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界動態 > 保護動態

世界巡護員日 | 與巡護員同行 共同守護鄱陽湖的長江江豚

媒體:原創  作者:保護國際基金會   專業號:保護國際基金會 2023-08-16 17:06:30

鄱陽湖江豚灣岸邊的江豚巡護船©CI/孔令紅

2022年,長江江豚科學考察有了一個可喜的結果:長江江豚數量出現了止跌回升的歷史性轉折,最新的種群數量為1249頭,與2017年1012頭相比,數量增加23.42%。這一結果表明,長久以來,保護者們為守護長江江豚的發聲、奔走和堅守有了切實的成效

而取得可喜成就的背后,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畏辛勞與危險、默默奉獻,奔走于棲息地及周邊地區,身體力行排除人類活動對江豚帶來的威脅、追蹤江豚活動足跡和關注棲息狀況、宣傳生態保護理念……他們就是常年工作在第一線的巡護員

2023年7月31日,是第16個世界巡護員日。這一天,保護國際基金會(CI)以講述巡護員守護鄱陽湖的長江江豚事例為引,旨向工作在第一線的巡護員致以誠摯的感謝,并期望能讓公眾對巡護員這一職業有更多了解,對他們給予更多關注和支持。

守護長江的微笑

長江江豚——長江水生態系統環境健康指示物種

位于長江中下游的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眾多候鳥、魚類及哺乳類的重要棲息地,為江西省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提供水源供給、水量調控、周邊地區生態平衡維護等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鄱陽湖流域活躍著許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其中就包括長江現存唯一的水生哺乳動物——長江江豚

長江江豚,簡稱江豚(下同),民間俗稱“江豬子”,為我國特有的小型淡水鯨類,僅分布于長江中下游干流及鄱陽湖和洞庭湖中,是長江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和指示物種,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因其性情活潑,外形圓鈍可愛,而且唇線上揚,看起來像在微笑,被稱為“微笑天使”,廣受民眾喜愛。

生來就有微笑臉的長江江豚©易清

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了長江水生態系統是否健康。近40年來,隨著工業生產、捕魚、采砂等人類活動的增加導致江豚棲息地生境破壞、餌料資源減少,江豚種群數量呈快速下降趨勢[1]。上世紀90年代初,長江約有3600頭江豚,2006年銳減至約1800頭,至2012年,僅剩約1045頭,而2017年又下降至1012頭[2]。

保護江豚,民間有力量

保護江豚,首先要解決棲息地破壞等問題,這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三年來,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等政策與法律的全面落實規束了人的行為,讓江豚重新擁有休養生息的機會。

盡管政府部門執法力度不斷增強,但時不時還會出現人們因缺乏保護意識和知識以身試法,在江豚棲息地及周邊進行非法捕撈活動致使江豚受到傷害的情況。這時,便是民間保護力量發揮作用的時機了。因為要在蜿蜒復雜的水域中尋找可能存在的非法捕撈點,清除安全隱患,對外來執法者來說有不小的難度,但對在當地打魚幾十年、十分熟悉水域地形的漁民來說,這是輕而易舉的事。

2020年,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加強長江流域禁捕執法管理工作的意見》,提出在長江流域推廣“協助巡護”工作模式,讓退捕漁民參與巡查監督,既能發揮自身的優勢,協助漁政部門工作,還能實現轉產轉業,改善收入。

昔日捕魚人變身護漁人

江豚喜歡在水流平緩、水域開闊、不易被打擾的水域活動。鄱陽湖是野外江豚分布密度較高的區域,且種群數量相對穩定[3],因此,保護好鄱陽湖流域的江豚,對這一物種的保護至關重要。

位于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康山區域的江豚灣是鄱陽湖中重要的江豚自然繁衍地,贛江、信江、撫河三江交匯于此,周圍水域水質條件較好、深度適宜、濕地與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是每年江豚往來鄱陽湖的必經之地,數量最高時能達到200多頭,占鄱陽湖水域江豚總數(492頭)的1/2[4]。

余干縣康山區域江豚灣©CI/毛妍祺

為守護這片江豚的樂園,一支來自民間的巡護隊——康山巡護隊,與余干縣漁政部門合作,擔起了江豚巡護的重要責任。

康山巡護隊(下稱“巡護隊”)創建于2017年2月,是由康山鄉大山村本地的退捕漁民自發組成的一支鄱陽湖江豚與候鳥保護團隊,現有3名半專職性質的巡護員。巡護隊以保護鄱陽湖的野生動物生態為核心,以保護鳥類、江豚、魚類及棲息地為主要目標,開展濕地及野生動植物的巡護和監測工作,并聯合其他機構和學者開展科普宣傳、物種監測、科研輔助、合作交流等工作。

