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湖科普小課堂:鳥類科普之錫嘴雀


它是肉乎乎偏褐色雀鳥,有一張堅實有力的大嘴,喜歡吃堅果類硬硬的食物,因其嘴部顏色被人稱之為“蠟嘴雀”, 屬于我國北方常見的玩賞籠鳥,它不但易飼養易馴熟,而且也易于學習多種技藝,如放飛、銜物、接物等等。這就是本期的科普主角—錫嘴雀。
•學 名: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
•俗 名:蠟嘴雀、老西子、老醯兒、鐵嘴蠟子
•特 征:錫嘴雀屬于中等體形的雀科鳥類,其體長在18厘米左右。
雄鳥嘴基、眼先、頦和喉中部黑色,額、頭頂、頭側、頰、耳羽棕黃或淡皮黃色,額較淺淡常呈棕白色,頭頂往后至后頸較暗多為棕褐或棕色,后頸灰色形成一條寬帶,向兩側延伸至喉側。背、肩茶褐或暗棕褐色,腰淡皮黃色或橄欖褐色,基部亮灰色。尾上覆羽棕黃色或棕色,中央尾羽基段黑色、末段暗栗色、端斑白色,亦有基段為灰褐色、中段外翈深棕色、內翈淺灰黑色、端部白色,其余尾羽黑色、末端白色。翅上小覆羽黑褐色或暗灰色,中覆羽灰白色或白色,大覆羽、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絨黑色,端部具藍綠色光澤。初級飛羽內翈中部具大型白斑,三級飛羽棕褐色。頦、喉黑色,胸、腹、兩脅和覆腿羽葡萄紅色,下腹中央略沾棕紅色,尾下覆羽白色。
雌鳥和雄鳥基本相似。但羽色較淺淡,不及雄鳥鮮亮而有光彩,額至頭頂烏灰色、有時微沾灰綠色,枕至后頸淺棕褐色,次級飛羽外翈和部分內側初級飛羽外翈淡灰色而無金屬光澤。
幼鳥和雌鳥相似。但羽色較雌鳥更淺,額和頭頂污灰褐色,后頸至背暗褐色,羽基灰色,腰和尾上覆羽淡桔黃色。頦、喉和下頸白色、上胸灰白色,羽端棕褐色,下胸、兩脅和上腹白色密布黑色塊斑,下腹和尾下覆羽棕白色,其余同雌鳥。虹膜紅褐色或褐色。嘴鉛藍色,下嘴基部近白色,也有認為嘴冬季為黃色。腳肉色或褐色,爪黃褐色。


•習 性:多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期則喜成群,有時集成多達數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常頻繁地在樹枝間跳躍或在樹叢間飛來飛去,有時也到地上活動。性大膽,不甚怕人,特別是冬季到農戶偷食向日葵子或晾曬的松子時,轟趕也不遠飛,有時飛走后很快又復回。但繁殖期間則甚隱蔽和機警,常躲藏在茂密的枝葉叢間,活動時常發出一種單調而低的‘嘶-嘶嘶…’聲,有時邊飛邊叫。
主要以植物果實、種子為食,也吃昆蟲。所吃昆蟲主要有象鼻蟲、蝸牛、梨虎、金花蟲、步行蟲、葉蜂、山楂粉蝶和其他鱗翅目、鞘翅目、膜翅目、雙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植物性食物主要是草子、小米、葵花子、角瓜子、橡子、元胡種子、棒子、紅松子、忍冬果、山丁子等種子和果實,偶爾也吃玉米、高粱、小豆等農作物種子。


•繁殖方式:繁殖期5-7月。5月中下旬即已開始成對和營巢,在闊葉樹枝葉茂密的側枝上極為隱蔽。巢呈杯狀,由細樹枝、枯草莖、草葉、苔蘚和地衣等構成,內墊有少量獸毛和羽毛。距地高2-6m,巢的大小為外徑20-22cm,內徑7-8cm,高9-10cm,深4-5cm。每窩產卵3-7枚,通常4-5枚。卵淡黃綠色或灰綠色、被有紫灰色或褐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密,常在鈍端形成一圈。卵為卵圓形和長卵圓形,大小為22-26mm×14-19mm。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孵化期約14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留巢期11-14天。


•分布范圍:中國分布于內蒙古東北部和東南部、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一直到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浙江、福建、廣東、香港和臺灣等省,西至四川、貴州、青海、甘肅、寧夏等地。其中在東北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區為繁殖鳥,并有部分終年留居為留鳥,其它為旅鳥或冬候鳥。
•保護級別: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