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疆域原理
現代科研的首要任務是開拓并維護科研疆域。科學家、科研工作者、科普對象并不會天然形成科研疆域,有效的科研疆域是與科研帶頭機構建立連接的人群。——現代科研是現代治理的組成部分。
一、連接方式的升級
連接是科研活動的前提條件。
開展科研活動,科研帶頭機構與科學家、科研工作者、科普對象之間,要建立連接。夠得著才管得著,否則就是科研的山高皇帝遠。
幾千年來,人類發展了兩種連接方式,第一是交通連接,第二是通訊連接。通訊技術迅猛發展,主要經歷了驛站郵遞、電報電話和郵件微信三個階段。
信息技術進入去中心時代,產生了第三種連接方式——數據連接。
數據連接是連接方式的升級,引爆了科研革命,科學研究邁進現代科研時代。
附:交通通訊連接與數據連接的差別
交通通訊連接是層級連接,覆蓋范圍窄,而數據連接是扁平連接,覆蓋范圍寬;交通通訊連接是間接連接,效力會衰減,而數據連接是直接連接,效力可直達;交通通訊連接是斷續連接,作用時間短,而數據連接是持續連接,作用時間長。
二、數據的分類
數據是科研機構的核心資產。
數據包括兩個方面,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前者主要是信息化的工作對象,后者主要是互聯網的工作對象。
結構化數據是工作流程產生的數據,屬于功能數據,核心工具是軟件系統,運行于機房,解決效率問題,實現智能化,建立智能程度更高的社會。
非結構化數據是工作成員(含單位和個人)產生的數據,屬于通用數據,核心工具是手機App,運行于互聯網,解決連接問題,實現組織化,建立組織程度更高的社會。
三、通用數據平臺的技術定位
分享是組織運行的基礎設施。
信息技術應用,包括兩大類,一是信息化,二是互聯網。
1.信息化:如內部辦公、財務管理以及各種專項工作,均可通過開發軟件系統實現智能化。
2.互聯網:網絡空間里有五項基本活動,瀏覽、分享、溝通、熟人交互和生人交互。滿足五項活動,互聯網應用主要有五大類,網絡媒體、博客微博、即時通訊、社交網絡和主題社區。
“通用數據平臺”是以博客微博為基礎的互聯網分享技術工具,包括內容眾創系統和內容集約系統,為組織提供解決方案:一是數字化,實現數據連接,拓展領域邊界;二是融媒體,實現媒體融合,講好領域故事。
附:三個概念
1.網絡媒體:特指網絡主流媒體,特征是有國家頒發的新聞許可證、有專業的采編隊伍、有高質量的內容。
2.社交網絡:指以現實社會為基礎的網絡交往,特征是真實。目前,臉書(Facebook)符合社交網絡的嚴格定義,中國暫時沒有同類產品。原因不是技術,而是文化。
3.主題社區:指圍繞主題活動開展的網絡交往,特征是準信息系統和準社交網絡,既有功能性,也有社會性。論壇(BBS)、游戲、電子商務、交友相親、求職、打車等等,均是主題社區。
四、科研疆域核心要素
1.數字化
數字化不是“數據采集”,更不是將紙質文件轉化為電子版,而是將所有產生數據的單位和個人連接起來,即科研活動從交通通訊連接升級為“數據連接”。
數字化解決地盤問題,解決領導權問題。
2.融媒體
互聯網不是“新媒體”,不是眾多媒體形式中的一種,而是所有媒體形式的“集成平臺”。
互聯網誕生,才可能由媒體整合升級為“媒體融合”,才可能形成全程、全息、全員、全效的全媒體,讓主流媒體(傳統媒體、持證網絡媒體)和新興媒體(自媒體、作者審查媒體)共同發揮作用。
融媒體解決陣地問題,解決話語權問題。
3.通用數據平臺
通用數據平臺由“數字化平臺”和“融媒體平臺”兩部分構成。
五、大數據疆域
單位信息化發展了,從全局看,還是一個個“信息孤島”。信息孤島就是科研盲區,就是山高皇帝遠。大數據是全體成員(單位、個人)參與的一個過程和機制,是通過“逐級共享”實現數據聚合,是全域信息化。
六、通用數據平臺管理對象
科研通用數據,包括三項底層數據和四項專題數據(大數據模式而非傳統媒體模式)。
1.官網數據:科研帶頭機構官網、官號(兩微一端等)應該發布的所有可公開信息。
2.官網集群:科研機構、科研項目、大學學科、第三部門以及企事業單位的官網數據,集成為領域名錄數據庫。
3.組織邊界:科研領域從業者和公眾,個人數據(寫作、攝影)接入通用數據平臺。
4.資訊:科研領域所有時點、所有地域、所有層級的所有動態情況。
5.思想:科研領域所有長篇大論或只言片語的觀點和經驗。
6.人物榜:分單位建立的科研領域先進典型庫。
7.圖片館:分單位建立的科研領域攝影作品庫。
七、通用數據平臺的作用與目標
數據中心是大數據工作平臺,既作為“數字化平臺”開展組織工作,解決網絡空間主權問題,即領導權問題,又作為“融媒體平臺”開展宣傳工作,解決意識形態陣地問題,即話語權問題。
組織能力和宣傳能力是任何單位必備的基本能力,建設數據中心,就是培育單位的基本能力。
數據中心發揮組織作用和宣傳作用,有兩個具體表現:第一,將所有從業者和公眾連接起來,將所有相關人連接起來,實現“數字領域”目標,守護領域邊界;第二,所有從業者和公眾參與傳播,所有媒體整合傳播,實現“全媒體領域”目標,講好領域故事。
作為現代科研的基礎工作,數據中心的任務是進行疆域建設,解決兩個問題:
1.科研疆域包括哪些單位和個人?
2.疆域成員是否方便協同科研?
八、科研疆域的理論基礎
2011年突尼斯政府倒臺(因國花名而稱為茉莉花革命)讓全球理論界感到困惑,因為這是一場沒有反對黨的政變,理論上,沒有組織的烏合之眾不可能推翻組織嚴密的政府。
七十年前的巴納德組織定義破解了這難題。巴納德組織定義:任何具備三個要素的人群即構成組織,共同的目標、合作的意愿與信息的溝通。按照巴納德的理論,因為互聯網的介入,反政府群眾已經構成了組織。所以,茉莉花革命又稱為互聯網革命。
互聯網最本質的特征,最大的革命性,就是具有“無組織的組織力量”。
現代科研,科研帶頭機構要依據巴納德理論,將分散的科學家、科研工作者以及科普對象融合為一個整體,將分享與合作提升一個臺階,擴大科研成果,擴大科普范圍。
注:現代治理概念在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在2019年十九屆四中全會要求于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治理的前提條件就是數據連接。
2020-1-28
北京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