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兒童返校后出現癥狀!加拿大難逃殘酷第二波
10月9日,BC新增確診119例,活躍病例再一次抬頭,住院率急劇爬升。至此,全國確診總數已經達到17.7萬,死亡人數9585,今天一天新增2439例。
數據多少已經令人麻木。然而,加拿大家長們的焦慮和憤怒至今難平——開學1個月,BC已有98所學校爆發疫情122起。一項調查顯示,全加拿大有16%的家長表示孩子學校爆疫情,子女被要求回家接受新冠檢測,13%的家長稱子女在校時表現出類似新冠癥狀。
但是,一切都沒有太多改變。
大溫今天爆疫情的部分學校有:
列治文Kingswood Elementary School——暴露時間為10月5日和6日。
溫西Prince of Wales Mini School——暴露時間為10月1日、2日和5日。
溫哥華Sir Charles Tupper Secondary——暴露時間10月1日和2日
溫哥華Charles Dickens Elementary——暴露時間10月2日。
素里City Central Learning Centre——暴露時間10月6日。
盡管已有近百校爆疫情,BC首席衛生官BonnieHenry依然堅持,確診孩童不是在校園內感染的,這不算校園爆發。
“像大流行初期一樣,未滿19歲的兒童和學生仍占全省總病例的不到10%。”
同時,她也堅持不能強制披露學校疫情。認為患者的隱私是關鍵。
前幾天,一群西溫家長忍不住給她寫信,要求提高學校病例數量的透明度。
事發西溫Caulfield Elementary School小學。9月26日,該學校便確認了1例新冠病例,整個2年級學生都被要求自我隔離。
然而,這僅僅是開始。
有家長透露,該校事實上已經有17人感染,其中一個僅僅16人的班級就有9個學生感染。
“其中一名學生住了四天的醫院,現在仍在服藥。雖然感覺疲勞,現在已經感覺很好,但她的家人也非常恐懼。”
但是,當局依然不宣布該校爆發疫情。“這與我們對‘爆發’的理解完全不同。”
家長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沒有要求公開患者姓名、年齡甚至教室,作為父母,我們只想知道孩子學校有多少病例。”
這就是當下的現狀——各大衛生局網站下都設有了學校疫情通告,但實際曝光和真實感染情況卻相距甚遠!家長們只能依靠自己去獲取更多真實信息。
Children First Canada機構近日還展開了一項調查,在10月2日至6日訪問了751名家有學齡子女的家長們意見。結果顯示:
14%的家長報告孩子學校出現了新冠確診案例;
16%的家長稱自家孩子接受了新冠檢測;
13%的家長稱孩子在校時出現類似新冠病癥。
除了隱瞞,還有“漠視”。
許多家長紛紛在社交媒體上透露,在校園傳出疫情的情況下,防疫措施依然沒有太大改變——教室和教師都不夠,一個班15-20學生,多可達30人;沒有社交距離可言,洗手設施不夠;不但學生,一些老師也不戴口罩。
“場景十分恐怖,感覺從當局到學校,都在漠視病毒,都沒有把它太當回事。”一位家長心悸。
但留給家長的選擇并不多——依然有許多家庭還在網課的長長的等候名單中。網課教師大量短缺,為了不讓孩子失學,只好硬著頭皮把孩子送過去。
今天,衛報一篇文章分析了為什么在某些城市,第二波疫情比第一波更糟?
比如當下的加拿大,很顯然,不論是多倫多還是溫哥華,第二波的都來得比3月的第一波要猛烈得多。
文章認為,過早解除封鎖就是原因之一。
在一些抗疫成功的城市,要到新增病例幾乎已經消失了才真正解封,開放酒吧、餐館等高風險。而一旦疫情爆發,這些城市往往又能果斷地再次封鎖。
但是在加拿大,第一波的“成果”似乎給人帶來一種錯誤的安全感,一宣布解封,人們傾巢而出,甚至比疫情前聚得更勤。
而經濟壓力、財政負擔等因素又決定了加拿大重新封鎖必將面臨的重重困境,當局不得不更加謹慎。從這個角度看,加拿大似乎是難逃這殘酷的第二波了。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