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會讓新冠疫情去往何方
到2021年2月,中國有3款新冠疫苗“開花結果”。
在國藥集團的滅活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后,中國走在新冠疫苗研發第一梯隊的另外兩款疫苗,也在農歷新年前后迎來新消息:2月5日,北京科興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同樣附條件獲批上市;除夕前后,康希諾和軍事科學院陳薇院士合作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先后在墨西哥和巴基斯坦獲得緊急使用授權,這是一款單針接種新冠疫苗,三期臨床數據顯示重癥保護率達90.98%。
國外來看,德國BioNTech/輝瑞、美國Moderna公司、英國阿斯利康的不同路線新冠疫苗都已經在使用。和病毒傳播賽跑的路上,人類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抵御武器。
跟國外很多國家相比,中國的疫情早已得到控制,應對個別城市爆發疫情的經驗也越來越充足。不過,與此同時,中國也在布局疫苗接種工作,以建立免疫屏障。據國家衛健委消息,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順利推進,截至2月9日24時,全國重點人群累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4052萬劑次。
當前的數字沒有更新,但肯定高于4052萬劑次,從各地公布的接種工作進展來看,國內的接種工作在有序且穩步推進。
無論是應對疫情的公共衛生手段,還是與之相關的藥物和醫學措施,中國的防疫能力毋庸置疑。但世界是連接的世界,中國的疫情控制不單單取決于自身。
用張文宏醫生的話說,目前國內的疫情控制已經取得了成效,但是中國是否控制得住,還受國際疫情防控成效的影響。全世界疫情能否控制得住,不取決于疫情控制得好的國家,而是取決于疫情控制最差的國家。
因此疫苗在不同國家間如何分配至關重要,尤其是在發達國家和經濟落后國家之間如何分配。2020年5月,中國公開宣布本國新冠疫苗在研發成功被投入使用后,將作為公共品與全球分享,現在中國也正在實踐這一承諾。
新冠病毒非常“狡猾”,復陽、變異等新聞層出不窮,免疫屏障的建立需要依靠疫苗,應對疫情也同樣需要直接的治療藥物。前者讓人免于感染,后者使感染者康復,二者相輔相成。
治療藥物也傳來佳音。2月10日,君實生物的全球合作伙伴禮來制藥宣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批準其在研中和抗體藥物etesevimab(JS016或LY-CoV016)1400mg和bamlanivimab(LY-CoV555)700mg雙抗體療法的緊急使用授權(EUA)。
該療法被授予用于治療伴有進展為重度新冠肺炎和/或住院風險的12歲及以上輕中度COVID-19患者。患者在確診COVID-19、并在出現癥狀后10天內,應該盡快通過單次靜脈注射進行etesevimab和bamlanivimab雙抗體治療。
在沒有其他可替代藥物獲得批準并提供充足供應的情況下,FDA通過授予EUA來提供有助于診斷、治療或預防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的藥物可及性。
2021年,我們或許等不來疫情的結束,但已經研發出的科學應對手段,足以使大多數人伴隨著疫情正常生活、工作,何況還有更多的科學應對手段正在研發。作為個體,我們應該做好防護,減少不必要的聚集和外出,其余的交給科學、交給時間。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