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發現馬兜鈴科一新種——文山馬兜鈴
近日,本年度(2020年)首個以“文山”命名的高等植物——文山馬兜鈴(Aristolochia wenshanensis Lei Cai, D.M.He & Z.L.Dao),由文山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分局工作人員聯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廣西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員正式發表。
圖1 文山馬兜鈴的野外及解剖照片
2019年3月,由文山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何德明工程師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蔡磊博士研究生等在文山市開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發現,發現一種正在開花的馬兜鈴屬植物。通過采集標本、拍攝照片,查閱大量標本和文獻資料,最終確定為馬兜鈴屬一新種,因模式標本采自于云南省文山市,因此定名為:文山馬兜鈴Aristolochia wenshanensis。目前該物種只在滇東南境內發現2個分布點,而且居群數量很少,是一種典型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亟需采取拯救保護措施。
圖2 文山馬兜鈴墨線圖
廣義的馬兜鈴屬(Aristolochia s.l.)是馬兜鈴科中種類最多和分布最廣的屬, 約有600種,廣布于世界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少數分布至溫帶地區。傳統意義上馬兜鈴屬分為三個亞屬,即馬兜鈴亞屬(subgen. Aristolochia)、對藥馬兜鈴亞屬(subgen. Siphisia)和多藥馬兜鈴亞屬(subgen. Pararistolochia),前兩個屬在我國有分布。2019年,朱鑫鑫等基于形態性狀和分子系統學證據,正式將對藥馬兜鈴亞屬從廣義馬兜鈴屬中恢復成關木通屬(Isotrema),進而又列出修訂后的馬兜鈴屬(17種)和關木通屬(59種)植物名錄,后續發表的新種有:克長馬兜鈴A. kechangensis、擬囊花馬兜鈴A.apseudoutriformis、楊氏馬兜鈴A. yangii、蒼山關木通Isotrema cangshanense、斜檐關木通I. plagiostomum、三亞關木通I. sanyaense,加上此次發表的文山馬兜鈴A. wenshanensis,目前我國廣義上的馬兜鈴屬達到了80種以上。
其成果以“Aristolochia wenshanensis, a new species of Aristolochiaceae from karst region in southeastern Yunnan, China”為題發表在植物分類學SCI收錄期刊Taiwania上。該研究得到國家科技部基礎資源調查專項項目“中國西南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與種質保存”(2017FY100100)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31600439)等項目支持。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