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界動態 > 保護動態

不要等到小島淹沒才關心氣候變化

媒體:原創  作者:世界自然基金會   專業號:世界自然基金會 2023-12-14 12:04:01

“大多數人在生活中沒有機會看到真正的冰川。”

當我們談論氣候變化,眼前浮現的會是什么畫面?如果不是冰川融化的景象,也許是一只可愛的北極熊,在升溫的海洋上孤立無援的模樣。即使這些經典的畫面可以喚起人們對大自然樸素的感情,人們要理解危機、開始行動,也許需要更加切實的信息。

11 月 30 日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在阿聯酋迪拜舉辦。

單讀主編吳琦受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以下簡稱“WWF 北京代表處”)邀請,以觀察員身份來到 COP28 現場,并作為邊會專題討論的主持人參加到 WWF 北京代表處和氣候現實項目共同主辦的“行動要升溫,氣候要降溫:公眾傳播應對氣候變化”的活動中。

參加活動的氣候專家、作家、學者、記者等人從冰川與北極熊講起,提出許多關于氣候傳播的問題:如何講好氣候故事,加深大家對與氣候議題的認知?普通人能夠如何理解氣候議題與每天的生產生活之間的聯系,并付諸行動?WWF 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邊會主持人盧倫燕在開場時重申,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 2022 年達到新高,今年九月的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的水平高了 1.8°C;氣候傳播變得更加緊迫,只有讓人們充分意識到氣候危機,個人行為和國家政策才能受到積極的影響。

今天單讀分享這場主題邊會的觀點回顧。邊會由 WWF 國際理事會主席阿迪爾·納賈姆(Adil Najam)致辭,WWF 氣候與能源議題全球負責人、COP20 主席曼努埃爾·普爾加·維達爾(Manuel Pulgar-Vidal)和氣候現實項目(The Climate Reality Project)CEO 菲利斯·庫蒂諾(Phyllis Cuttino)發表主旨演講。兒童投資基金會(英國)北京代表處氣候項目經理祁悅,《碳簡報》(Carbon Brief)高級政策編輯西蒙·埃文斯(Simon Evans),耶魯大學訪問學者、作家陳楸帆參與討論。

WWF 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盧倫燕主持邊會

氣候傳播的三個問題

節選自 WWF 國際理事會主席阿迪爾·納賈姆(Adil Najam)的致辭

阿迪爾·納賈姆  我想提出三個關于氣候傳播的問題。

首先,氣候傳播如何改變,或者可能改變我們與自然的關系?

第二,氣候傳播如何改變,或可能改變我們與真相的關系?

第三,氣候傳播如何改變,或可能改變我們與年輕人的關系?

最重要的是我們與自然的關系。過往,WWF 都很重視此方面的溝通策略,也從中受益匪淺。我們精心選擇照片;我們精心選擇要傳遞的信息;還有一個精心制作的形象——我們把熊貓放在衣服上。這些都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親善力。但隨著我們不斷思考,這個問題不斷出現:氣候變化如何迫使我們重新思考與自然的關系?

我們與自然的關系顯然不止是與可愛的動物的關系。當我讓我的學生們去想象一個代表氣候和自然的畫面,很多學生首先想到的,是冰上的北極熊。這個畫面讓我感覺很奇妙,因為一方面我喜歡這個畫面,另一方面它又不斷地告訴我,有一只北極熊被困在海洋上,等著我去拯救它。這個信息是具有誤導性的。我曾經和幾只北極熊聊過天,它們可沒在等我們(笑)。大自然不是那樣運作的。事實上,如果北極熊去參加它們自己的 COP 會議,它們反而會擔心我們;如果北極熊會說話,它們會說,那些生活不能自理,忙于自相殘殺的物種,并不是拯救其他物種的最佳人選。

? Shutterstock / Ritesh Chaudhary / WWF

我們要以自己作為“超級物種”的傲慢,來發展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嗎?還是要更加謙遜,因為人類僅僅是地球上眾多物種之一?大自然給予了我們更多,因此人類得負起更多責任來。每當我們構思一個訊息去傳播,人類與自然的故事都在被改寫。我們把人類描繪成一個超級、超級傲慢的物種,以為自己背負著以某種方式拯救其他物種的責任,這樣的敘事已經過于泛濫了。

