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油可持續生產到底是什么樣?
馬來西亞
棕櫚油產地探訪記
馬來西亞沙巴州的熱帶雨林被認為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之一。這里生活著440種留鳥,190種候鳥和140種哺乳動物,也是 IUCN 極危(CR)物種婆羅洲紅毛猩猩和瀕危(ER)物種亞洲象的家園。
馬來西亞熱帶雨林 ?? Ryan 'O' Niel/Unsplash
沙巴州
可持續棕櫚油生產,保護生態之境
同時,沙巴州的自然氣候條件十分適合油棕種植,它是馬來西亞棕櫚油生產第二大州,產量占全球棕櫚油產量的6%。難得的是,沙巴政府和社會各界都非常重視可持續農業生產與自然保護的平衡,提出了2025年全州總保護面積達到占地面積的30%,和2025年全州棕櫚油100%實現RSPO(可持續棕櫚油圓桌倡議)認證的目標。
中國是沙巴州棕櫚油貿易的重要伙伴,沙巴棕櫚油超20%出口到中國。2023年11月,WWF北京代表處和WWF馬來西亞沙巴辦公室共同組織中國棕櫚油企業代表、商協會代表、及項目專家訪問沙巴州斗湖地區。考察團參觀了當地棕櫚油育種、種植、加工和壓榨場所,體驗熱帶森林的生物多樣性,并實地參與了森林恢復工作。
汽車穿過油棕樹林 ?? Nazarizal Mohammad/Unsplash
小心!
森林里有大象出沒
來沙巴以前,我以為只有深山老林里才有野生動物,沒想到在到訪的第一站就偶遇了新鮮的大象便便!
當時代表團正在考察當地一家農林種植企業,他們在沙巴州擁有超過6萬公頃土地,其主營業務為速生經濟林種植和油棕種植。90年代起,企業預留了其12%(共7000公頃)的自有土地,用于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保護。盡管如此,由于種植區域和野生動物活動區域相鄰,人獸沖突仍然是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每年不同時節,亞洲象等野生動物不期而至,對生產作物造成的傷害會給企業帶來超過50萬林吉特(約合75萬人民幣)的直接經濟損失。
新鮮的大象便便 ?? WWF Sabah
為減少人象沖突,企業除了使用專業設備開展生物多樣性監測、給大象修建人工水塘等活動設施以外,還與沙巴野生動物局、沙巴森林局、WWF馬來西亞辦公室等多個利益相關方合作,通過出讓部分經營土地的方式,合作建成了一條總面積達1067公頃的野生動物廊道。
人工水塘及大象隔離網 ? Aaron Gekoski / WWF-US
種植園的野生動物走廊 ? Aaron Gekoski / WWF-US
這條廊道將野生動物活動區域與斗湖省的中央森林區域相連接,建成后,林業、油棕生產與動物活動更加有序,企業因人獸沖突導致的經濟損失顯著下降。廊道兩側的景觀也逐漸恢復為森林植被。
我們走進其中一段廊道。一路上,馬來西亞同事提醒我們要小心野獸出沒。最終,我們并沒有與大象迎面相遇,但從路邊的排泄物來看,大概3~4小時前,有一隊大象經過了該處廊道。
第一站考察臨近結束時,我們在森林修復工作區種下了30棵小樹苗。與專業保護機構、當地企業、公益支持方一起,通過恢復森林,聯通破碎景觀,為人類與野生動物創造一個和諧共享的空間。離開前,我看到一旁WWF與合作伙伴在4年前種下的小樹,如今已亭亭如蓋,超過10米高了!
