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物種資訊 > 綜合資訊

古田山次生與老齡常綠闊葉林群落特征的比較

媒體:生物多樣性雜志  作者:張田田、于明堅等   專業號:袁帥 2020-02-17 09:30:56

常綠闊葉林是東亞亞熱帶的地帶性植被, 廣泛分布于我國亞熱帶地區。由于自然和長期的人類干擾, 大片連續的老齡常綠闊葉林已很少, 大多為次生常綠闊葉林。探究次生與老齡常綠闊葉林群落特征的差異, 有利于了解人類干擾對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影響, 為其保護和恢復提供依據。

為了解次生與老齡常綠闊葉林的群落特征差異,作者在古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老齡與次生常綠闊葉林內共設置了29個0.04 ha樣地, 比較兩者在優勢種組成、物種和功能多樣性以及群落結構等方面的差異。

本文結果顯示:(1)就物種組成而言, 次生林與老齡林優勢種組成相似, 二者均以甜櫧(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等典型常綠闊葉林優勢種為主, 但這些樹種在次生和老齡常綠闊葉林中的優勢度次序不同。(2)就物種多樣性而言, 次生林的Shannon-Wiener指數和功能離散度高于老齡林; 次生與老齡林的物種Bray-Curtis指數和功能Sørensen指數均無顯著差別。次生林與老齡林在Shannon-Wiener指數和物種β多樣性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喬木層和灌木層。(3)就群落結構而言,次生林的植株密度高于老齡林, 但群落水平和個體水平的生物量均顯著小于老齡林, 說明次生林的生態系統功能低于老齡林。上述結果表明, 人類干擾改變了古田山常綠闊葉林群落的多個重要特征, 不同群落特征的恢復過程并不同步。我們推測次生林在演替后期可能會減少部分物種和功能α多樣性, 將補充更典型的常綠闊葉林優勢種, 形成更低的植株密度, 并提高地上部分生物量。因此,對常綠闊葉林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功能的保護和恢復需要從多個角度著手。

閱讀 204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