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植物之——山萮菜:孫英寶植物科學畫科普(115)
香料植物之——山萮菜
作者:孫英寶
山萮菜也叫山葵,是日本料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調料,其地下根狀莖具有特殊的香辣氣味。
日本人在江戶時代開始生食金槍魚,并用山萮菜根狀莖研磨成泥來消除生魚的腥味。研磨山萮菜根狀莖需要特殊工具,通常是用干制的鯊魚皮或用不銹鋼材料特制的銼板。用這種銼板擦出的山萮菜泥,不但味香、質地黏,且綠色鮮亮。食用時最好現用現做,防止氣味揮發。研磨時也需要技巧,即轉圈研磨,不要上下直磨,否則會破壞山萮菜本身的纖維而導致味道發苦。
在日本料理中,山萮菜泥通常用于為“生魚片(刺身)”“四喜飯(壽司)”和“蕎麥涼面”等調味。山萮菜泥具有強烈的辛辣味,多食后直沖鼻腔,刺激淚腺,令人難以忍受,但喜好者卻大呼過癮。如果誤食過多,只要端起一杯清酒于鼻下,輕吸酒氣,辛辣味就會迅速緩解。
山萮菜的地上嫩莖和鮮葉略有根部的辣香味,可以作為新鮮蔬菜食用。在日本,其鮮葉可制成“蔬菜沙 拉”“山葵鮮葉牛肉卷”“山葵葉天婦羅”等。嫩莖可以切成段或薄片,與味噌醬、酒糟、醋等腌制成“山葵 咸菜”,還可制作成“山葵飯茶”,作為佐酒、下飯的小菜,別有風味。日本還開發出很多具山葵風味的衍生 品,如“山葵醬油”“山葵冷茶”“山葵鹽”“山葵芝麻”“山葵餅干”“山葵糖果”“煙熏山葵奶酪”“山葵酒”等。
人們經常把山萮菜與辣根及芥末混淆,它的叫法也五花八門,如日本芥末、日本辣根、綠芥末、青芥辣等。其實它既不是芥末,也非辣根。
為了降低成本和適應生活的快節奏,世面上出現了粉狀山萮菜或管狀包裝。由于山萮菜干燥后香辣味會迅速揮發,所以這種代用品中的山萮菜含量極少,多數是添加了辣根、芥末和食用綠色素等成分。其辣度雖超出天然的山萮菜,但香氣遠不如真正的山萮菜,價格也有很大差距。
山萮菜可解酒,還具有殺菌和殺滅消化系統寄生蟲的作用。日本人在盛放面包、年糕的容器中涂上山萮菜泥,以防止生霉菌。
山萮菜對氣候、水源、土壤等自然條件有很嚴格的要求,喜歡生長在溫度低、水質清澈的山野溪谷中或沼澤地帶。它們既不需要肥料,也不需要細心照顧,是一種不會造成任何環境污染的綠色食品,也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香料植物。
日本是山萮菜的原產地,“山葵”是其名稱的日文漢字寫法,因其葉片酷似葵葉而得此名,日語發音為“哇莎苾”,英文名Wasabi就來自日語發音。成書于公元918年的日本最早的本草學著作《本草和名》中,就曾記載了這種植物。

山葵(孫英寶繪圖)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