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多如麻雀,今成“極危”鳥類,都是“天上人參”的美名害了它
本月初,在江蘇興化,鳥友沈海波在興化平旺湖景區拍攝時,意外發現了五只黃胸鹀。據了解,這是時隔3年后興化再次發現世界級“極危”鳥類黃胸鹀。
沈海波,本地人,供職于當地新華書店。4年前,沈海波迷上鳥類攝影,一有時間,他就會扛著“長槍短炮”,隱蔽于家鄉的蘆葦、樹林中,拍攝鳥兒。
平旺湖地處興化市千垛鎮黑高村,又名黑高蕩。沈海波說,在改革開放的年代里,平旺湖已經全部開發成精養魚池,湖泊已從地圖中消失,目前正全面退漁還湖,恢復生態環境,鳥類越來越多。
栗色的羽翼,黃色的胸腹,顏色很是醒目……這個冬季,沈海波來平旺湖觀鳥10多次了,無意中拍到這種黃色的鳥兒,當時也不知道它有這么高的等級。沈海波說,后來查閱資料,才發現聯合國有一個組織發布了一個公告,把黃胸鹀定為極危鳥類,說明這鳥兒比較罕見。
據了解,2016年12月份,興化鳥友王萬才在烏巾蕩公園也曾拍到黃胸鹀。這是時隔3年后興化再次發現黃胸鹀的蹤跡。
黃胸鹀屬于雀形目鹀科鳥類,因其胸部茸毛為黃色而得名,老百姓稱為禾花雀。它是小型鳴禽,體長14-15厘米。黃胸鹀棲息于低山丘陵和灌叢、草甸、草地和林緣地帶。遷徙期間,集成數百至上千的大群,最多達3500到7000只。
黃胸鹀是候鳥。冬天,它到東南亞和南亞越冬;夏日,在歐洲和我國東北繁衍。上世紀90年代初,黃胸鹀在遷徙時節像麻雀一樣,隨處可見。
不過,隨著人們的捕殺和生態環境的改變,黃胸鹀的數量逐年減少,2004年,黃胸鹀由“無危”改為“近危”,2013年改為“瀕危”,直到2017年12月5日又升級為“極危”物種。
黃胸鹀遭遇困境,行將走向滅絕,主要是人們過多捕食。以前,特別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黃胸鹀被用鳥網捕捉后,煮熟并以“麻雀”或“稻鳥”的形式出售。隨著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加強,1997年開始,政府已禁止黃胸鹀買賣。
為什么一些人喜歡食用?在廣東等地,禾花雀被譽為“天上人參”的美名,被認為有“補腎壯陽”的功效。據了解,從清代開始,廣東的文獻中就有將禾花雀作為食物的記錄。但以前工具落后,捕食量有限,后來捕食量加大,到了上世紀90年代,食用禾花雀曾一度成風。
所謂的“補腎壯陽”,只是傳說而已,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看,黃胸鹀屬于候鳥,一是食用這類飛鳥,增加了感染不明病毒的風險;二是作為保護動物,不能收購、販賣、食用,因為違反了《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可能要吃官司了。
《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四章法律責任第三十一條規定,非法獵捕、殺害、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陸生野生動物,都要依照關于懲治捕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犯罪的補充規定追究刑事責任。2015年5月,21歲的大學生閆嘯天,因為“掏鳥窩”案件,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0年6個月。
鳥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要愛護鳥類,保護鳥類,共同愛護我們生活的家園。曾多如麻雀,今成“極危”鳥類,都是“天上人參”的美名害了它。對這事兒,您怎么看?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