第二是我們與真相的關系。我和你們中的許多人一樣,從事氣候方面的工作。三十多年前,我剛開始研究氣候的時候,人們會說,氣候怎么了?現在,我的工作突然變得很時髦,每個人都想談論氣候。我不確定我是否對此完全滿意。我認為某種夸張的手法,已經對我們與真相的關系構成了挑戰。沒錯,氣候本身正在為氣候變化辯護,然而,我有時講故事時也會過火——我會去強調、夸張我的故事我擔心有一天有人會反駁說,事實并非像你們說的那樣。今時不同往日,我們面臨的傳播挑戰不再只是讓人們對氣候問題感興趣,而是如何讓人們根據他們實際擁有的信念來行動。因此,如果事實、圖像和故事是武器,如何使用它們就尤為重要。

WWF 國際理事會主席阿迪爾·納賈姆(Adil Najam)出席邊會并致辭

最后是我們與年輕人的關系。我們知道,似乎今天的年輕人比以往任何時候的都更關心、更了解、更熱愛環境,尤其是氣候議題。他們是氣候傳播的既有受眾;他們渴望這樣的交流。我們不知道的是,今天的年輕人是否在更加自覺地踐行他們所說的話。我住在美國,我曾看到亞馬遜的貨車六次來到同一個房子。我向學生提出,如果你是亞馬遜 Prime(Amazon Prime)會員,那你已經加入了無止境消費的陣營,那輛貨車的排放不是貨車司機造成的,是你造成的;如果你使用優步(Uber),還為自己沒有車而感到非常自豪,但其實優步的排放不是司機造成的,是你造成的。當我們講述故事時,我們當然在讓年輕人提高氣候意識,讓他們更有激情,更加積極。但真正的考驗必須是,我們是否真的能影響到未來一代人的行為,從而減緩氣候變化的進程?我希望會。

用氣候本身傳播氣候變化

節選自 WWF 氣候與能源議題全球負責人、COP20 主席曼努埃爾·普爾加·維達爾(Manuel Pulgar-Vidal)的演講

曼努埃爾·普爾加·維達爾氣候變化的最佳傳播者就是氣候本身。如果你試著和不同的人,不同的世代談論氣候變化,最好的方式是去解釋極端氣候事件——很不幸,極端氣候事件發生得更加頻繁了。通過談論極端氣候事件,我們可以去談論整個系統,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地球的運轉方式,并且理解每當我們影響系統中的某一元素,我們同時在如何影響整個地球。傳播氣候變化議題有兩個優勢,第一是它可以通過氣候事件解釋清楚;另外一個是,沒有人對氣候變化了如指掌,因此,應對氣候變化唯一的方式是通過整合各專業知識、背景和技能,推動相互交流、對話,來共同尋求解決方案。

第二,我們要追根溯源到氣候變化的定義。當你回到氣候變化的基本定義時,即便是面向年齡和背景的人群,你也幾乎可以解釋一切,包括 COP 的整個進程,也包括氣候談判的所有動向。

WWF 氣候與能源議題全球負責人、COP20 主席曼努埃爾·普爾加·維達爾發表主旨演講

氣候變化的定義是什么?第一個要素是地球平均溫度的上升。你可以談論 1.1°C,這是我們現在溫度上升的水平;你可以說 1.5°C 是升溫閾值;你可以談論 2.8°C,這是我們延續當前趨勢將會走上的升溫軌道。通過談論溫度上升,你可以解釋氣候變化的關鍵問題是什么。你可以讓我們去重復那個短語,“1.5°C 能保命(1.5°C to stay alive)”,它有效地向人們傳達,1.5°C 是地球維持生命的升溫極限。

