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鳥攝影師袁浩:不少珍稀鳥類在成都安家【成都日報2021/7/5第八版】
樹枝上的珍稀“訪客”
鴛鴦與魚兒“對話”
停在枝頭的紅綬帶
“再次拍到紅綬帶,而且是兩只同框,這在以前簡直不敢想象!”7月3日,在位于龍泉驛區的家里,攝影師袁浩指著電腦屏幕上新拍的鳥兒照片,一邊反復觀摩,一邊喜不自禁地說。
袁浩是一名資深觀鳥攝影師,拍攝鳥類有30多年了。令他開心的是,如今成都越來越多的地方出現鳥類,而且不乏珍稀訪客,他和攝友們不必再舟車勞頓進大山苦苦守候了。
“龍泉山、南寶山、青龍湖、永安湖、白塔湖,成都的這些地方都是容易拍到鳥兒的地方,而且還有不少稀少品種。”袁浩掐指一算,如今,成都容易拍攝到鳥兒的地方至少有十幾處。其中多處不乏稀有的鳥類。
平時沒事,袁浩就喜歡扛著設備到雙流永安鎮的永安湖、錦江、毛家灣拍攝,因為永安鎮是全國造林綠化百佳鎮,這個片區的森林覆蓋率達28%,有近30種鳥類在此棲息、筑巢,更容易有所收獲。
在袁浩的照片里,有鳥兒掠食的,有求偶的,有喂雛的,還有鳥兒各種舞蹈、賣萌、花癡表情的照片。
“關注它們,其實也就是關注一個生態社會!”袁浩喜歡拍鳥兒的近景特寫,按他的理解,鳥兒也有情緒和喜怒哀樂,只有拍出鳥兒的各種精氣神和面貌,才能讀懂它們和大自然和諧相融的生態密碼。為了拍到一張滿意的照片,可能需要蹲守反復抓拍上百個鏡頭。而這種拍攝可行的一個前提是,這個地方必須要有足夠的鳥兒,同時還要攝影師各種守候、嘗試,包括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段來拍,再加上點偶然的運氣,才可能拍到出彩的照片。
“如果不是拍稀有的鳥類,就在城里像錦江、興隆湖、九眼橋都能拍到許多常見的鳥類。”袁浩告訴記者,如今拍鳥不再是專業攝影師的“專利”,普通市民拿個手機也能在河邊拍到數十只各種鳥兒同框的照片了。
記者了解到,隨著城市生態環境越來越好,許多鳥類在成都安家,這成為觀鳥拍攝者們的福音。據今年4月發布的《成都鳥類名錄2.0》,目前在成都生活的鳥類已達511種,較5年前又新增了45個種類。袁浩告訴記者,如今拍鳥機會越來越多,下一步準備再新增一個600毫米的定焦鏡頭,把觀鳥拍攝這個“小愛好”一直堅持下去。
本報記者 陳方耀 供圖 袁浩
http://e-file.isenlin.cn/#/ajaxserv/webform/ainfofrom.aspx#3#html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