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霸王嶺出現孔雀雉,像孔雀又像野雞,被青鼬追捕就鉆入密林
霸王嶺位于海南島西南部,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各種各樣的生物。霸王嶺上棲息著一只美麗的鳥,名叫海南孔雀雉。屬瀕危物種,已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01科學家確認它是海南特有物種,因棲息地破壞而瀕臨滅絕最受歡迎的是灰孔雀雉和海南孔雀雉,它們都是非常有魅力的雉類鳥類。
1903年,日本人勝真田善佐在五指山采集孔雀雉。海南孔雀雉體態優美,外形與灰孔雀雉極為相似。它已被許多鳥類學家歸類為灰孔雀雉的亞種。
不過,長相相似,基因卻不一樣。2004年,科學家發現海南孔雀雉與灰孔雀雉的遺傳距離為3.1%。由此可見,海南孔雀雉并不是灰孔雀雉的亞種。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期刊《動物科學》上。
海南孔雀雉經歷了長期的獨立進化,以獨立的全新面貌出現在大家面前。海南師范大學汪繼超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說:“海南孔雀雉是珍稀瀕危雉類之一,是海南特有種。”零陵、尖峰嶺、梨木山等郁郁蔥蔥的林區,悠閑自在,世代繁衍,但仍難逃“瀕危”的命運。
由于人類對大自然的過度開發,熱帶雨林和季風雨林的砍伐導致海南孔雀雉的棲息地遭到破壞,進而影響海南孔雀雉種群的繁殖。
很多人關心海南特有的孔雀雉有多少?近年來,人們更加關注自然環境,自覺保護。海南孔雀雉種群密度呈上升趨勢,但尚無比較準確的統計數據。
我們能做的就是保護大自然,給海南孔雀雉一個安全的生態環境。
02尾羽張開如孔雀,尾羽合攏如野雞。給人的印象是尾羽張開像孔雀,尾羽縮回像野雞。
男女長相不同。雄鳥全身長著黑褐色的羽毛,頭上還有蓬頭垢面的關羽。更引人注目的是它的背部和尾巴在棕色的羽毛背景上布滿了金屬綠色的眼斑。
尾巴上有20-24根尾羽,折起來不夠顯眼。在山林中不易辨認,易被誤認為野雞或野雞。
但是當它展開翅膀,揚起尾巴,展開尾羽的時候,看起來就像孔雀開屏一樣。它身上綠色和紫色的眼珠狀斑點點綴著星星,簡直美不勝收。雖然沒有孔雀的尾巴那么大,但也堪比孔雀了。
相比較而言,雌鳥的外貌要低調得多,羽毛顏色較深,背部和尾巴上的眼點也比較少見,短尾連漂亮的斑紋都沒有。
有人會問,既然海南孔雀雉和灰孔雀雉在外形上很相似,那么如何區分兩者呢?首先,海南孔雀雉身體上的眼斑是金屬色的墨綠色,比較小;其次,海南孔雀雉的腳有兩個短而尖的距離。
這種既像孔雀又像野雞的美麗生物,無論是外形還是習性,都有其獨特之處。
03雖然會飛,但很少起飛。當被黃鼠狼獵殺時,它會進入茂密的森林。
海南孔雀雉生活在熱帶雨林中。報群注意保暖。”
科學家們通過無線電遙測技術對海南孔雀雉進行了跟蹤研究,發現了它們一些有趣的行為習性。通常情況下,一公一母兩個體的活動范圍是重疊的,但它們并不成對活動,而是偶爾相遇,大部分時間都是分散活動,可能是為了尋找更多的食物吧!
在日常活動中,海南孔雀雉最怕遇到最大的天敵青鼬.那家伙個頭不大,但是力道卻很大。
海南孔雀雉是相當機警的,如果被黃鼠狼追趕,它會迅速逃到密林中,借助茂密的樹枝躲起來。
有人認為海南孔雀雉的這種行為很奇怪,因為科學研究發現它其實可以飛,但很少起飛,第一時間跑到密林里逃命。
是不是懶得飛,忘記了關鍵時刻還能飛?或因其他原因,待科學研究。
04活得有滋有味,每天洗個沙浴
海南孔雀雉其實是一種享受生活的鳥類。白天在地面上活動,晚上在隱蔽的樹上或巨石下休息。安全是睡眠的首要考慮因素。
他們對環境的變化很警覺和敏感。它們以昆蟲和蠕蟲為食,也吃高山榕、懸鉤子和羽松的果實。
海南師范大學生物系汪繼超、石海濤跟蹤記錄海南孔雀雉的日常生活:
早上6點開始活動,高峰期為從9點到11點。他們邊走邊玩邊覓食,偶爾會叫幾聲來表達他們的興奮;中午12點到15點,選擇土質疏松的地方洗沙浴,真是愜意。下午16日至17日是海南孔雀雉經過第二個活動高峰期后將停止覓食。
研究發現,雖然海南孔雀雉每天生活在不同的區域,但活動范圍相對穩定。由于海南島林區氣候溫暖,食物豐富,它們不隨季節遷徙。海南孔雀雉認為,生活安逸,安居一處,何必呢。
05公鳥求愛炫耀自己美麗的羽毛,母鳥看不起就離開。張開翅膀,揚起尾羽,秀出你的美麗。
求偶期的雄鳥是最活躍最漂亮的,經常炫耀自己美麗的尾羽。羽毛上的綠色眼斑令人驚嘆。
如果雌鳥不喜歡雄鳥,待久了就會直接離開。當沒有雌鳥在場時,它也懶得露出美麗的羽毛,因為沒有鳥可看!如果雌性和雄性引起注意,請留下來。
交配后,雌鳥會在密林的山溝里筑巢,一般是在大樹的根部,以地上的坑為巢原型,鋪上一些枯草、樹葉,和羽毛做窩。通常,每窩產下2-5個蛋。
研究人員曾在霸王嶺的山谷雨林中發現一個孔雀雉的巢穴,就在尾羽樹的基部。里面是兩顆灰黃白色的蛋,表面沒有任何斑點。
雌鳥要孵化21天,小鳥破殼而出,新奇地伸出小腦袋,過不了多久,它就可以出窩了鳥媽媽。
結語
海南孔雀雉是我國特有的物種,但很多人都沒有見過。希望它們能在海南的熱帶雨林中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息,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保護這些美麗的生物!
雪嶺谷動物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海南日報、中國科學報、北京科學之窗、中國動物、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