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社?綠色發展】北京:全國低碳城市試點評估中排名第一
11月27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應對氣候變化新聞發布會。據了解,北京積極落實“雙碳”戰略,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全市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在全國81個低碳城市試點評估中成績排名第一,被評選為優良,城市低碳發展成效顯著。
圖源:卡樂圖片 攝影/寧穎
“排碳有成本,減碳有收益”深入人心
據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科技與國際合作處(應對氣候變化處)處長明登歷介紹,作為全國首批開展的7個試點碳市場之一,北京試點碳市場自2013年開市至今已平穩運行10年,覆蓋了發電、石化、交通等八個領域,目前納入管理的排放單位有1300多家,它們的碳排放量占全市總排放量超過50%,形成了政策制度完善、參與主體多元、交易活躍度高、碳價激勵約束作用顯著的碳排放權交易體系。
針對這些排放單位,生態環境部門會科學地核發年度碳排放配額。“如果它的碳排放總量超過了它獲得的配額,可以通過碳市場購買配額,如果排放總量少于碳排放配額,它可以在碳市場上出售富余的配額從而獲利。”明登歷說,這幾年,北京碳市場的碳價持續逐年上升,非常好地體現了排碳是有成本的,降碳是可以獲得收益的。
近年來,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不斷健全完善試點碳市場工作機制,組織配額有償競價發放,建立綠電消納補償機制,額外購買的綠電碳排放量按零計算,開展低碳出行等碳普惠行動。
經過10年的建設和發展,“排碳有成本,減碳有收益”的低碳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納入管理單位的碳排放管理水平和碳排放下降率明顯優于全市平均水平,北京碳市場成為展示首都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張新名片。
全國首個氫能碳減排項目落地北京
北京一直在積極探索低碳發展模式和不同層次的低碳發展試點。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先進低碳技術、低碳領跑者企業、氣候友好型區域和氣候投融資等試點,建設了一批多層次、多類型的低碳試點示范項目。通州區、密云區成功入選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麗澤金融商務區等4個案例和1名志愿者入選生態環境部綠色低碳典型案例、溫榆河公園未來智谷一期入選生態環境部綠色低碳公眾參與實踐基地。
2022年以來,北京市低碳試點工作全面推進,國家速滑館低碳技術綜合應用等12個項目獲評先進低碳技術試點優秀項目,各類低碳試點產生了良好的示范和帶動作用。今年,北京在全國81個低碳城市試點評估中位居第一。今年8月,全國首個氫能碳減排項目在北京落地,預計每年可實現碳減排2.4萬噸。
據悉,生態環境部門發布了全國首個面向車用氫能領域的碳減排方法學,鼓勵交通領域降碳減污。大興區相關企業牽頭,依托京津冀氫能汽車大數據平臺,對于參與項目的氫能汽車的運行進行實時監控,核算它的減碳和減污的效益。經過審定后的減碳量可以在北京碳市場上出售,未來出售的收益還會回饋給參與這個項目的汽車企業,形成良性循環。
公眾低碳出行碳減排量數十萬噸
對于普通市民來說,低碳出行是一項參與低碳減排的好方式。依托碳市場,北京創新性打通了碳普惠和碳交易,發布了MaaS低碳出行碳減排項目,鼓勵市民綠色出行,實時獲得碳減排量,可以用于植樹、修橋等公益性活動,也可以在平臺上兌換視頻會員、公交地鐵充值卡等。
截至今年9月,“MaaS出行 綠動全城”綠色出行碳普惠激勵活動正式注冊用戶近400萬人,累計出行人次近3億人次。經初步核算,活動累計碳減排量達數十萬噸,全市已審定簽發的低碳出行的碳減排量超過12萬噸。通過這種市場機制,一方面支持了交通低碳轉型,另一方面也更好地鼓勵公眾參與綠色低碳行動。
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已基本成型
近年來,隨著極端天氣事件的多發、頻發,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是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兩個重要方面。北京重視適應氣候變化工作,在提升氣候變化監測預警能力方面有很大的進步,韌性城市建設方面也在扎實推進。
2022年生態環境部等17個部委印發了《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明登歷透露,生態環境部門也正在聯合市里的相關部門研究編制北京市的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考慮作為中長期的行動方案,方案已經基本成型。
“按照這個方案,首先我們要強化應對氣候變化的監測預警、風險管理能力,在城市的規劃建設中要落實適應氣候變化相關的要求和理念。”明登歷介紹,生態系統、水資源系統等都要加強氣候友好型和韌性建設,同時要增加能源、農業、公共衛生等領域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從而推動全面提升首都城市的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未來,北京市將繼續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推進重點領域減排,完善碳市場調節機制,強化低碳試點示范,提高適應氣候能力,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在應對氣候變化中貢獻“北京經驗”。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