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慈善的現狀?
2023年10月20日上午9:30,環境資助者網絡(CEGA)舉行了第三十二期沙龍——慈善捐贈與氣候變化。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副院長程芬女士、萬科公益基金會氣候項目經理程勉女士、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能源轉型項目經理郭麗娜女士及野生救援WildAid氣候項目經理謝端端女士做客沙龍進行主旨發言。老牛基金會項目經理蘭科其先生及萬向信托創新產品研究室主任褚慶鑫先生與以上嘉賓一同參與圓桌對話環節。
開場
張瑞英
環境資助者網絡(CEGA)
執行主任
沙龍主持人張瑞英女士首先對舉辦本期沙龍進行了背景介紹。環境慈善資金來源包含了國際資金、互聯網平臺的公眾捐贈、企業捐贈及高凈值人群捐贈等重要來源。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國際的環境議題捐贈僅占整體捐贈的2%,面向氣候變化的捐贈就更少了。但奔赴雙碳目標的未來已來,應對氣候危機的緊迫性已不用多言。中國在國際上也是擔當重大責任和領導力的國家,公益事業是實現解決氣候危機的重要的力量。但氣候慈善的現狀令人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們希望通過本期沙龍嘉賓從不同角度來談談各自對慈善捐贈與氣候變化的觀察以及將來能形成合作的發力點,讓我們的環境慈善、氣候慈善能有多渠道匯集,涓涓細流匯成河,共同為國家和全球的氣候變化事業作出貢獻。
嘉賓分享
程芬
北京師范大學
中國公益研究院副院長
程芬副院長介紹到,從2011年百杰榜開始觀察中國的捐贈情況發現,環境領域的捐贈與社會發展的時代背景契合。例如治沙、污染治理等作為重要關鍵詞,吸引慈善家關注產生捐贈事件。另外發現,慈善家的國際視野與其開展國際慈善交流程度密切相關。隨著議題的發展,氣候變化逐漸受到國內慈善家的關注。調研顯示,隨著高凈值人士的資產和文化程度的增加,其關注環保的占比較平均水平高,這部分群體的捐贈潛力顯著。追溯氣候變化捐贈的影響因素,程芬認為,氣候變化的認知、氣候行動的邊界以及行業的專業能力和影響能否消化捐贈資金等都影響著捐贈人的意愿與行動。她認為,在策略上,通過社會倡導提升意識仍然是第一位。另外可以改變氣候變化的敘事策略,強調氣候變化與公益慈善領域其他議題的密切相關性。
程勉
萬科公益基金會
氣候變化項目經理
程勉女士介紹了社會組織參與氣候治理的概況。社會組織目前以跟進國內外的氣候政策動態、開展氣候傳播、用實際行動助力雙碳目標、跟進談判進程以及推動私營部門參與氣候治理等幾個方式參與氣候治理。以萬科公益基金會為例,王石理事長較早關注到氣候議題并涉足其中。隨著參與國際氣候議題有效發聲成為基金會今年戰略規劃三大重要板塊之一,基金會將深化參與國際氣候治理,并且以大梅沙碳中和先行示范區建設的探索為經驗,向國際社區講述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故事案例。在大梅沙碳中和先行示范區建設的探索過程中,推動公眾理解和參與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
郭麗娜
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
能源轉型項目經理
郭麗娜女士介紹了WWF通過2022年氣候行動周的關鍵行動,拉近公眾與氣候議題的距離,提升公眾對可再生能源的了解,賦能公眾參與和實現碳中和的動力。她表示,在雙碳目標前后,國內對氣候議題的關注發生一定的變化。公眾對氣候議題的認知表現出有一定意識和理解,氣候議題復雜且敘事宏大的特點令公眾難以共情。她以公眾氣候傳播項目分析國際資金支持氣候議題的影響因素。通過氣候傳播項目的行動經驗分析,她認為,機構定位和過往項目經驗呈現出的優勢對取得國際資金捐贈人的信任有影響。項目設計、方法及目標實現的有效性也將成為利益相關方的核心關注。
謝端端
野生救援WildAid
氣候項目經理
謝端端女士表示,“借傳播來保護”是野生救援的立身之本。多個傳播案例充分發揮明星公益大使的榜樣力量、以低成本制作出高水準的公益內容,通過各種媒體渠道來觸發公眾的情感共鳴,從而促成理性的思考和行動參與,最終改變公眾的不可持續的消費和生活方式。野生救援通過各種媒體渠道每周平均觸達一億人次。為了能更好地推動消費者轉變可持續消費的驅動模式,她強調需要多方聯動,加強政府機構,企業,媒體,包括支持方和資助方合力,增進合作來有效應對氣候變化。
圓桌討論
