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CN報告系列】企業生物多樣性績效規劃與監測指南
隨著保護生態環境觀念與意識的增強和普及,以及“碳達峰”、“碳中和”等概念和綠色發展目標的提出,私營部門也逐漸重視其業務和供應鏈對環境以及生物多樣性造成的影響,并設法減緩其負面影響。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致力于協助政府部門、保護機構和企業提高保護自然環境的能力,并于近期發布了《企業生物多樣性績效規劃與監測指南》(英文版)。該指南針對有意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企業提供了方法,包括可衡量的總體目標、行動目標以及一套核心關聯指標,使企業能夠跨業務衡量生物多樣性績效。各行業對生物多樣性有影響和依賴的企業,無論規模大小,無論是本土企業還是跨國企業,均可使用該指南。
IUCN商業和生物多樣性項目副主任Giulia Carbone表示:“新的《指南》為企業提供了一個改善其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管理方式的路線圖,通過使用基于核心指標的戰略方法,企業領導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整體生物多樣性表現。”
IUCN 物種存續委員會(SSC)物種監測專家組主席P.J. Stephenson博士指出:“基于IUCN、其成員以及合作伙伴多年的經驗,我們將保護和管理工具轉化并應用于商業背景。該指南將幫助企業確定和衡量對全球保護目標的貢獻,從而有助于解決物種和生態系統的危險狀態。”
《企業生物多樣性績效規劃與監測指南》
內容簡介
該指南總結出一套“四階法”,分四個階段詳細介紹了企業應如何規劃生物多樣性目標,選擇和應用恰當的生物多樣性指標,并以促進成效管理和企業生物多樣性報告的方式收集、展示和數據分析。指南還提供了針對每個階段能夠廣泛用于多個行業的評估標準、指南和工具的清單。
四階法:
1.從企業自身出發,了解企業對生物多樣性的潛在影響和依賴,并確定優先保護物種、棲息地和生態系統服務;
2. 設立企業生物多樣性愿景、總體目標和行動目標,并制定具體實施戰略;
3.建立相互關聯的核心指標框架,以便在企業內進行與生物多樣性影響有關的數據匯總,并評估企業活動中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
4.制定與實施監測計劃,監測在第三階段確定的指標,收集、分析和共享數據,總結經驗并進行調整。
該指南還建議,企業在規劃和監測生物多樣性績效的過程中應加強利益相關方的參與、促進企業內部能力建設以及與各類機構開展合作,并建立將企業經營與企業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聯系起來的治理體系。
不同的行業和領域都要面對不同的挑戰,每個企業都會有不同的企業文化,在處理與生物多樣性的關系方面有不同的成熟度。最重要的是保持向前推進,在必要時可以小步前進。采取《指南》推薦的方法有助于企業開始熟悉相關概念,發現和克服挑戰。
IUCN將與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SEE基金會)合作翻譯發布《企業生物多樣性績效規劃與監測指南》中文版,用于支持更多的中國企業開展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行動。
編譯:胡俊濤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