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物種資訊 > 動物資訊

青海普氏原羚數量14年增加近9倍,一度比大熊貓還稀少

媒體:生態環境部  作者:新京報 李玉坤   專業號:普氏原羚 2021-06-08 22:36:47

在青海湖周邊,有一種羚角十分對稱的羚羊,當地牧民稱之為“灘黃羊”,它就是比藏羚羊還稀少的普氏原羚。

6V5A2712_副本

普氏原羚。葛玉修 攝

普氏原羚是青海湖濱沙化草地的代表物種,是世界最為瀕危的野生動物之一,也是青海湖的旗艦物種,僅分布在青海湖環湖地區。調查顯示,普氏原羚種群由2007年的300只左右增加到2020年的2700只左右。

棲息地被分割,列入瀕危紅色名錄

歷史上,普氏原羚曾廣泛分布于內蒙古、寧夏、新疆、甘肅和青海等地,棲息地海拔高度為3200米至3500米,數量達數萬只。但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于棲息地的縮小和破碎化、家畜沖突、種群隔離、偷獵等原因,種群數量下降至不足150余只,一度比大熊貓的數量還稀少。

“包產到戶以后,老百姓就把自家的地用鐵絲圍起來,種群交流被隔絕了。這個很麻煩,普氏原羚發情的時候,只能隔著鐵絲網遙遙相望,鐵絲網很高,公羊一般可以跳過去。因為生理驅動,母羊也要跳,很多就掛在鐵絲網上,也弄不下來,就死在鐵絲網上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在青海工作五六十年的吳天一,對于當年普氏原羚的銳減很是痛心。

“我是做醫學生物學的,對于生物保護也很關注。我也曾先后在省人大和政協任常委,在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就做了兩次提案,建議保護普氏原羚,但當時大家還都不重視。”

隨著普氏原羚種群數量持續減少,1988年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Ⅰ級保護動物,1999年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獸類紅皮書極危級動物,同時,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2005年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15大工程之一,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EN)等級動物。

“后來,我建議學習非洲的辦法,用麻醉槍把普氏原羚麻醉后,都挪出來,放到大點的土地上,這樣就可以種群交流,還有挽救的希望。這個辦法被采納了,開辟了2萬畝的場地,把部分種群安置在里面。現在看種群恢復得還是比較快的。”吳天一說。

“沒飯吃的時候,灘黃羊救過我們的命”

2021年百名最美生態環保志愿者尖木措今年45歲,是青海湖邊一名普通牧民,但他已經自發救助普氏原羚25年了。

“我以前不認識普氏原羚,我們把它叫灘黃羊。1996年,我出去放牧的時候,碰到一位老奶奶。我們聊天的時候,一只普氏原羚從我們前方跑過來。老奶奶說,這個動物挺可憐的。我就問為什么可憐。老奶奶說,你不知道,那時候我們肚子餓得厲害,普氏原羚救過我們的命,現在它們幾乎快沒了。”尖木措說,他聽到老奶奶這句話特別感動,一定要把這個動物保護起來。

達玉村位于青海湖北岸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甘孜河鄉,距離青海湖8公里左右,村里有300戶牧民、13萬畝草場,受氣候地理等條件的影響,這里有適合普氏原羚生存的芨芨草灘以及半沙化地區。

尖木措聽老一輩人講,1958年以前達玉草原有上千只普氏原羚,但隨著草場嚴重退化、沙化面積逐步擴大、偷獵者橫行、狼群捕食等問題日益嚴重,幾十年內普氏原羚的數量驟減至幾十只。“1958年肚子餓得厲害,那時牧民就抓著吃,沒辦法了,所以大家對普氏原羚很感激。”尖木措說。

從1996年起,尖木措與好友開始了救助普氏原羚的行動,目前為止,總共救助了四十余只普氏原羚。

微信圖片_20210608221718

尖木措和他收養的普氏原羚。受訪者提供

“我現在家里還收養著一只小羚羊,母羚羊受驚嚇,或者覺得小羊身體太弱,就會遺棄小羊。我們放牧看到后,就會趕緊救助,等養大了再放歸羚羊群。”尖木措說。

現在這只小羊已經一歲多,尖木措從超市買牛奶給它喝,小羚羊一次能喝六袋,一袋有半斤。買奶粉的錢都是尖木措自己出,小羚羊從小到長大歸群,能喝掉幾千塊錢的奶粉。

據他觀察,青海湖周邊的環境越來越好,普氏原羚的種群也越來越大,僅他們村范圍內的普氏原羚就有300多只,整個鄉大概有1000多只。

成立特護區,擴大棲息地

21世紀初,根據觀測,青海湖環湖11個普氏原羚種群中,8個種群相對獨立,生活區域較固定,遷徙范圍小。只有甘孜河-哈爾蓋河分布區的3個種群可以進行適當遷徙,但也是由于人類放牧活動而被迫進行遷徙。

哈爾蓋區域每年2至5月是牧民的春季草場,此時的甘孜河就成為普氏原羚的春季草場,普氏原羚被迫遷徙到該區域。等到每年冬季10月至翌年3月,甘孜河為牧民的冬季草場時,普氏原羚又被迫遷徙到哈爾蓋地區,這時的哈爾蓋就成為普氏原羚的夏、秋、冬季繁衍棲息的草場。所以普氏原羚的遷徙是被動遷徙。因此擴大普氏原羚的棲息地,加強退牧還草是提高普氏原羚種群數量和質量的最有效途徑之一。

