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界動態 > 保護動態

華南植物園開展云南植物考察和瀕危植物野外回歸

媒體:原創  作者:植物園聯盟   專業號:植物園聯盟 2023-06-07 14:46:16

5月12-19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園藝中心副主任寧祖林率謝丹、劉蓉、李夢靈等科技人員,與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張繼方等組成的聯合科考小組赴紅河河口瑤族自治縣開展植物考察引種和瀕危植物粗莖紫金牛(Ardisia gigantifolia Stapf)野外回歸,開啟華南國家植物園“城園融合”物種保護新篇章。

此次考察地區位于云南省東南邊陲,屬熱帶季風雨林溫熱型氣候,境內高溫多濕,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3℃,年降雨量1785mm,年平均相對濕度85%,全年無冬,野生植物資源豐富。針對瀕危植物粗莖紫金牛的自然分布情況,重點考察了河口縣河口鎮、南溪鎮和馬關縣古林箐鄉等地和相關保護區,對粗莖紫金牛野外種群的分布、數量、密度及生境等進行了全面調查和詳細記錄,調查了當地其他野生植物分布情況,拍攝了一些特色植物的特征和生境照片,為開展植物就地和遷地保護提供支撐。

粗莖紫金牛原產于云南河口,生于海拔100—400m的疏、密林下。因野外種群個體數量少,2013年被《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列為極危(CR)物種(覃海寧,2013)。5月15日,考察隊參觀了河口極小種群植物園,河口縣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辦公室平艷梅主任熱情接待了考察隊,詳細介紹了粗莖紫金牛的自然分布和保護現狀,粗莖紫金牛已被列入《河口縣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名錄》。

華南植物園科考人員于2013年首次在云南河口野外調查發現粗莖紫金牛,因其株型美觀、葉片紫紅色而引起科考人員的特別關注,并對其進行遷地保護。栽培觀察發現,在華南植物園引種栽培的粗莖紫金牛個體比河口原生境生長的植株個體葉片要大得多,但只開花不見結果。經過多年的栽培研究,華南植物園引種保育團隊成功解決了其繁殖栽培關鍵技術問題,并在人工栽培條件下成功獲得果實,通過播種、葉片扦插和組培繁殖等多種繁殖方法培育出一批優質種苗,獲得了2項國家發明專利,選育了2個觀賞新品種。

在河口縣林業和草原局和馬關縣古林箐自然保護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科考小組深入古林箐、攀登大圍山、趟水螞蝗堡,團結協作,共同完成了粗莖紫金牛野外種群調查、野外回歸的選址和移植等工作,首次將120多株人工培育的粗莖紫金牛種苗重新回歸到其原生境,并將開展持續監測,成功實現其從“野外引種—苗圃栽培—人工群落—野外回歸”的整合保護研究及資源利用。未來,研究人員將對本次回歸的粗莖紫金牛進行持續定點監測。

在考察隊成員的團結協作和共同努力下,此次瀕危植物粗莖紫金牛野外回歸和植物考察的預期目標與任務得以圓滿完成。通過此次瀕危植物粗莖紫金牛野外回歸和植物考察,華南植物園與當地林業和草原局和相關保護區就植物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礎。同時,通過此次聯合考察,進一步加強了華南植物園與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的合作,踐行植物園“城園融合”精神。

致謝:本次野外科考工作得到了河口瑤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馬關縣古林箐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單位及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稅玉民研究員、蔡磊老師及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譚運洪研究員的鼎力支持和幫助,在此致以真誠的感謝。

當地植被景觀和生境

調查拍攝的部分物種圖片:A-G依次為泰國假野菰(Christisonia siamensis)、裴氏關木通(Isotrema petelotii)、中華雙扇蕨(Dipteris chinensis)、絹毛懸鉤子(Rubus lineatus)、紅金耳環(Asarum petelotii)、毛粗絲木(Gomphandra mollis)、矮小肉果蘭(Cyrtosia nana)

調研河口極小種群植物園

粗莖紫金牛野外回歸

閱讀 530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