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界動態 > 保護動態

確保自然受益的未來 | TNC中國2023大事記

媒體:原創  作者:大自然保護協會   專業號:大自然保護協會 2023-12-29 10:29:43

? 志愿者康婧洋/TNC

過去的一年,挑戰和機遇并存,困難與希望同在。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項目與合作伙伴一道,開拓奮進,攜手向前,取得多項保護進展。新的一年,我們需要繼續投資于保護自然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推進保護和發展并舉,積極納入對自然有益的恢復計劃,為人類、地球和經濟繁榮提供更有韌性的未來。

微信截圖_20231229101127

視頻來源:TNC

堅持自然保護與生態修復實地示范

在四川

Sichuan

2月26日,包括TNC在內的大熊貓小種群保護聯盟專家組赴大熊貓國家公園土地嶺—九頂山小種群交流廊道開展專題調研 | 來源:TNC

2023年,圍繞小種群保護主題,我們繼續在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管護總站開展棲息地改造,在兩個社區五個地塊完成了共計100畝棲息地改造,并在陽光電源支持下,與大熊貓國家公園德陽管理分局合作開展100畝棲息地修復,為大熊貓小種群擴散與交流提供棲息環境。

支持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管護總站開展大熊貓野外人工巢穴監測,拍攝到大熊貓、金絲猴、林麝、羚牛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對人工洞穴的持續利用。陸續支持大熊貓國家公園德陽管理分局、大熊貓國家公園彭州管護總站修建大熊貓野外人工巢穴共14處,為提升大熊貓及伴生動物野外生存力開展科學研究、棲息地修復與示范工作。

我們與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聯合發布“3000+巡護員綜合技能培訓項目”,首輪培訓于12月中旬在成都正式開始,培訓按線下為主線上為輔的原則,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初級與遞進相結合、自然教育講解技能與相關技能結合的方式開展,持續進行三年。我們還連續三屆成功舉辦了巡護員自然解說大賽。

彭州管護總站修建大熊貓野外人工巢穴(上)| 來源:TNC

四川“3000+”巡護員綜合技能培訓(下)| 來源:四川熊貓公園

在內蒙古

Inner Mongolia

“內蒙古保護修復和生態系統碳匯座談會暨盛樂國際生態示范區項目十周年”會議現場 | 來源:TNC

這一年,我們完成草地推廣超過40萬畝,氣候智慧型農業超過10萬畝。7月,我們與合作伙伴成功舉辦“內蒙古保護修復和生態系統碳匯座談會暨盛樂國際生態示范區項目十周年”活動。經過十余年的探索,項目團隊逐漸形成一整套系統的生態修復與保護模式。5月,在三峽集團、巴林左旗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組織媒體記者和專家學者實地調研巴林左旗鄉村振興實踐暨氣候智慧型農業項目,取得良好的社會反響。我們還分別在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和呼倫貝爾市召開草地管理技術培訓班,以提升農牧業管理和技術人員及農牧民草原管理能力水平。

媒體記者和專家學者實地調研巴林左旗鄉村振興實踐暨氣候智慧型農業項目(上)牧民培訓筆記(下)| 來源:TNC

在云南

Yunnan

“2023年滇金絲猴巡護員技能培訓暨競賽評優活動”競賽評優參賽隊伍與評委、工作人員合影 | 攝影:謝寅鋒

作為科學顧問,我們持續為麗江老君山滇金絲猴公益保護地的科學保護、可持續社區發展以及自然教育等工作提供全面支持。在7月31日第16個“世界巡護員日”到來之際,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發起“2023年滇金絲猴巡護員技能培訓暨競賽評優活動”,經過技能培訓和競賽評優等環節,活動歷時3個多月圓滿落下帷幕,決出團體獎項3項、個人獎項4項。

巡護員影像技能培訓現場合影 | 攝影:聶子

在浙江

Zhejiang

橘園示范小區(上)湖口濕地恢復項目(下)| 來源:TNC

浙江水基金目前針對浙江千島湖所面臨的農業面源污染問題,與世界銀行合作,在千島湖流域內完成了主要農作物污染防治示范區的建設、運行和監測,并成功完成了第一個湖口濕地恢復項目的建設。與迪士尼、星巴克、浙江建工地產集團和微軟中國等企業緊密合作,共同建立了基于水補償的市場化和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以支持可持續發展和生態保護。

11月27日,世界銀行環境、自然資源和藍色經濟局長Ann Jeannette Glauber率團檢查浙江千島湖及新安江流域水資源相關自然保護保護項目,首站考察TNC在2014年開始的青山村龍塢水庫小水源地保護項目和2018年開始的千島湖項目匯報,并與浙江省世行辦(浙江省建設廳、財政廳和發改委)領導深入交流,Glauber對TNC中國在水基金、小流域保護和鄉村振興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給與高度評價。