巡護隊駕船沿路線做江豚巡護工作©袁文斌

為穩定和發展該區域的生態巡護工作,保護國際基金會(CI)通過提供技術培訓、巡護物資補充、資金補助等增強巡護隊的能力建設,同時推動相關部門對其活動進行更好的監督、支持和指導。

如何守護江豚?看巡護員們怎么做

1 行動

走遍每一個角落,用腳步丈量湖灣

巡護是一份要“腳踏實地”的細致工作,日常巡護軌跡經常需要覆蓋整個巡護區域,且要處處留意。通常,巡護隊要在早上6點左右出發,在堤上或湖上沿巡護路徑邊走邊巡查、記錄,如果要巡完整個巡護區域,大約要花上半天的時間。

僅2023年4-6月,康山巡護隊隊員通過行船和徒步等方式,覆蓋了廣泛的巡護區域,共計巡護145人次,總計巡護時長達741.9人小時,累計巡護里程達5404.1公里,累計發現江豚1162頭次,確保了對關鍵區域的全面監測和保護。

巡護隊在江豚灣的平臺上觀測江豚活動情況©袁文斌

巡護隊員在湖中行船巡護©CI/毛妍祺

2 觀察

監測江豚活動情況和周邊環境變化,及時發現問題

巡護隊對巡護區域內江豚數量和活動規律、棲息地的環境變化、餌料魚類變化等十分熟悉,可以通過觀察江豚的呼吸、捕食、育幼等行為來判斷其活動狀態是否出現問題。

在正常條件下,江豚的活動是有規律的,它們一般三五頭結成小群活動,在正常巡游狀態下,約每半分鐘出水呼吸一次,出水呼吸時頭吻部先出水,然后呼吸孔出水,呼氣和吸氣后即下潛,很少露出尾鰭,潛水時間約十幾秒至幾十秒,有時也可達1至2分鐘。

正在水面換氣的江豚 可以看到頭部的呼吸孔©袁文斌

處在危險情況中的江豚會釋放一些較反常的行為信息,巡護員需要像泳池邊的救生員一樣,不放過水中任何的細節。

“我們之前發現一頭獨行的江豚,它的行為很奇怪,一直繞著我們的船游,游得比較慢,還故意把尾巴翹起來讓我們看,這是很不尋常的,因為江豚平時很少露出尾巴。我們就仔細看了一下,發現它的尾巴上纏了好多魚線,估計這些魚線讓它的行動受到影響了,來找我們求助,我們就立馬把這個情況匯報給上級部門進行處理”,巡護隊長袁文斌回憶道。

除觀察江豚本身之外,巡護員還可以通過觀察巡護區域內植被、水位等環境條件的變化并記錄,為氣候變暖、鄱陽湖水位降低條件下江豚的日常保護提供第一手信息。

3 保護

排除直接威脅因素,保障江豚生命安全

勸阻違法活動:

近年來,余干縣不斷加大對鄱陽湖水域非法捕撈打擊力度,遏制了電捕魚、采砂、運砂等破壞江豚棲息地的行為。然而,非法捕撈和違法違規垂釣行為仍時有發生。勸阻這些非法行為,是巡護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部分,能減少直接威脅江豚和棲息地的威脅因素,如廢棄的地籠、魚鉤和魚線。

清除安全隱患:

非法捕撈的常見方式就是偷放地籠網。地籠網會吸引小型魚類,進而吸引以小魚為食的江豚。而地籠網上面的卡扣很緊,江豚一旦卡住就很難掙脫,同時網上繩子可能會把江豚纏住導致其不能出水呼吸而溺水,對江豚有很大的安全威脅。生活垃圾、廢棄漁網和魚鉤也同樣威脅著江豚的生命安全,可能會導致江豚誤食中毒、纏繞受傷和溺水。

目前,巡護員們在巡護過程中不僅要記錄江豚活動狀況,還需要身體力行清理禁漁前遺留的地籠網和水域中的生活垃圾、廢棄漁具,手被廢棄漁具劃破也是時常發生,但他們樂此不疲,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為了讓以后的孩子們也能看到我們小時候經常能看到的江豬,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巡護隊正在清理遺留在江豚棲息地的地籠網©袁文斌

4 記錄

日積月累,創造出寶貴的江豚監測資料庫

每次巡護工作中,巡護隊都會寫下巡護記錄,數年積累下來的巡護記錄數量龐大,是當地不可多得的江豚監測一手資料。同時,為更加直觀和清晰地記錄江豚的數量、狀態和行為,社會公益力量為巡護隊提供了相機,大量江豚活動的珍貴影像被拍攝留存。這些資料是康山區域多年來江豚生態保護工作的有力見證,可為當地的江豚調查和研究提供重要參考。

