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22日18時,意大利確診人數共228658人,死亡32616人,治愈136720人,較前一日新增652例確診病例、130例死亡病例。
病毒傳染指數R0值是指一名患者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的平均數量,當該值低于1時,表明疫情已經緩解。如上升至1以上,政府將可再次實施封城措施。根據今日(22日)發布的每周疫情監測報告,意大利全國各地疫情控制良好。

圖片來源:歐洲時報資料圖片
· 雖然米蘭R0指數有所回升,但全國疫情數據令人樂觀
綜合意大利《共和國報》、《晚郵報》、安莎社報道,自5月4日,意大利進入抗疫第二階段后,5月11日,米蘭R0值約為0.6,達到了最低點,但從12日開始,R0值卻有所回升,昨日(21日),已經達到0.86。

圖片來源:《晚郵報》報道截圖
按照總理府的法令,自從6月3日起,民眾可跨大區自由通行,但實際上很有可能無法完全開放。各地區政府將有權自行實施限制措施,以防民眾從疫情嚴重的地區涌入較輕地區。意大利區域事務和自治部長弗朗切斯科·博恰強調說,只有疫情數字符合標準的地區才可以自由流通,“如果(一個大區)仍處在高風險中,自然不可能開放,當然,我們希望不會發生這種情況(不能開放)。”
在接下來幾天中,意大利衛生部將根據全國21個疫情監測點發布的數據,包括R0值、核酸檢測情況、醫療系統情況等,對各地區進行“高、中、低”三個風險等級評估。自6月3日起,只有等級水平相當的地區之間,民眾才可互相通行。比如,根據上周的疫情數據,倫巴第、莫利塞(Molise)及翁布里亞大區,均未達到可自由通行的標準。

圖片來源:新華社
今日(22日),意大利高等衛生研究院院長Silvio Brusaferro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本周的疫情監測報告,“包括倫巴第大區在內的所有大區的新增病例都在減少,但全國各地仍存在一定差異。”
據報告,疫情曲線正在穩定下降,但R0指數波動較大。目前,根據本周數據,除西北部的瓦萊達奧斯塔大區(Val d'Aosta)的R0指數為1.06外,其他地區均低于1,其中阿布魯佐大區為0.86,倫巴第大區為0.51,拉齊奧大區為0.71,坎帕尼亞大區為0.45,托斯卡納大區為0.59,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為0.46,威尼托大區為0.56。最低的大區為卡拉布里亞,R0值為0.17。

圖片來源:意大利高等衛生研究院
“當前的數據令人感到振奮,這表明,自5月4日開始的第二階段初期,我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衛生部長斯佩蘭薩說道。
Brusaferro警告,“我們不能排除未來幾周疫情再次回升,不過,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個可靠的系統來應對疫情,這點大家可以有信心。”
報道稱,下一個周五(5月29日)的疫情監測報告將十分關鍵,因為該報告將直接影響6月3日各地是否可以完全開放。

圖片來源:意大利高等衛生研究院
· INPS:意大利真實死亡數字應再多2萬
意大利國家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INPS)稱,民防部每日公布的數據并不準確,新冠病毒實際造成的死亡人數應再多2萬。
“2020年1月1日至2月28日,死亡人數(10148人)低于預期死亡人數(124662人)。3月1日至4月30日,死亡人數比預期值(109520)增加了46909人,同時官方宣布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為27938人。問題是,多出來18971人死亡的原因是什么?而且其中18412人都是來自北部地區。” INPS負責人稱。
該負責人稱,疫情期間,很多患有其它疾病的患者由于醫療資源緊張,或者害怕被感染,沒有前往醫院。所以,這些患者如果在家中死亡,那么對他們進行病毒檢測就十分困難。
另一方面,由于封城管控措施,道路交通死亡人數有所減少。“我們只有等到疫苗或特效藥問世,病毒完全消失之后,才能更好地了解疫情的真實情況。” 該負責人說。

圖片來源:內政部推特
· 歐洲疾控中心2月低估了疫情危險程度
近日公布的一份會議文件顯示,2月18日至19日在瑞典舉行的歐洲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會議上,參加會議的各國技術人員低估了歐洲面臨的疫情風險。當時他們認為疫情風險為“低”,在歐洲境內情況仍然可控,沒有準備任何防疫措施。
在此次會議的72小時之后,意大利北部一名麻醉師強烈要求對一位患者進行病毒檢測,最終診斷出意大利本土“首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此時病毒早已在北部地區蔓延。
一項名為“意大利倫巴第大區疫情早期階段”的研究發現,早在1月1日就已經有了感染病例。1月24日至2月初期間,感染病例快速增多。當2月20日北部發現感染患者時,已經有大約1200人已經具有新冠病毒癥狀。
而直至3月8日,意大利總理府才宣布封鎖意大利北部整個倫巴第大區、以及威尼托、艾米利亞-羅馬涅等14個省份,此時已經過去近2個月。
(意燴原創,翻譯:塵爍,編輯:趙筱,圖片來源見標注,轉載請注明意燴:oushit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