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的洄游和魚道設施
洄游是某些魚類在其生命周期中相對于其原有棲息場所定期的大規模遷徙現象,從每日到每年、甚或更長的周期,從數米到上千公里的距離。
魚類一般都會因為尋食或繁殖等原因而洄游,不過大部分的魚類(如鮭魚)洄游到目的地后大部分便會死亡,只有少數會活著。盡管還有個別例子的洄游原因仍然未知。
圖為公牛鯊
鮭魚和銀花鱸魚為著名的溯河洄游魚類,鰻魚則為降河洄游魚類。公牛鯊為廣鹽性魚類,可自由穿梭于淡水與海水之中。許多海洋魚類會進行日夜垂直遷移,在晚上游至表層覓食,白天則潛回深海。金槍魚等魚類一年中會隨著溫度進行南北遷徙。
洄游可分為溯河洄游、降河洄游
溯河洄游(英語:Anadromous):指的是生活于海中,游至淡水繁殖的魚類。例如:鮭魚
降河洄游(英語:Catadromous):指的是生活于淡水,游至海洋中繁殖的魚類。例如:鰻魚
圖為:大西洋鮭
鮭魚 是數種鮭科魚的通稱。鮭魚在淡水環境下出生,之后移到海水生長,又會洄游到淡水繁殖。鮭魚會利用太陽和地球磁場的引導,游回它自己的出生地里進行繁殖。
圖為:歐洲鰻
鰻魚 是鰻鱺目分類下的物種總稱,包含20科111屬總共大約800種。部分鰻魚和鮭魚一樣具有洄游特性。鰻魚在陸地的河川中生長,成熟后洄游到海洋中產卵地產卵,一生只產一次卵,產卵后就死亡。這種生活模式,與鮭魚的溯河洄游相反,稱為降河洄游。在溯河的過程中,鰻苗必須穿過許多障礙物,例如堰、堤壩或是天然瀑布。現今有許多河道設有魚道,可以幫助這些魚在不耗盡體力的前提下溯河。
根據洄游的原因還可分為生殖洄游、適溫洄游和索餌洄游。此外,還有以下分類:
河海洄游(英語:Amphidromous):在一生中不同階段會在海水或淡水域生活的魚類。例如:大斑南乳魚
遠洋洄游(英語:Potamodromous):在一生中不同階段會在不同海水域生活的魚類。例如:伊氏石斑魚
純淡水洄游(英語:Ooceanodromous ):在一生中不同階段會在不同淡水域生活的魚類。例如:湖鱘
圖為:大斑南乳魚
大斑南乳魚 分布于塔斯馬尼亞島、豪勛爵島、查塔姆群島、智利、火地島等的淡水、半咸水、海水域,主要棲息在河川、湖泊,體長可達19厘米,屬肉食性,以昆蟲、甲殼類等為食,繁殖期時會進行洄游。
圖為:伊氏石斑魚
伊氏石斑魚的體型極大,最大長度2.5米,重達360公斤。
伊氏石斑魚 主要棲息在熱帶淺水區的珊瑚及人工礁間,水深達50米;幼魚棲息在汽水河口、河道及紅樹林沼澤。它們的分布地包括佛羅里達礁島群、巴哈馬、加勒比海及巴西海岸。它們有時甚至在新英格蘭被發現,但情況甚少。在東大西洋,它們出沒于剛果民主共和國至塞內加爾。
圖為:湖鱘
湖鱘 是一種壽命長、生長緩慢的魚類,壽命40-60歲。過去分布在美國東部和加拿大大部分地區的許多江湖中。十九世紀末湖鱘的群體數量在其分布區域內大幅度下降,這是由于捕撈過度、江河建壩、水域污染和產卵場環境遭到破壞等多種原因造成的。
現今在淡水域的魚類進行遷徙時路徑容易因為水壩的構筑而受到阻斷,為了幫助洄游性魚類能在人工的水利環境或天然屏障(例如堤壩、船閘、瀑布等)中生存,人為修建了“魚道或稱為魚梯”設施。
多數魚道的設計是利用較平緩低矮的階梯狀水道(魚梯),使魚類能夠逆流而上,穿越如水壩等因為落差而造成的障礙。魚道中的水流必須快到能夠吸引魚只溯溪,卻又不會耗盡魚的體力,使它無法繼續余下的旅程。
瑞典古爾斯蓬水力發電站的魚道
早于17世紀的法國文獻中已有記載,人們利用捆束起來的樹枝,在陡峭的河道上制作階梯狀的魚道,幫助魚兒跨越自身無法通過的障礙。
魚梯的專利可以回溯到1837年加拿大新伯倫瑞克的理查麥法蘭他自家水磨坊用的水壩所設計之梯狀構造。
1852至1854年間,愛爾蘭斯萊戈郡為振興經濟,打造本來沒有的漁業,在伯利梭得河建造魚道,引導鮭魚從大海游到河流中產卵。
1880年,美國羅得島波塔克西特水壩上建成第一條魚梯,這條魚梯于1924年在因水壩由木造改建為混凝土時被拆除。
隨著工業進步,水壩和其他在河川中的攔截設施也愈筑愈高,需要更有效率的魚梯設計。
世界上的魚道設施
國蒙大拿鮭魚河的魚道
英國奧特河的小型魚道
美國哥倫比亞河約翰戴水壩的魚道
魚用升降機
北溫哥華區的魚道
英國達特河的魚道
美國小蘇爾河臨時設置的魚道
美國查爾斯河大壩
瑞典烏普薩拉的魚道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