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鳥類-喜鵲與灰喜鵲
喜鵲與灰喜鵲是城市中最常見、最容易觀察的鳥類。以前,甚至現在都有不少人認定它們是同一種鳥類,都叫做喜鵲,大的是公的,小的是母的。其實它們是不同屬的兩種鳥類,下面開始進行分別的介紹。
喜鵲 是喜鵲屬的一種鳥類,廣泛分布與歐亞大陸。在東亞文化中,喜鵲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鳥類,是好運與福氣的象征,它還經常出現在中國傳統詩歌、對聯中。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鳥綱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鴉科 Corvidae
屬:喜鵲屬 Pica
種:喜鵲 P. pica
成年喜鵲身長40-46厘米,翼展為52-62厘米,重量180-270克。兩性的羽毛相似,但雌性稍小。
喜鵲的外形可以簡單地描述為:體形大的黑白兩色長尾鳥類。
其頭部、頸部、胸部、背部、腰部均為黑色,略顯藍紫色金屬光澤,肩羽、上下腹均為潔白色。喙、足均為黑色。
飛羽和尾羽為近黑色的墨綠色,帶輝綠色的金屬光澤。初級飛羽的內翈均為潔白色,飛行時可見雙翅端部潔白,另外在飛行中可見本物種背部的白色羽區形成一個V形。
圖為鵲鴝(qú)
在中國南方的一些城市,少有喜鵲分布,但可見另一種雀形目鹟科的鳥類鵲鴝,鵲鴝亦為黑白兩色的長尾鳥類,很多人將其誤認為喜鵲,實際上兩者在體形上有著巨大的差異,鵲鴝不足喜鵲體長的一半。
喜鵲是適應能力比較強的鳥類,在山區、平原都有棲息,無論是荒野、農田、郊區、城市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一個普遍規律是人類活動越多的地方,喜鵲種群的數量往往也就越多,而在人跡罕至的密林中則難見本物種的身影。
喜鵲驅逐一只紅隼
喜鵲是一種集體行動的鳥類,有地盤感,要是踏入其他喜鵲的地盤會遭攻擊。喜鵲常結成大群成對活動,白天在曠野農田覓食,夜間在高大喬木的頂端棲息。
喜鵲是雜食性鳥類,喜食昆蟲、垃圾、植物等各種食物,也會捕食松鼠、蜥蜴、以及其他小型鳥類,如麻雀、斑鳩或大型鳥類的幼子等。
由于喜鵲和同科的烏鴉均為食性甚雜的鳥類,因而在很多地區進行的投藥滅鼠常連累這些鳥類因毒死亡。
喜鵲是非常聰明的動物,人們已對歐洲喜鵲進行鏡子測試。喜鵲是目前少數已知能通過鏡子測試的物種。
喜鵲繁殖早,每年的1-4月即開始營巢繁殖。喜鵲的巢均用枯枝搭建粘土粘合而成,與烏鴉巢不同的是,喜鵲的巢并非皿狀,而是具有頂蓋的球狀,在球狀產房的側面留出一到兩個圓洞作為進出巢的門。近年來,在城市中營巢的喜鵲越來越多地采用更容易獲得的廢舊人造材料作為巢材。
每次站在樹下仰視喜鵲的鳥巢,總會有疑問,這么多樹枝搭建的窩,住在里面不扎身體嗎?