2007年“青海湖普氏原羚特護區”在剛察縣成立。這塊特護區的面積為161.8平方公里,是環湖普氏原羚種群數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區域,地域牽涉剛察縣哈爾蓋鎮、沙柳河鎮、三角城種羊場、青海湖農場的部分地段,內有草場、退耕地、沙丘、人工造林、天保林地,是一片美麗廣袤的湖濱草原。經相關專家的指導,在普氏原羚特護區內,在草場和退耕還林地之間的網圍欄處試建了一個普氏原羚通道。

“現在剛察縣境內有1800余只普氏原羚,分布的范圍東接哈爾蓋河,南至青海湖北岸,西至沙柳河,北以315國道為界,總面積161.8平方公里,約24萬畝,環境來說,一部分是草場,還有退耕林地,也有沙灘。目前,這個范圍之內棲息了五個種群。”剛察縣公安局哈爾蓋派出所馬福德介紹。

微信圖片_20210608221756

6月3日,馬福德在特護區觀察普氏原羚。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鐵絲網降低高度,毀壞莊稼有賠償

海北州剛察縣境內,315國道路邊,立著一塊大牌子——中國普氏原羚之鄉。

馬福德入職五年來,保護普氏原羚是他的主要工作。站在315國道上,就能看到遠處田地里不少普氏原羚在進食嬉戲,這片地是當地人種的油菜花,剛發芽。

“普氏原羚也就是這段時間到秋收的時候,會在田地里啃食青苗。”馬福德說,被普氏原羚破壞的青苗,都可以得到賠償。

“我們有補償的機制,省、州、縣三級財政對老百姓的損失進行補償。如果普氏原羚破壞了他家的莊稼,他會到森林公安報案,我們會立案核實,根據實際情況完成補償。所以,老百姓不會驅趕或驚嚇它們。我們通過法律宣傳,當地老百姓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深入人心,十余年來,從沒有發生過一起非法獵殺捕食普氏原羚的案件。”馬福德說。

說話間,一名村名停車跟馬福德說,前面一只羚羊好像受傷了,馬福德做了記錄。

馬福德介紹,從2007年特護區成立以來,海晏縣、剛察縣、共和縣、天峻縣和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均在普氏原羚聚居區域興建了飲水池,留出了簡易通道,并由專人定期進行蓄水工作,從而解決普氏原羚過冬飲水和遷徙難的問題。

微信圖片_20210608221809

普氏原羚。攝影:馬福德

“自2009年至2015年底,四個縣累計拆除網圍欄刺絲51.5萬米,網圍欄高度從原先1.5米降低到現在的1至1.2米。網圍欄高度降低,方便普氏原羚遷移和交流。百姓拆除的網圍欄,政府按米進行了補償。”馬福德說。

                                逐步擺脫瀕危處境

雖然普氏原羚是中國特有物種,但長期以來并未受到重視。國人都不知道普氏原羚長什么樣子。1997年,動物攝影愛好者葛玉修在布哈河口,遇到了7只黃褐色像羊一樣的動物,及時按下快門,世界上才第一次見到普氏原羚的真容。當時,普氏原羚的數量已經低到種群瀕臨滅絕的程度。

進入21世紀,普氏原羚的保護力度持續加強。記者從青海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2003年救護了第一只雌性普氏原羚,2004年青海成立救護中心,2006年通過救護、人工馴養繁殖,數量逐步發展到20余只,它們于2007年全部被送往西寧市野生動物園,2008年至2016年,救護與人工繁殖相結合,普氏原羚數量達到67只。

自2004年救護中心成立以來,普氏原羚共完成兩次遷徙。第一次從救護中心遷徙至鳥島,遷徙距離12公里。2015年以來,隨著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青海湖水位不斷上漲、湖域面積持續增加,青海湖北岸保護站(鳥島)普氏原羚馴養繁育草場被大面積淹沒和侵蝕,已無法滿足普氏原羚的救護和繁育需求。在2017年12月的第二次遷徙中,將青海湖北岸保護站(鳥島)28只普氏原羚整體遷移至位于青海省江西溝農場的青海湖南岸保護站,至2020年種群數量達到60余只。

近期,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完成了2021年度春季遷徙水鳥、普氏原羚種群監測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任務。調查結果顯示,世界極度瀕危物種普氏原羚種群數量14年間增長約9倍,達到2560余只。普查顯示,2007年,普氏原羚種群數量在300余只左右,比大熊貓數量還少。在民間志愿者和官方救助中心的共同救助下,幾近滅絕的普氏原羚物種逐步擺脫瀕危處境,種群有了明顯的恢復,目前普氏原羚年均種群數量穩定在2700只左右。

據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自然保護科負責人介紹,此次調查普氏原羚正好處在交配期后,受天氣、距離、光線和普氏原羚保護色影響,不易監測,只監測到普氏原羚2560余只。其中,共和縣域分布有100余只、海晏縣域分布有500余只、剛察縣域分布有1900余只、天峻縣域分布有60余只;保護區內分布有1160余只、保護區外分布有1400余只。同比去年,整體數量基本保持穩定,種群發展持續穩定。

 

 

 

 

 

 

 

閱讀 740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