貢菊來源于浙江的“德菊”。 懷菊在河南焦作地區的栽種歷史由來已久,其植物學形態與鄧州菊一致,推測懷菊引種于鄧州,當地稱其為“地薇篙”。焦作地區在夏朝被稱為覃懷地,漢代為河內,唐代以后為懷州,明清為懷慶府,下轄沁陽、博愛、武陸、溫縣等地,位于南陽北部。《本草圖經》、《本草綱目》等本草著作均引用《天寶單方藥圖》“河內(焦作)名地薇篙,諸郡皆有”的描述,側面證明焦作在唐代已為道地產地,其時,懷藥已被列為貢品。《沁陽市志》寫道“歷代征收懷藥貢品時,大都指名道姓,非要留駕莊和大道寺地黃、大郎寨山藥、皇甫村菊花和小廟后牛膝不可”。滁菊入藥考證,《瑯哪山石刻選》中記載了1806年滁州免除花戶雜泛差役的安民告示,碑文所載以種花為生的花戶們居住于馬廠(今滁州市全椒縣)、常山(今滁州南憔區)、石城(今池州市)等地,花戶所種菊花為供皇室所用貢品,可免除其雜泛差役。《滁縣地區衛生志》曰:“清朝光緒年間,滁菊被列為貢品,所以又稱滁貢菊。“《本草綱目》、《本草害利》亦有記載。安徽亳州所產藥用菊花稱為“毫菊”,其種植歷史可以追溯至清代?!栋俨葭R》曰:“產于亳州者不可用(作茶菊),白而微臭”?!顿裰葜?1774年版)》記載:“毫土亦宜菊”,并在藥之品類列“甘菊花”《亳州志(1825年版)》及《亳州志(1897年版)》物產項下列“甘菊花”,且稱“僅取甘者入藥”。由《亳州志》可看出,甘菊始終為亳州道地藥材。
綜合以上可知,唐代以前,藥用菊花主要采集野生品,有黃、白兩種,黃花者為甘菊和委陵菊;白花者為毛華菊、小紅菊為主。藥用菊花栽培始于北宋,由野生的甘菊、委陵菊、小紅菊和毛華菊通過長期的種間種內雜交選育,逐步形成了現在的菊花栽培種。宋代已出現“南陽菊”“鄧州黃”“鄧州白”等多個地方品種。后期逐漸形成今之所用的品種“懷菊”、“亳菊”、“杭菊”、“滁菊”和“貢菊”。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