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鱉子是一種怎樣的植物
木鱉子是一種怎樣的植物
一,木鱉子的植物學特點
1,名稱和分類地位
木鱉子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于《開寶本草》,在《中國植物志》中確定為正式中名;學名為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Spreng.,是在1826年正式命名發表的;別名還有番木鱉、糯飯果、老鼠拉冬瓜、漏芩子、藤桐子、木蟹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于葫蘆科苦瓜屬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
2,分布和生長環境
木鱉子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江蘇、安徽、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湖南、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通常生長在海拔1100米以下的山溝、林邊、路旁。在一些地方有栽培。
3,外形特點
一是為多年生草質藤本,長達15米,有塊狀根;全株近無毛。
二是葉柄粗壯,長5-10公分,在基部或中部有2-4腺體;葉片卵狀心形或寬卵狀圓形,質地稍硬,3-5中裂至深裂或不分裂,中間裂片最大,邊緣有波狀小齒或近全緣,側裂片比較小,葉基心形,彎缺半圓形,葉脈掌狀;卷須粗壯,不分枝,光滑無毛。
三是雌雄異株,雄花:單生葉腋或3-4朵生長在極短的總狀花序軸上,如單生時頂端生一大型苞片,苞片無梗,兜狀,圓腎形;花萼筒漏斗狀,裂片寬披針形,花冠黃色,鱗片卵狀長圓形,雄蕊3個;雌花:單生葉腋,花梗長5-10公分,近中部有一苞片,苞片兜狀,花冠、花萼同雄花;6-8月開花;
果實卵球形,頂端有1短喙,長15公分左右,成熟時紅色,肉質,表面密生長3毫米左右的刺尖突起,種子多數,卵形或方形,干后黑褐色,邊緣有齒,
8-10月果實成熟。
二,木鱉子的主要用途
第一,它的干燥成熟種子藥用,收載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其味苦、微甘,性涼,有毒,具有散結消腫、攻毒療瘡功效;多外用,很少內服;主要含有脂肪酸類、皂苷、活性蛋白類、菠菜甾醇、齊墩果酸、木鱉子酸等有效成分。藥用時請遵醫囑。其毒性成分是木鱉子皂苷。
第二,木鱉子嫩葉可作菜食用,味清香,可口;它的嫩果榨汁可作飲料食用。
第三,木鱉子的成熟果實紅色,色澤艷麗,
夏有花,秋有果,具有觀賞功能,一些地方已作綠化植物栽培應用。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0362975187547567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