Ann Jeannette Glauber考察TNC青山村龍塢水庫小水源地保護項目 | 來源:TNC

在北京

Sichuan

與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簽署MOU | 來源:TNC

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際合作交流中心的指導和支持下,TNC中國于2023年3月21日與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正式啟動北京保護項目,雙方就推動北京市林業碳匯高質量發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應對氣候變化、自然教育、國際交流等領域開展合作。目前已攜手合作伙伴,啟動五座樓林場600畝示范區的森林多功能經營示范與生物多樣性提升方案研究、密云水庫周邊鳥類棲息地優化研究及小漕村農田鳥類棲息地優化示范等工作。

小漕村鳥類棲息地優化示范地 | 來源:TNC

在上海

Shanghai

上海生境共建伙伴聯盟正式成立 | 來源:TNC

5月22日,上海生境共建伙伴聯盟成立,并發布長寧區生物多樣性保護綠圖《生境花園設計師手冊》。9月,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第五屆)(SUSAS 2023)拉開大幕,TNC攜手ANOTHER_.團隊創作“風土水靈?生境空間”精彩亮相;同時,TNC“生命之態”影像展在西岸穹頂藝術中心室外空間向公眾展示。這一年,上海首個商業項目體內的生境花園在虹橋南豐城建成開放。在TNC中國的支持下,至2023年底,上海長寧建成24座風格迥異的社區生境花園。

SUSAS 2023 “風土水靈?生境空間”(上)| 攝影:董全

虹旭生境花園植物補種(下)| 來源:TNC

在深圳

Shenzhen

與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簽約現場 | 攝影:劉青/TNC

4月,我們與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將在深圳探索氣候適應型城市發展的戰略與實踐路徑。9月,“一起向蔚藍”項目面向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征集建設城市“韌性社區”行動提案,經過近4周的推廣征集和兩輪評審后,深圳市龍華實驗學校等團隊提出的8個行動方案脫穎而出。

“一起向蔚藍”2023青少年應對氣候變化行動部分參與者 | 攝影:姜鑫

堅持科學賦能促進共同成長

氣候變化

TNC和NCSC在京簽署合作備忘錄 | 來源:TNC

6月5日,由TNC領銜開發的《紅樹林恢復碳匯計量與監測方法》于廣州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平臺正式發布,該方法探索市場化機制推動海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助力全國紅樹林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作的開展。8月31日,TNC和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NCSC)在京簽署合作備忘錄,旨在繼續深化雙方在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工作的合作。雙方下一階段將重點關注基于自然的氣候變化解決方案,碳市場和適應氣候變化等領域的研究。TNC與NCSC共同開展的《完善我國生態系統碳匯市場激勵機制研究》項目也在這一年順利結題。10月,生態環境部制定發布了造林碳匯、并網光熱發電、并網海上風力發電、紅樹林營造等4項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TNC中國項目專家參與了造林方法學和紅樹造林方法學的開發,助力中國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市場加速重啟。

森林生態修復示范與實踐

諾華碳匯項目涼山州昭覺縣項目地(上)2023年螞蟻森林現場造林(下) | 來源:TNC

這一年,我們與眾多合作伙伴繼續圍繞滇金絲猴棲息地開展植被恢復。在螞蟻森林和TNC“Plant a billion trees”計劃支持下,在滇西北云龍天池、白馬雪山以及蘭坪云嶺三個保護區和云臺山林業局團結林場共計實施造林3864畝,種植華山松、云杉和冷杉41萬株。2023年,TNC在呼倫貝爾新增植樹面積960畝,共計種植紅松、樟子松等約10萬株

國家公園

12月18日,“第一屆國家公園治理體系研討會——國家公園多方參與關鍵制度建設”在京召開。| 來源:TNC

11月,在四川省綠化基金會(SGF)的支持下,TNC和北京綠研公益發展中心在北京共同啟動“國家公園多元創新資金機制研究”項目,希望通過系統梳理國際經驗與國內實踐,研究提出中國國家公園多元化資金的潛在機制與創新模式。12月18日,“第一屆國家公園治理體系研討會——國家公園多方參與關鍵制度建設”在北京召開,由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和TNC共同設計和開展的《中國國家公園治理體系下的多方參與關鍵制度研究》在會上發布。

淡水

8月29日下午,國合會2023年會主題論壇“陸海統籌、協同治理”海洋和流域專題政策研究聯合論壇在北京飯店舉行。TNC作為流域專題政策研究外方聯合組長單位參與會議組織,多名專家到會發言。| 來源:國合會