其實巢內并不是想象的那樣,里面墊以枯草、纖維等柔軟材料。
喜鵲每年均會營造新巢,并有營疑巢的習慣,即在他們真正使用的巢周圍搭建很多并不使用的空巢,這種行為可能是對其他鳥類巢寄生行為的一種應對策略。
喜鵲每巢產卵5-8枚,卵藍綠色,綴褐色斑點,孵化期18天左右。
喜鵲是廣泛分布的鳥類,歐洲、亞洲大部可見本物種,非洲北部也可見本物種。
在中國,喜鵲全國可見,是分布非常廣泛的物種,但是在中國南方的一些城市,由于尚不明確的原因,原來隨處可見的喜鵲和麻雀在 1980年代以后逐漸消失,在某些城市甚至消聲匿跡。
陳嘉言《竹石梅鵲圖》
在東亞文化中,喜鵲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鳥類,是好運與福氣的象征,喜鵲登梅亦是中國畫中常見的題材,它還經常出現在中國傳統詩歌、對聯中。
宋· 彭乘《墨客揮犀》卷二:“北人喜鴉聲而惡鵲聲,南人喜鵲聲而惡鴉聲。鴉聲吉兇不常,鵲聲吉多而兇少。故俗呼喜鵲,古所謂乾鵲是也。”
此外,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每年的七夕人間所有的喜鵲會飛上天河,搭起一條鵲橋,引分離的牛郎和織女相會,因而在中華文化中鵲橋常常成為男女情緣。
喜鵲在清王朝始祖愛新覺羅·布庫里雍順的出生神話中有重要地位。
布庫里雍順 ,愛新覺羅氏,傳說中人物,清朝皇帝的祖先。傳說中,恩古倫、正古倫、佛庫倫三位天女在布庫哩山下,名為布勒瑚里的湖中沐浴。所謂的湖,就是今天的長白山天池以東的天女浴躬池。這時,忽有喜鵲用嘴銜來一個果子。最小的天女佛庫倫吞下這個果子之后,生了愛新覺羅·布庫里雍順。因此,他也被稱為“天童”。
布庫里雍順漂流到“斡朵里城”,當地人推舉他為“斡朵里貝勒”。布庫里雍順就把這個部落起了個名字,叫做滿洲。在這之后,他就成為傳說中的滿族始祖。
灰喜鵲 又名灰鵲、山喜鵲,是灰喜鵲屬的一種鳥類,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地區,在中國的很多城市已經成為優勢種。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鳥綱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鴉科 Corvidae
屬:灰喜鵲屬 Cyanopica
種:灰喜鵲 C. cyanus
灰喜鵲,是中等體形的鴉科鳥類,身長31-35厘米。本物種較上文中的喜鵲體形明顯要小很多,并且較修長。
灰喜鵲雄雌同形同色,成鳥頭頂、頸側、后頸為飽滿的黑色,在黑色的頭頂周圍的羽毛顏色較體羽其他部分更白,看上去就好像黑色的頭頂周圍隱隱有一圈白色圍巾。肩部、上背為石板灰色,由較深的肩部到與黑色頭部交接的白色區域。
頜部為白色,喉部、胸部、腹部為污白色,且延自頭向尾的方向顏色平緩地略現加深的趨勢。喙黑色、足黑色。
羽毛顏色變化平緩,飛羽、尾羽和下背天藍色,尾羽較長,幾乎與身體的其他部分等長,并具有白色羽端。
幼鳥頭頂的黑色部分羽毛端部為污白色,遠看就好像在黑色的頭頂刷了一層白灰一樣,另外幼鳥的尾羽較成鳥更短一些。
灰喜鵲棲息于低山田野和樹林中,亦非極常見于城市中,公園、小區均極易見到它們的身影,在很多城市已經成為優勢種,常見數十只結成小群穿梭于樹木間。
灰喜鵲是雜食性鳥類,在夏季主要以各種昆蟲為食,在沒有昆蟲活動的冬春季節,其主要食物是各種植物的種子。圈養灰喜鵲的食性結果表明,灰喜鵲可以吃昆蟲,水果,種子,蛋黃,甚至幼年小鼠。
灰喜鵲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地區,分布北限為貝加爾湖,在朝鮮半島、日本列島、蒙古均有分布。
在中國分布于東北各省,西至甘肅、青海。南至四川、長江中下游省區,分布南限直抵福建。
由于中國的某些城市綠化樹種的單一化和非本地化,在城市中形成了非常適應灰喜鵲生存的環境,造成了灰喜鵲數量的激增,它們數量的增長擠占了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這需要進一步的關注。
在中國的一些地方建有灰喜鵲保護和繁殖場地,主要目的為了保護松林。
灰喜鵲一般在每年的春季開始繁殖,它們筑巢于高大喬木的高枝椏上,高度甚至可達15米,以枯枝為主要巢材搭建而成,呈平臺形內墊以纖維、羽毛等柔軟材料。
每巢產卵5-9枚,孵化期15-20天,春末夏初幼鳥開始出巢活動。
灰喜鵲的巢常成為四聲杜鵑巢寄生的目標。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