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舂陵濕地植物科普——野薔薇
媒體:原創(chuàng) 作者:湖南桂陽舂陵國家濕地公園
專業(yè)號:湖南桂陽舂陵國家濕地公園
2020-06-22 11:50:06




《野薔薇》 唐治國 攝
茂密的野薔薇點綴在舂陵江的堤岸邊,花香清幽,色彩絢麗。
野薔薇(拉丁學名:Rosa multiflora Thunb.)是薔薇屬攀援灌木。薔薇花自古就是佳花名卉,又名白殘花、刺蘼、買笑,喜生于路旁、田邊或丘陵地的灌木叢中,分布于華東、中南等地。
形態(tài)特征
野薔薇為小枝圓柱形,有短、粗稍彎曲皮束。小葉片倒卵形、長圓形或卵形,先端急尖或圓鈍,基部近圓形或楔形,邊緣有尖銳單鋸齒。小葉柄和葉軸有柔毛或無毛,有散生腺毛,托葉篦齒狀,大部貼生于葉柄。薔薇花色彩繽紛艷麗,有白色、淺紅色、深桃紅色、黃色等,花朵繁多,成圓錐狀花序,花直徑1.5-2厘米,萼片披針形,有時中部具2個線形裂片,花柱結合成束。其果近球形,直徑6-8毫米,紅褐色或紫褐色,有光澤,無毛,萼片脫落。
生長習性
野薔薇性強健、喜光、耐寒、耐瘠薄,忌低洼積水,以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最好。
主要價值
野薔薇初夏開花,往往密集叢生,花朵千姿百態(tài),滿枝燦爛,野薔薇適應性極強,易繁殖,是較好的園林綠化花卉。當5至6月間,花朵盛開時,于晴天采收、曬干,有清暑化濕、順氣和胃、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療暑熱胸悶、嘔吐、口瘡、腹瀉、痢疾、吐血及外傷出血等。
野薔薇果實酸、溫,含甙 、果膠和維生素C、P,可食用或釀酒,更有利尿、通經(jīng)、治水腫的功效。薔薇根苦、澀、寒,含鞣質,可作為收斂藥,民間用薔薇根煎濃汁,含在嘴里漱口,冬天用根皮,夏天用枝葉,可治療口瘡。
閱讀
2375
版權聲明: 1.依據(jù)《服務條款》,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wǎng)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wǎng)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wǎng)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wǎng)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wǎng)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jù)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