定義的第二個要素是溫室氣體排放。當你談論溫室氣體時,你得一個接一個地去看——至少去看前兩種溫室氣體。最簡單的是二氧化碳。是什么在造成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燒,當然還有燒毀或者砍伐森林的行為,你還可以把這些行為聯系起來。然后你可以去看第二種溫室氣體——甲烷的排放,去解釋有機物質能產生多少甲烷,甚至某些石油勘探和開采也同樣在排放甲烷。

第三個要素是人為因素。我們談論的是人類制造的溫室氣體排放,以把氣候變化與“氣候變率(climate variability,指在單一天氣事件以外所有空間和時間尺度氣候的平均狀態的變化)”區分開來。出現諸如厄爾尼諾現象這樣的事件,并不是因為氣候變化。但我們越發遭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厄爾尼諾現象也越發頻繁地出現,這是因為氣候變化。現在在南美洲的海岸,我們即將迎來更強烈的厄爾尼諾現象,這讓每個人都很困惑:這是因為氣候變化嗎?龍卷風的出現也是因為氣候變化嗎?北方的極地渦旋是因為氣候變化嗎?類似地,極地渦旋其實是一個氣候變率事件,但是它的頻率和影響因為氣候變化而加劇了。

第四個要素,氣候變化是從化石燃料燃燒的初期,工業革命的第二階段開始的。你就可以理解為什么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是如此重要,為什么我們要逐步退出煤、石油,最后是天然氣,為什么政治家作出的關于化石燃料的決定如此關鍵。

最后,所有這些要素都參與了極端氣候事件的發生,這又把你帶到了系統中。暴雨和洪水可能是最常見的氣候事件,但并不是唯一的。從極端氣候事件,你可以馬上聯系到社會民生與經濟活動。我來自秘魯,我們依賴水力發電,那么氣候變化可能造成什么樣的經濟損失呢?我們還有一個資源豐富的海洋,大部分漁業依賴寒流,如果海水溫度改變,以此為生的一大群人會面臨什么?所以,永遠要追根溯源。這是向整個社會,主要是向孩子和年輕人解釋的最好方式。

不只談論影響,必須談論解決方案

節選自氣候現實項目 CEO 菲利斯·庫蒂諾(Phyllis Cuttino)的演講

菲利斯·庫蒂諾  氣候現實項目(The Climate Reality Project)是一個致力于氣候領導力培訓的組織,但我們做的不僅是教育和傳播,而是帶來行動的教育和傳播。我們經常談論氣候變化的影響。我們同時知道,在氣候變化的議題上存在絕望的情緒,所以你不能只談論影響,你必須談論解決方案。

我們與人們交談,教他們如何有效地向朋友、家人和同事傳達有關氣候危機的信息。我們需要政府采取行動,這是最重要的,但是我們也都有自己的角色要扮演,無論是在溝通還是在個人行為中——比如確保我們的亞馬遜購物都能在一次快遞中送貨。

氣候現實項目 CEO 菲利斯·庫蒂諾(Phyllis Cuttino)發表主旨演講

我們正在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工作。首先,減少排放。只有停止燃燒化石燃料,我們才能阻止全球變暖。我們致力于結束化石燃料時代,加速向清潔能源的過渡。

其次,我們需要揭露“漂綠(greenwashing)”的行為。我們的對手曾經利用傳播手段對付我們,他們花了多年的時間貶低氣候科學,阻止進展;現在,他們希望我們相信,他們是我們的一員,并已準備好來引領轉型。我們不應該輕易相信他們。氣候現實項目會揭露某些行業的錯誤傳播,揭露他們的徹頭徹尾的謊言,并向世界展示,我們可以在沒有化石燃料的情況下建設更美好的未來。

第三,我們需要為公正轉型提供資金。很少有哪個行業,能像全球金融那樣加速全球轉型或踩下剎車。幾十年來,全球金融體系已經向世界各地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項目投入了數十億美元,現在我們需要將這些吸引投資的項目轉變為清潔能源項目。我們需要確保一些國家,尤其是南部國家能夠獲得他們所需要的資金;我們還需要確保,像我的祖國美國這樣的富裕國家不僅做出承諾,而且兌現承諾——它們很少兌承諾。坦白說,是時候做得更好了,對嗎?我們正在努力改革全球金融體系,以刺激這個星球所需要的快速能源轉型;并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公平信貸,以適應或改變他們的經濟,使其成為能夠繁榮發展的清潔能源經濟。

