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世界地球日|為地球多種一棵樹
今天是第55個世界地球日,主題為“全球戰塑”(Planet vs. Plastics),面對塑料污染這一全球共同關注的環境問題,需要全世界攜手行動。
在這一主題下,中國開展了“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宣傳活動,向全社會發出倡導,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推動建設美麗中國,共同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
珍愛地球 少一塑多一樹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生產超過4億噸塑料,其中只有不到10%被回收利用,2000多萬噸塑料最終污染了湖泊、河流和海洋。在空氣、飲用水甚至是人體血液中,也都發現了微塑料。
森林是優質“碳庫”
“戰塑”,我們每個人都應參與其中,減少塑料制品使用的同時,也要重視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將生活中可回收塑料制品送到規范安全渠道回收,并將產生的收益捐贈種樹,在生態脆弱的地區種植生態林,讓地球“少一塑,多一樹”,推動地球重返綠色,是“戰塑”減碳的創新模式。
植樹造林,是吸碳固碳的最佳方法,還可以擴大森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同樣,可回收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是減少環境污染和碳排的有效途徑,而且可以減少垃圾量,節省更多的土地資源,這兩者都是保護我們地球母親的有力措施。
“碳綠未來行動” 邀你“變廢為樹”
讓地球回歸常態,
這并非不切實際,
而就在你我的每一個行動中。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雙碳”目標,2022年,中國綠化基金會發起“碳綠未來行動”,呼吁全民行動起來,變廢為樹,共建零碳綠色未來!
項目首期以寧夏回族自治區為試點,制定了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化管理制度,研發垃圾分類信息化管理平臺、碳匯捐贈小程序,通過標準化的垃圾分類管理模式,打造“垃圾分類—碳匯轉化—植樹造林”的“碳綠”鏈條,讓由生活垃圾分類“變現”的碳匯成為呵護綠樹成長的基金,走出了一條生活垃圾分類修復生態的碳匯之路。
保潔員將分類垃圾放上智能電子秤稱重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集中辦公區,保潔員們手中會拿著幾個收納袋,將分類投放好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收集,再集中到暫存室的智能電子秤,刷卡上傳垃圾的“云賬單”,這份“云賬單”不僅會對分類生活垃圾進行信息標識識別、稱重計量及數據自動上傳,還連接著碳匯捐贈線上小程序,將生活垃圾分類的收益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碳匯量。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集中辦公區7家黨政機關通過“碳綠”鏈條模式,收集可回收廢棄物15.28噸,捐贈出可回收物30%的收益,換算碳匯量125.81噸,實現在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馬鞍山造林基種植養護樹木426棵。
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馬鞍山造林點種植的樹木
“碳綠未來行動”在寧夏已經從試點走向示范。2022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集中辦公區被國家四部委評為“全國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循環再利用示范點”。隨后,在寧夏1450家行政辦公區及公共機構推廣應用,推動寧夏成為率先在全國開展省(區)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量化統計工作的省份。目前,寧夏全區公共機構生活垃圾數據填報率48.9%,其中,節約型機關填報率為100%。
全國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循環再利用示范點
未來,中國綠化基金會將協同多方力量,推動“碳綠未來行動”在更多地區推廣和實施,在第55個世界地球日之際,我們發出邀請,希望更多的公共機構和個人,參與到“碳綠未來行動”中來,一起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變廢為樹,讓地球少一份“碳息”,多一份綠意!
參考資料:
中國青年報(2023年06月14日04版)《全球塑料治污邁出重要一步 “以竹代塑”倡議貢獻中國智慧》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