江豚巡護記錄表©CI/毛妍祺

巡護隊拍到江豚在江豚灣水域騰空躍起的瞬間©袁文斌

5 宣傳

讓更多人了解和參與江豚保護

提高公眾對江豚保護的認識和意識,增強公眾的參與度,對開展各項保護工作有積極作用。巡護隊在工作之余,主動參與社區和村莊的宣傳活動,在康山鄉周邊村落、菜市場、早餐店、廣場等地,發放江豚保護宣傳單,張貼海報,向村民們講解相關政策及江豚保護的意義。

此外,江西省電視臺、江西日報、上饒市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對巡護隊進行采訪。通過這一窗口,巡護隊將江豚生態保護的理念和知識廣泛傳播,提升了公眾對江豚保護工作的關注。

6 合作

助力科研,從中汲取寶貴經驗

在江豚保護工作中,實地調查工作必不可少。巡護隊借其熟悉當地環境的優勢,與全國各地大中專院校、環保組織、野保專家等合作,為其提供向導服務,同時與其建立交流,舉辦專家講座,了解江豚取食、繁育等行為特征和季節性變化,學習江豚救護方法,汲取寶貴的實踐經驗,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為江豚保護事業提供良好的知識儲備。

多年來,康山巡護隊協助漁政和林業等有關部門的相關工作,開展科普宣傳和交流學習,為鄱陽湖大保護注入了來自民間自發生長的力量。如今,鄱陽湖康山及周邊湖區破壞江豚棲息地的人類活動等情況明顯減少,巡護區域范圍內江豚數量有所上升。

助力江豚守護者

致敬所有一線巡護員

基于科學的野外示范是保護國際基金會(CI)開展保護工作的核心之一。

2019年起,CI在江西省林業局的支持和指導下,在鄱陽湖流域開展野外示范工作。其中,對鄱陽湖區一線巡護力量的支持一直是重要的一環。近年來,隨著項目不斷擴大與推廣,我們有幸與越來越多民間內生的巡護力量一同前行。

去年,我們在鄱陽湖流域的試點工作擴大到余干縣康山區域,在當地政府支持下,與當地社區合作伙伴攜手開展江豚、候鳥保護,社區可持續經濟的研究與示范項目,也因此認識了康山巡護隊這樣一群默默守護江豚的前行者。還記得那時巡護隊隊員談到:“小時候,我們都是漁民,那時江豚非常多,在湖區見到江豚是很稀松平常的,但是我們的孩子和孫子已經難以想象往日的場景了,我們現在只是想把江豚和它的家園守護好,讓它們也能留在孩子們的未來里。”

未來,保護國際基金會也將繼續與更多的江豚守護者一起前行,同時與水生生物保護機構與專家合作,開展相關工作,探索鄱陽湖流域江豚的科學保護措施,引導社區、外界力量更好地參與到保護中來,為鄱陽湖流域江豚的持續保護提供助力。

值此世界巡護員日之際,真誠致敬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孜孜不倦地穿梭于高山大海之間的所有巡護員。

展望

2022年長江江豚科學考察數據顯示,長江江豚數量有所回升,最新的種群數量為1249頭。其中,長江干流約595頭、鄱陽湖約492頭、洞庭湖約162頭。與2017年1012頭相比,5年數量增加23.42%,年均增長率為4.3%[2]。

從2017年到2022年,5年內,江豚數量持續減少的勢頭被逆轉,實現了增長,這是無數保護者們多年來為江豚的發聲、奔走和堅守的結果。

如今,江豚的保護仍任重而道遠,需要保護者們相互助力,為提升江豚種群數量、保護江豚棲息地做出共同的努力。希望有朝一日,江豚可以在長江中自在繁衍,與人類和諧相處,人們在湖邊閑庭信步時抬眼就能看到“江豚時出戲,驚波忽蕩漾”的美景,這正是鄱陽湖區很多江豚巡護員們兒時記憶中的場景。

夕陽下 江豚出水呼吸后在水面留下金色的漣漪©袁文斌

參考文獻

[1]戴銀根,閔佳玲,楊英等.禁捕后鄱陽湖長江江豚現狀及保護對策[J].江西水產科技,2022,No.184(04):43-44+51.

[2]農業農村部就“中國漁政亮劍2022”系列專項執法行動、長江十年禁漁階段性成效有關情況召開新聞發布會http://www.moa.gov.cn/hd/zbft_news/zgyzlj2022xl/

[3]闕江龍,饒榕城,楊英等.江西水域枯水期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和分布特征[J/OL].水生生物學報:1-9[2023-07-21].

[4]江西發布https://mp.weixin.qq.com/s/GZAWeSvUuPfGIb3wbs_3aA

閱讀 455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