第四——也是許多人今天在迪拜的原因——我們需要加強氣候方面的國際合作。這是一個全球性的挑戰,需要全球性的解決方案。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正在動員不同的群體,建立共同的政治意愿,采取大膽的行動,并向領導人們施加減排壓力,要求他們兌現承諾,共同為一個沒有化石燃料的未來而努力。所以我認為,我們都有自己的角色要扮演,無論是在與政府溝通,還是與學生溝通,與家人還是同事溝通,我們都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我們還能為氣候傳播做什么?

節選自《單讀》主編、COP28 觀察員吳琦,兒童投資基金會氣候項目經理祁悅,《碳簡報》高級政策編輯西蒙·埃文斯(Simon Evans),耶魯大學訪問學者、作家陳楸帆的討論

吳琦  在傳統意義上,我不是以氣候作為事業的群體中的一員。但是我會來到 COP28 的這個活動上,也是一個說明為什么氣候傳播很重要的小例子:我在北京一家獨立書店工作,我們出版書籍、文學期刊,還會制作播客和社交媒體的內容。我們談論世界的美好和邪惡,但通常我們不會談論氣候,直到今年我們與 WWF 合作,發起了一個名為“再生”的項目。我們公開征選,讓年輕一代的中國作家和藝術家以“再生”的名義進行主題創作。這個特別的項目把我帶到了這里,也把我們的受眾和讀者帶到了這里,成為了 COP28 的一部分。

《單讀》主編吳琦主持討論環節

我想先提出一個非常開放的問題。請問三位參與討論的嘉賓,為什么氣候變化的傳播很重要,我們在這個問題上有足夠的公眾意識嗎?如果沒有,我們還應該做些什么?

祁悅我所在的兒童投資基金會(CIFF)是一家全球慈善基金會。從我們的名字可以看出,我們專注于提升兒童的福祉;我們知道,氣候變化對兒童和青年的未來構成了最大的風險之一。

氣候變化正在影響世界各地和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我們需要每個人都采取行動來應對當今全球面臨的最大挑戰。我認為氣候傳播在提高公眾意識和鼓勵個人行動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改變行為和生活方式是一個具有巨大減排潛力的領域;根據一些研究,到 2050 年,通過改變人們的行為,我們可以實現 40% 到 70% 的減排。這突出了公共傳播工作的重要性,但在這個領域里,仍然存在一些挑戰。

我想強調的第一類挑戰是,當我們談論氣候變化時,我們談論非常宏大的事情——像“兩百年前”和“本世紀末”,像“海平面上升”和“冰川融化”——但是大多數人在生活中沒有機會看到真正的冰川。很多人甚至沒有意識到他們的生活遭受著氣候變化的影響,所以我們需要更多普通人的講述氣候變化,比如,如果你是一個住在沿海地區的漁民,氣候變化會如何影響你的生計,而你又可以做些什么來拯救地球。

另一個挑戰是,我們需要更多公共氣候傳播的專業人士。今天我們已經有一些榜樣——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參加過 COP20,在秘魯利馬的聯合國締約方大會,當時的主席曼努埃爾·普爾加·維達爾的發言讓我感受到了他的激情,他對氣候議題的傳播方式改變了整個會議的氛圍,最終我們達成了一些共識,取得了成果。

面對這些挑戰,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CIFF 正在與 WWF 以及其他合作伙伴一起進行傳播工作,首先是共享愿景,展望碳中和未來的樣貌,促進社會各界共同展開低碳行動,使每個人都參與其中。我們還為更多的專業人士提供培訓,比如媒體和記者;我們也與一些學校合作,讓我們的下一代更能意識到氣候這一挑戰,并采取行動。

