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愛鳥周”系列公益宣傳活動(二)
因愛而留, “鸛夫妻”大風過后重建家園
一對東方白鸛,在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圍“安家育娃”。為了它們能夠安居,市林業和濕地保護服務中心鶴類繁育保護站臨時擴大了巡查防護范圍。一場大風,巢傾蛋毀。但不久之后,在人們的關注和保護之下,“鸛夫妻”振作起來重建了家園……
這是“愛鳥周”到來之際,一個愛鳥的故事。
3月下旬,這對“鸛夫妻”在鶴類繁育保護站對面一公里處農田里的一座66千伏供電鐵塔頂端筑巢定居,很快就產下了幾枚蛋。此處并非保護區管理范圍,但為了給“鸛夫妻”的“育娃事業”助力,市林濕服務中心將它們落腳的地方作為臨時的巡查防護區,安排鶴類繁育保護站員工每天定時巡護,并與周邊農戶溝通共同保護,保障它們不受干擾和傷害。結合“愛鳥周”宣傳,保護站還組織員工、志愿者深入附近村屯,講解鳥類保護的公民義務和相關法律法規……
然而4月4日的一場大風,給“鸛夫妻”帶來沉重打擊——它們的巢穴被大風摧毀,蛋也掉落破碎。
“特別心疼,可是沒有辦法,我們能提供的保護畢竟有限……”鶴類繁育保護站站長于長斌說,這件事兒對一直默默關注“鸛夫妻”的全站員工,也是不小的打擊。但是,他們并沒有放棄,依然每天對這片農田進行臨時巡護,希望“鸛夫妻”能夠回來。
不負眾望,“鸛夫妻”回來了!它們不僅重建了家園,又先后產下6枚蛋。感受到善意和鼓勵,“鸛夫妻”和巡護它們的保護站員工形成了“默契”,員工來巡護,它們離巢盤旋一圈兒再回巢“育娃”,像是例行的問候和感謝;保護站偶爾升起無人機遠遠觀測它們的生活狀態,或者有農戶進入田地備耕,它們也逐漸放松戒備,自顧自地按照“夫妻”分工離家覓食、居家孵化……人鳥和諧的場景,就這么一天天地繼續著。
于長斌告訴記者,因為有廣袤的濕地灘涂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盤錦成為很多鳥類的重要遷徙棲息和繁殖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就是其中之一。每年3月初,東方白鸛陸續遷徙而來,在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周邊區域“安家育娃”。東方白鸛的繁育期與丹頂鶴相近,每窩產卵4—6枚,鸛寶兒的出生一般要經過30多天的孵化,成長兩個月左右可以離巢覓食。在這段時間里,鶴類繁育保護站會持續關注這“一家子”,直到它們遷徙飛離……
愛鳥周系列報道之二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