在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國合會)2023年度“流域高質量發展與氣候適應專題研究”中,TNC和荷蘭PBL環境評估署、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作為中外聯合課題組,完成并提交“氣候變化下的流域協同治理”專題政策研究報告。在第18屆世界水資源大會舉辦期間,TNC于9月11日下午舉行“淡水生態系統的持久保護與機制創新”特別專場,聚焦如何實現淡水生態系統的持久保護以及通過機制創新和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bS)來對抗氣候變化和淡水生物多樣性喪失。

海洋

牡蠣礁棲息地保護與修復國際研討會(上)《牡蠣礁生態減災修復手冊》(下)| 來源:TNC

8月24日,我們在深圳舉辦牡蠣礁棲息地保護與修復國際研討會,共同圍繞牡蠣礁棲息地的分布調查、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量化、修復技術與實踐三個主題進行知識分享與交流,并就協同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牡蠣礁保護與修復、各地分布調查和修復實踐中的挑戰與前沿技術等議題進行圓桌討論。這一年,我們還參與撰寫由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牽頭的《牡蠣礁生態減災修復手冊》

可持續農業

保護性耕作措施下的冬小麥-北京小湯山(上)Jennifer Morris女士與Erik Fyrwald先生考察可持續農業項目地(下)| 來源:TNC

我們與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建立合作關系,在山東桓臺、北京小湯山等地建立長期監測點,2022-2023小麥生長季取得良好的監測結果和試驗數據。監測結果表明:保護性耕作對提高小麥收益和產量(保產)有著明顯的效果;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農民凈效益;并有助于節能減排。9月,TNC全球CEO莫睿思 (Jennifer Morris)女士與合作伙伴先正達集團全球CEO Erik Fyrwald 先生共同前往可持續農業項目地考察,對當前合作給予高度肯定。我們推動建立農民學習網絡,示范再生農業技術,推廣農戶激勵機制,助力實現中國農業綠色發展。

可持續乳業

TNC將持續與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可持續乳業實現路徑(上)| 攝影:李娟/塞尚乳業

《構基準 樹標桿 建生態——探索中國乳業低碳可持續轉型之路》報告發布 | 來源:主辦方

我們開展的工作包括負責任的產品足跡、試點牧場實踐、可持續乳業供應商管理標準及伙伴賦能等涵蓋研究、標準和政策探索等,先后與中國農業大學、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生態環境部環境與政策研究中心建立了合作關系。11月,TNC受邀參加以“創新農業 共享未來”為口號的2023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WAFI),并在“低碳農業與可持續發展”平行論壇聯合貝恩公司、CGIAR Mitigate+、落基山研究所以及星巴克等伙伴分享《構基準 樹標桿 建生態——探索中國乳業低碳可持續轉型之路》報告。

持續提升政策和社會影響力

國合會2023年年會 “落實昆蒙框架 助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論壇 | 來源:國合會

8月,我們參加國合會2023年年會,TNC全球CEO莫睿思 (Jennifer Morris)女士作為國合會委員在全體會議及主題論壇上發言,其中再生農業相關發言內容在China Daily發表。

拜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8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分管負責同志在北京會見了TNC全球CEO莫睿思女士一行。雙方回顧了在自然保護和生態建設領域長期以來的友好合作,并就圍繞森林、濕地、荒漠、生態系統及相關生物多樣性保護、林草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進一步開展合作、商簽相關合作框架協議等深入交換了意見。

美中氣候論壇 | 來源:Michelle Passero /TNC

11月,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23年APEC會議)在美國舊金山舉辦期間,我們參加了由加州-中國氣候研究院(California-China Climate Institute , CCCI)組織的美中氣候論壇。

2023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 | 來源:論壇組委會

這一年,我們還積極參與2023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2023 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以及第三屆中國(青海)國際生態博覽會等會議。

“守護奇妙海洋”公益影像展 | 來源:《海洋世界》雜志社

在第54個世界地球日到來前,4月21日上午,與迪士尼中國、自然資源部宣教中心、自然資源部南海局、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海洋世界雜志及國家海洋博物館共同舉辦“守護奇妙海洋”展覽。展覽匯集100余幅影像作品以及相關科普內容,帶領觀眾感受海洋世界的奇妙與生機勃勃,激發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海洋的熱愛,呼吁每個人愛護海洋生態環境,共同守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藍色星球。“守護奇妙海洋”展覽還獲得了自然資源部2023自然資源主題日宣傳優秀宣傳項目通報。

微信截圖_20231229101448

7月11日,自然資源部發布《關于公布2023年自然資源科普講解大賽、科普微視頻大賽和優秀科普圖書獲獎名單的公告》,由TNC報送的《土壤 地球生命的基礎》入選“2023年自然資源優秀科普微視頻作品”

自然保護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很多人的不懈努力。又是一年,回望來時路,仿佛看到屬于我們的綿密不斷的步伐,我們從未在自然保護的路上停下來,也將不會止步。我們相信,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閱讀 475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