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寶庫 “蜀”我多樣①COP15讓世界了解四川“排面”【四川觀察2021/10/10】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旨在保護瀕臨滅絕的植物和動物,最大限度地保護地球上多種多樣的生物資源,以造福于當代和子孫后代,這是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性公約。目前,全球已有近200個國家加入公約。中國是最早一批締約國之一。
10月11日至10月15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簡稱COP15)第一階段會議將在云南省昆明市召開。圍繞“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主題,大會將通過高級別圓桌會議、生態文明論壇等形式,共同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開啟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新篇章。
本次會議也將向世界展示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最新成果,四川則是其中濃墨重彩的篇章。四川被稱為“生物多樣性的寶庫”,是全球3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是中國乃至世界的珍貴物種基因庫之一。此次COP15,四川觀察將派出記者前往昆明采訪報道大會,及時帶來會議資訊和亮點。
四川黑竹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612林場野生大熊貓管理局拍攝
作為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和重要水源涵養地,四川地形地貌多樣,自然資源豐富。根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省森林蓄積量19.16億立方米,居全國第3位;森林覆蓋率達40%,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85.6%;全省現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530個,總面積12.03萬平方公里;全省有高等植物1萬余種,占全國總數的1/3,脊椎動物近1300種,約占全國總數的45%,其中包括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77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97種,位居全國前列。這其中包括,中國特有脊椎動物280余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32種、極度瀕危野生動物28種。
川金絲猴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達1387只,占全國野生大熊貓總數的74.4%,種群數量居全國第一。而川金絲猴是我國特有物種,最早在四川被發現,目前野生川金絲猴僅分布在四川省的川西山地、陜西秦嶺、甘肅南部、湖北神農架,共有約25000只個體,其中四川約有15000只。
黑頸鶴
九頂山自然保護區的巖羊
雪豹
扭角羚
長江鱘
川陜哲羅鮭
此外,我省還分布有黑頸鶴、雪豹、林麝、扭角羚、野牦牛、金雕、中華鱘、白鱘、長江鱘、川陜哲羅鮭、大鯢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峨眉擬單性木蘭、康定云杉、四川山鷓鴣、巴塘攀蜥等眾多四川特有物種,是中國特有物種最多的省份。
生物多樣性“寶庫”,得益于四川一直以來圍繞建立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目標,認真實施自然保護區、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濕地保護、沙化治理等生態工程建設,開展森林、草原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持續優化野生動物生存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