圓桌論壇環節,針對國內政策環境對慈善捐贈的發展趨勢影響,程芬表示,國內政策對慈善捐贈的激勵在制度上落實較好。在氣候變化方向的捐贈引領方面,近期的政策和領導人講話已將標桿樹立在前,但社會層面仍然需要努力跟上。針對如何進一步將氣候議題觸達高凈值人群,程芬認為,主題式或適合高凈值人士參加的會議活動是重要抓手。她提到,在過往的國際的慈善家交流活動以及一些重要會議的場合與議題領域中,首先以議題影響這個群體和改變其理念,再進一步接觸專業機構,讓他們了解可以捐款的對象和具體的行動內容,形成這樣一條高效集中的氣候解決方案路徑,讓他們更容易作出捐贈決定。
針對國際氣候領域的投資渠道的觀察,郭麗娜表示,目前國際上主要有政府援助資金,(主要來自西方發達國家的政府提供資金支持發展中國家)。這類資金通常更關注合規和項目管理預算的執行。第二類是資助型基金。推動的領域已經從研究政策建議為主到側重推動政策落地。第三類是企業。國際企業或品牌的企業社會責任驅動下,它們通過公益資助的模式,借助公益力量尋找創新型氣候解決方案。最后一類就是個人。在全球經濟下行趨勢下,西方國家的個人捐贈也是在減少。資金申請者需要明確國際資金不支持的領域,進一步考慮項目設計和包裝。針對目前仍然會持續投入資金的領域,郭麗娜表示,加速減排和能源轉型會繼續下去,另外氣候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發和氣候適應無疑是現在的熱點。從中國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和行業發展幫助全球具體區域的能源轉型也是可能性較大的籌資方向。以WWF的能源轉型推動為例,機構與伙伴合力,聯動專家和在地企業一起推動能源轉型。機構間的合作進一步撬動更大的項目和影響力。
蘭科其
老牛基金會
項目經理
針對老牛基金會關注氣候議題的契機以及下一步如何帶動更多有識之士共同加入氣候變化領域,蘭科其先生強調,氣候議題與基金會原先所做的工作有很強的延續性。一是政府的鼓勵與政策支持,為基金會開展生態環保工作留下參與的端口;二是牛根生先生本人的倡導與踐行;三是與專業強有力的戰略合作伙伴開展合作。老牛基金會最開始推動氣候變化項目就是與多家捐贈型基金會或企業基金會聯合資助。各合作方清晰捐贈投入的項目內容將推動著良好的氣候慈善氛圍的塑造。這需要關注三個要點——項目的有效性、團隊的專業性和穩定性以及參與度(提升捐贈人或資助方的氣候慈善捐贈、學習及體驗等)。他表示,基金會有數個工作的可視化目標,在干旱生態系統持續開展生態修復與保護,草地智慧管理,參與建設候鳥遷飛通道和水鳥數據庫、在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部門的支持下,與科研院所、金融機構共同推動多場景下的城市碳中和,創建公眾能夠體驗的示范試點工作。
褚慶鑫
萬向信托
創新產品研究室主任
針對慈善信托如何幫助捐贈人踐行慈善以及推動環境公益行業發展,褚慶鑫先生表示,目前慈善信托的備案總規模大概是62億多,而涉及環境議題的規模僅占3.5%左右,這與環境問題或氣變問題四個特點有關——周期長,見效慢,可視化不明顯,且交互性不強。從政策制定和倡導到實施落地過程中,需要將捐贈人的被動選擇轉化為主動慈善,更需要各方反向思考捐贈人的價值體驗,以捐贈人意愿和服務為導向。從項目設計上充分考慮捐贈人的需求,例如推動企業改變的時候是否可以帶上周邊社區,并與現有環境項目結合,使項目更具備公眾參與的條件,為捐贈人創造一個能夠直觀感受理念、行為和改變相結合的場域。針對慈善信托,他強調,慈善信托也是一種捐贈工具,與基金會的存在和慈善組織的存在并不沖突,也不相互替代,更多是配合的狀態。在接收捐贈財產的類型方面,慈善信托比較靈活,當捐贈人捐出股權、不動產等非現金財產時,慈善信托可以協助基金會承接捐贈財產并管理運用;同時,在決策機制上也比較靈活,慈善信托可以滿足捐贈人代際管理的訴求。在具體項目的執行方面,則是需要基金會或公益組織發揮主導作用。另外,信托公司作為金融機構,能夠發揮信息中介與金融機構的特性,傳遞影響和導向價值的作用。
針對野生救援如何吸引資助方對氣候議題的理解關注和合作,謝端端表示,野生救援的優勢在于傳播領域,在行動相關方中定位是橋梁,將科學知識或政策以公眾易于理解的方式進行傳播。制作公益廣告視頻物料來解決公眾對氣候變化的認知。在通過企業端和合作方提供的服務和產品降低公眾參與氣候行動的門檻。她表示,未來的工作中可以考慮設計更加可視化的項目,合多家之力打造一個交互場域,進一步促發重要資方的捐贈,產生更有力的影響和傳播效果。
沙龍結尾
主持人張瑞英總結分享,今天沙龍深入慈善捐贈和氣候變化議題的討論,從各個視角,包括了從政策、大慈善的角度,或是國際資助方、國際NGO,國內基金會以及慈善信托這一慈善工具角度分享。大家一致認為氣候變化不像傳統慈善議題那么可視化,待解決的問題復雜但得到的慈善資源不夠,包括高凈值人群捐贈不足。同時,大家也形成了共識,下一階段應融合資源,共同促進,講好氣候變化故事。環境公益領域可以一起努力,讓氣候項目能像其他的教育、救災等傳統項目一樣更可視化,便于大家理解。CEGA計劃11月就開始行動,專門舉辦一次講好氣候變化故事的沙龍。大家敬請期待,我們屆時再見!
沙龍到此圓滿結束。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