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類學分會理事、南京大學李忠秋團隊評估了貓對中國野生動物的生態威脅及其行為適應策略
貓(Felis catus)是一種與人類息息相關的物種,在受到人類的喜愛和保護的同時,流浪貓也成為一種全球性的入侵物種,成為多種疾病的傳染媒介,也是導致生物多樣性銳減和物種滅絕的重要原因。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先后在國家尺度上評估了散養貓和流浪貓對野生動物的生態威脅,比如美國全境每年被貓捕食的鳥類約為24億只(13-40億),被貓捕食的獸類約為123億只(63-223億);澳大利亞每年被貓捕食的鳥類為3.77億只,獸類11.44億只,而且這些物種中有超過40%的個體均為本土特有物種。然而,可惜的是,貓對中國野生動物的威脅至今尚無研究報道。
(張振偉 拍攝)
國內對于流浪貓的基礎生物學研究相當匱乏,因此研究者們另辟蹊徑,通過問卷調查開展了這項研究。問卷中將對野生動物產生威脅的貓分為兩類,一類是散養貓,即有主人但可以外出自由活動,具有捕食野生動物的可能;另一類是無主貓或流浪貓,主要依賴于投喂、主動捕獵或者撿拾垃圾為生。通過問卷數據,可以分析各自的捕食率,之后匯總兩類,就能計算整個中國貓的捕食量。
研究結果顯示,散養貓和流浪貓對中國野生動物的年捕食量巨大,每年被捕食的獸類高達36.1-98億只,鳥類26.9-55.2億只,爬行動物14.8-43.1億只,兩棲動物11.3-38.2億只,魚類16.1-35.8億只,無脊椎動物16.1-49.5億只。這一結果與美國的數字相當,鳥獸總和也達到百億以上,說明貓也是中國小型野生動物的主要威脅之一。
該研究還報道了一些貓的基礎捕食數據,比如城市中每只散養貓平均每年帶回家5.06只小型哺乳動物,1.33只鳥類,1.67只爬行動物,1.48只兩棲動物,1.38條魚,以及2.16只無脊椎動物。鄉村中除了鳥類被帶回的數量多一些(2.1只),其他被帶回的物種的數據和城鎮中得到的結果差異并不太大。
除此之外,研究者在對流浪貓的種群調查中,還首次發現了流浪貓的種群密度受到人類社群結構的影響。他們調查了南京地區30所高校的流浪貓種群,經模型比較及篩選,最優回歸模型結果顯示,大學校園流浪貓的種群密度除受到投食點密度的顯著影響之外,還與校園女生比例及女生密度密切相關。
研究者認為這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從人對貓的角度而言,女性相較于男性更關注流浪貓的動物福利,并更愿意投喂流浪貓;而從流浪貓對人的角度而言,流浪貓可能能識別人類的性別,并對人類女性更加親近,尤其是在天氣惡劣的條件下,以便于更好的獲取食物資源。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幾條流浪貓的管理建議。對于家貓,建議盡量不要散養,一來可以減少患病風險,二來也可以降低散養貓對野生動物的捕食概率;同時減少遺棄行為,這樣可以在源頭上控制流浪貓種群的外源輸入。對于流浪貓,建議不要投喂,因為投喂不僅有利于流浪貓度過食物短缺的季節,而且會極大的增加了流浪貓的繁殖潛力。研究者并不建議通過TNR(捕獲-絕育-放歸)的手段對流浪貓進行種群管理,目前并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TNR能夠有效降低流浪貓的種群密度。同時,應該增加對流浪貓的種群監測及管理,增加城市流浪動物的收容配置,并加強對公眾的教育,提高公眾對于流浪貓生態威脅的認知。
上述研究以“Understanding how free-ranging cats interact with humans: A case study in China with management implications”和“Estimates of wildlife killed by free-ranging cats in China”為題于2020年7月和12月在Biological Conservation分別發表。南京大學動物行為與保護實驗室(Lab of Animal Behavior & Conservation,NJU)碩士生李雨航為該研究第一作者,李忠秋為唯一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No. 31772470, J1103512)及西藏自治區重大科技專項(XZ201901-GA-06)的資助。
南京大學動物行為與保護實驗室成立于2018年8月,李忠秋為實驗室創建者及實驗室PI。ABC實驗室以個體水平上的動物行為及認知為主要研究方向,開展有蹄類的行為生態、灰喜鵲的比較認知、空氣污染的行為學效應、流浪動物的生態威脅等多個方向的研究,已經在Biological Conservation, Chemosphere,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 Current Zoology等主流動物或環境學期刊發表SCI論文50余篇。已經指導3名博士、10名碩士順利畢業,目前實驗室團隊由2名副教授、1名博后、4名博士生、13名碩士生構成。實驗室鼓勵自由創新,快樂科研,歡迎感興趣的同行加盟,也歡迎感興趣的學生報考!
來源:
獸類學分會 動物學會獸類學分會
微信號:cwcawx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投稿信箱:cwcaweixin@sina.com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