兒童投資基金會氣候項目經理祁悅發言

西蒙·埃文斯  我想簡單說一下《碳簡報》的工作。《碳簡報》是十多年前在英國建立的,當時的氣候科學報道質量非常差。我們希望為科學家們提供一個平臺,讓他們自己在一個中立的地方闡述他們的發現,而不會被錯誤地引用,等等。

自那時以來,通過每日新聞通訊,我們密切地跟蹤了英國以及近年來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媒體辯論,看到氣候變化報道的方式發生了真正的轉變。十年前,氣候懷疑主義者非常常見,現在已經不太常見了;我們正處于氣候解決方案的辯論中,但這其中也涉及到熱泵、電動汽車等方面的許多謬論。

我們顯然需要更多的氣候傳播。我想以英國前首相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為例:眾所周知,鮑里斯·約翰遜在擔任倫敦市長時是一個氣候懷疑主義者,他曾在報紙專欄中引用氣候懷疑主義評論家的觀點;擔任首相后,他至少在策略上成為了堅定的氣候行動支持者,提出了“清潔技術革命”“綠色就業”等理念。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根據我與現任首相里希·蘇納克(Rishi Sunak)的前財政部顧問的交流,蘇納克只是口頭上表示關注,甚至想要在氣候行動上后退一步。他僅在 COP28 的前幾個月展現出一個良好的形象,而且是聚焦在自然環境上,沒有聚焦在直接的氣候變化減緩行動,這表現出保守黨內部對自己受眾的迎合——他們喜歡大自然,但不理解或反對零碳排放這種概念。就連有可能成為下一任首相的工黨反對黨領袖基爾·斯塔默(Keir Starmer),雖然他看上去對綠色投資有強烈的使命感,但我了解到,他在個人的層面上其實對氣候議題并不投入。英國的這些領導人對氣候議題不買賬,在我看來,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氣候傳播的失敗。

最后,我想介紹一下我們的中國項目。近年來,《碳簡報》一直在擴大我們對中國的報道,試圖為西方受眾打開一個窗口。我們對中國媒體報道氣候事件的方式非常感興趣。不僅在中國,西方媒體中也在更多地報道氣候變化與洪水、熱浪等事件之間的聯系。

《碳簡報》高級政策編輯西蒙·埃文斯(Simon Evans)發言

陳楸帆  作為一個科幻作家,我第一次接觸氣候變化是在我寫下短篇小說《霾》之前,那時霧霾還沒有成為一個北京的公共議題。也是大約十年前,我出版了第一部長篇小說《荒潮》,以我家鄉貴嶼附近的一個真實地點為基礎,討論中國未來會面臨的電子廢料問題。當時沒有人明白為什么要寫一本關于電子廢料的小說,每個人都把它當作一個賽博朋克式的故事。

直到十年后,公眾才意識到電子廢料問題是真實存在的,只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不見罷了。《荒潮》后來被翻譯成十幾種其他語言,因為它不僅僅是中國本土的敘事,也是普遍存在于南非、印度、東南亞等地的敘事。大約在 2018 年,中國政府發布了一項禁止進口外國廢料,包括電子廢料的政策;之后,菲律賓開始抗議,反對加拿大向菲律賓出口廢料。

耶魯大學訪問學者、作家陳楸帆發言

故事讓人們,尤其是年輕人,更好地理解發生在周遭以及全球各地的事情。去年我為 K-12 的學生編寫了一本書叫《零碳中國》,我使用了一種非常未來主義的敘事,主角從 2020 年左右的中國來到了 2060 年,見證了碳中和社會中所發生的一切。我得到了很多積極的反饋,學生們寫了幾百篇書評,談論他們如何想象未來的生活、未來的技術,以及他們將如何改變他們的消費和生活方式等等。

我讀過很多中國媒體關于氣候變化的報道,它們總是以一種非常干燥、政策驅動的方式進行溝通。我們需要更多的個性、情感和想象力來談論氣候。目前我正在與領域內的許多科學家合作,讓我的故事真實可信,以科學為基礎;我們還需要其他藝術家,比如音樂家、視覺藝術家、游戲開發者,將氣候敘事制作成不同類型的媒介,才能更好地與人們互動。

閱讀 260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