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是世界海龜日
6月16日是世界海龜日(World Sea Turtle Day)。
全球的海龜共分為2科6屬7種,分別是綠海龜(Chelonia mydas)、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蠵龜(Caretta caretta)、太平洋麗龜(Lepidochelys olivacea)、棱皮龜(Dermochelys coriacea)、肯氏麗龜(Lepidochelys kempii)和平背龜(Natator depressus)。這些海龜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
海龜在國際和國內都受到法律法規的保護。全球7種海龜均被列入 《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公約)附錄I,嚴格禁止國際商業貿易。我國的5種海龜:棱皮龜、蠵龜、綠海龜、玳瑁和太平洋麗龜,也都已被列為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目前,它們的生存正面臨巨大威脅:棲息地的破壞、誤食塑料垃圾、漁業兼捕、海洋污染、氣候變化影響等……而非法海龜制品貿易更是其中一大重要威脅。
數據顯示,亞太地區是海龜使用和貿易的中心。僅在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越南就查獲了2354只海龜(包括活體、死亡、標本)、1069塊龜殼、936件龜殼飾品、1767公斤龜肉、709.2公斤龜殼和91216個龜蛋。而這僅僅是海龜貿易的冰山一角。
玳瑁數量在一個世紀內減少了80%之多,并有持續下降的跡象。在150年的時間里,有900萬只玳瑁被捕撈進行售賣,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地區。截至報告發布時間,全球只剩下約25000只雌性玳瑁。
針對玳瑁制品貿易,2019年WWF新加坡發起了ShellBank——首個全球海龜DNA追蹤數據庫。由于所有的雌性海龜都會回到它們的出生地進行繁殖和產卵,每個筑巢地的海龜種群都有獨特的基因特征。因此,從繳獲的玳瑁制品中提取DNA可以確定該個體的筑巢地,從而揭示偷獵熱點地區,進行重點保護。研究人員和保護管理人員可以據此識別、跟蹤海龜的種群來源和地理邊界;執法部門可以將其作為起訴的證據;政策制定者可以將有針對性的保護工作落實到位。
保護海龜,我們可以從生活點滴著手: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不隨意丟棄垃圾、使用環境友好的個人護理品、拒絕購買非法海龜制品等。
希望通過多方共同努力下,我們能保護好這種古老的物種,讓海洋生機勃勃!
文:小七
圖:熊鶯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