可持續生產的棕櫚油是什么樣
考察的第二站是沙巴州的第三大棕櫚油企業,中國是該企業最大的出口市場。
這家企業有68000公頃土地,36個油棕種植基地,7個壓榨廠,業務涵蓋育種、育苗、油棕種植、油料壓榨等生產流程。
此外,他們也在其工作區域內開展了生物多樣性保護、野生動物廊道建設等工作。作為一家RSPO認證企業,可持續的生產過程,是我們學習觀摩的重點。
除棕櫚油種植不毀林外,該企業還通過科學育種育苗,和先進的種植管理方式確保油棕的高產;以“物盡其用”的創新思維將多項產業相融合,確保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同時,也為職工及家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居住環境和教育醫療條件。
油棕種植園附近的學校 ? Aaron Gekoski / WWF-US
考察團成員參與油棕苗移栽工作 ?WWF Sabah
企業進行可持續生產需要源源不斷的投入,該如何盈利?當然,穩定和高質量的供應使其棕櫚油產品頗受市場青睞,而多產業融合的創新模式也為企業帶來了不小的收益。
比如,企業在油棕園內養牛,牛能吃掉油棕園內的雜草,減少油棕生產過程中25%的化學制劑使用。棕櫚油壓榨過后的餅粕,又是牛飼料的另一來源。將棕櫚園作為牧場,又可避免放牧毀林等傳統農業問題,可持續牛肉產業和可持續棕櫚油產業實現了相互支持。
在油棕種植園里養牛 ?WWF Sabah
企業制定了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并告訴我們,他們除了能供應經認證的可持續棕櫚油,還能為客戶提供產品碳足跡和追溯等信息。
考察團成員參觀油棕種植園 ?WWF Sabah
受到邀請后,我們參觀了企業的全生產流程,得知來自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全球負責任的企業客戶是促進產地可持續生產的一大主要推動力。這些企業客戶已經圍繞零森林砍伐、氣候、自然或生物多樣性制定了自己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沙巴的可持續生產,走向了世界。全球的可持續行動,也鏈接到了沙巴。
WWF沙巴辦公室的living landscape項目區中,以保護、修護、可持續生產三個方面推動棕櫚油可持續生產和自然與社區的保護。
這次參訪的兩家企業,都在可持續棕櫚油生產方面有領先的行動。然而,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還需要更積極的進展。在產地,毀林等不可持續的生產情況仍需改善,下游也需要進一步提升供應鏈管理水平和追溯水平。除了行業的努力,我們也期待政策、金融、公眾等多利益相關方有更多的支持,共同助力行業的可持續進展。
WWF可持續棕櫚油倡導海報,張彥希設計。
您的消費選擇決定動物生存和生態環境的未來。
紅毛猩猩的家
應該是森林的樣子!
斗湖山國家公園
第三站,我們走進了斗湖山國家公園,斗湖山公園坐落于沙巴州東部的斗湖鎮,成立于1979年,占地面積280平方公里,為保護斗湖鎮附近的集水區而建,是五條河流的重要交匯區,擁有極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這是一片真正的熱帶雨林。在向導的帶領下,我們徒步走進密林深處,聽到了久違的自然之聲。公園里生活著沙巴州所有種類的犀鳥,同行的小伙伴有的看到了林中跳躍的長臂猿,有的看到了紅毛猩猩在樹上搭的窩,撲面而來盡是生生不息。
在包括斗湖山公園在內的更廣闊的雨林區域,WWF在地辦公室與當地政府和利益相關方合作,共同識別保護區域、開展科學的土地利用規劃、探索并推廣最佳的農林可持續生產實踐、開展產地生態保護和生態修復。
斗湖山公園 ?? Aaron Gekoski / WWF-US
這次沙巴之行,我們在雨林里看到了之前只在書本上見過的動植物物種,在修復后的廊道里尋到了大象的蹤跡,也了解到了保護工作最終要與產業相結合,將可持續生產和全球供應鏈聯動,回饋自然。
我們相信,這些工作會對當地社區和全球雨林保護影響深遠,自然向好。當然,不可持續的棕櫚油生產方式仍然存在,并時刻威脅著雨林和當地的生態,一切都依然任重道遠,需要我們共同的雄心和持續不懈的努力。
您的消費選擇決定動物生存和生態環境的未來。
GO!
海報藝術家簡介
張彥希,紐約視覺藝術學院平面設計專業榮譽畢業生,平面設計師,服裝設計師,裝置藝術家,多次榮獲國內外設計大獎。
參考資料:
The Sabah Landscapes Programme: An Overvie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PTkJjxRnvw
Sabah: A Global Leader in Sustainable Palm Oil
https://www.wwf.org.my/?28486/Sabah-A-Global-Leader-in-Sustainable-Palm-Oil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