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豚也能成為特色藥用海洋動物?
編者按:白海豚,被稱為水中大熊貓,一向是以珍稀海洋生物的代表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國以及世界上無數的科學家為了白海豚的保護付出了巨大犧牲,可是數量依然在不斷減少。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突然爆出“白海豚首次成為特色藥用海洋生物”,這還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發布的項目指南。這是中國海洋保護史上的可悲,還是科研史上的創舉?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國內無數科學工作者的人生追求。然然而,在今年4月3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發布了“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2020年度項目指南(第二批)”,其中關于支持北部灣海洋資源開發的一條細則,引發了軒然大波。
依據這條細則,國家將投入資金,支持廣西的研究機構,將“白海豚、中華鱟”等,做為特色藥用海洋動物資源,開展研究。



我們對鴿子粑粑、麻雀粑粑、蝙蝠粑粑、鼯鼠粑粑,甚至是小朋友的粑粑入藥,已經非常淡定,但是對于將萌萌的中華白海豚做為特色藥用動物來進行研究,還是感受無比震驚。

人人都愛白海豚

東南亞也有中華白海豚分布
@泰國華欣沿海 ©黃秦
歷史上,中華白海豚在我國沿海的分布區可能是連續的,目前已呈間斷分布,共有8個主要的地理種群,具體見下圖。

無論被劃為幾個物種,生活在我國南部沿海的白海豚,都是人氣超高的可愛豚類。幼年的海豚體色較深,成年之后是粉色帶有黑色斑點,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海豚爺爺或者奶奶的年紀,身體就成了漂亮的粉白色,幾乎沒有斑點。
中華白海豚的幼體(灰色)和成體(粉色)
@廣東江門 ©黃秦
白海豚是我國南方近海生態系統中的旗艦物種,它們主要生活在海水深度在十米以內的淺海海域,人類社會對它們的影響巨大。為了保護中華白海豚,我國在1989年頒布的《野保法》中將其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跟大熊貓是和老虎是同一保護級別。
不要以為白海豚離我們很遠,其實就在我們身邊的珠江口,就是世界上白海豚最大種群分布區,截止2019年4月,已經累計識別2381頭白海豚個體。

一只鰭部被海洋垃圾勒到變形的中華白海豚
它們的生活其實已經非常艱難
@廣東江門 ©黃秦

熊貓的內心:“要像愛護我一樣,愛護白海豚哦”
@四川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 ©黃秦
第一問 白海豚入藥,有科學依據和事實依據么?
1、從科學的角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證明白海豚有藥用價值


如果你聽過《寂靜的春天》這本書,一定會知道從上世紀四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DDT被作為一種強效的殺蟲劑,在全球范圍內被大量使用。DDT的分子機構極為穩定,在環境中難以降解,會隨著食物鏈在動物體內,而處于處于食物鏈頂端的人和猛禽,富集的效果最為明顯。
隨著DDT在鳥類體內的富集,大量的鳥類或者死亡,或者因為卵殼變薄無法孵化,春日再無鳥鳴,這就是“寂靜的春天”的由來。北美洲的游隼,便因為DDT的使用而幾乎瀕臨滅絕,目前生活在美國的游隼,大多是在1970年后的野放個體形成的種群。

游隼是前世界俯沖速度最快的猛禽
@香港米埔濕地 ©黃秦
此外DDT亦會在人體內富集,導致慢性中毒,影響人的神經行為、生殖健康,并可能誘發癌癥。DDT一旦進入人體,將難以自動降解,依據1964年對美國國民體內脂肪中貯存的DDT調查表明,DDT的生物半減期約為8年,也就是說一旦你不小心攝入了DDT,你的身體需要8年時間,才能清除其中一半的DDT。

50年過去了,被排放到海洋中的DDT并沒有全部消失,它們隨著水循環進入海洋,并跟隨食物鏈在海洋生物中傳遞,在白海豚這樣營養等級較高的海洋動物中,它們的皮下脂肪、肝臟和肌肉中,都含有大量的DDT。我國的研究人員在這一方面也有研究,具體見下面兩張圖。
(廣東)大襟島海域中華白海豚
體內及棲息地持久性有毒物質含量與評價
(碩士學位論文,魯慧,華南師范大學,2007)

廣東省中華白海豚生存狀況研究
(碩士學位論文,吳應林,汕頭大學,2010)
“我有毒,別吃我,別吃我”
中華白海豚的青年個體,背部有較多的灰色
@廣東湛江 ©黃秦
南方沿海地區的漁民,對白海豚都很熟悉。譬如閩南地區的漁民,將其稱為“媽祖魚”。相傳,能見到中華白海豚是有“福氣”的。
有些漁民可能不太喜歡白海豚,因為它們太聰明啦。白海豚都會跟隨捕魚的漁船,并在漁民收網時并伺機游入網中,在漁民的眼皮子底下飽餐一頓,然后跳出漁網溜之大吉。
無論是何種態度,我我國沿海居民沒有捕殺白海豚或其他海豚食用的習俗,即使遇到海邊擱淺死亡的白海豚,也多是棄置不理。至于使用白海豚的脂肪入藥,更是聞所未聞。

第二問 白海豚入藥,從法律上可行么?
依照1989年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華白海豚和白鱀豚(已經滅絕)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受到法律的嚴格保護。
除了以上兩種豚類,我國境內的其他的鯨豚類,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廣西海洋藥用資源名錄網上,關于飛旋原海豚的一句話,引起我們的關注,即“偶爾獲得后,即可解剖取出肝臟,洗凈,鮮用或冷藏保存。”
自1989年野保法頒布之后,飛旋原海豚及三種在網站上出現的海豚都是二級保護,無論活著的個體還是死亡的個體,死亡之后的脂肪、肝臟、肌肉組織,都在法律的保護范圍之內,使用其組織入藥或者開展研究,都需要提出申請并的審批。我們希望知道,該網站的主運營單位“廣西中醫藥大學”,是如何獲得相應的資格審批。
社會各界應對白海豚用于藥物研制之一事件進行長期關注。在后期,如果有科研單位,使用白海豚的身體組織用于醫藥研究,需對該單位獲取該組織的合法性進行審查。
第三問、白海豚入藥,從社會經濟層面可行么?
2004年,我國知名的動物學家、北京大學的潘文石教授到欽州的三娘灣尋找白海豚,在《欽州的白海豚》一書中,他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我深深地沉浸在對過去的回憶之中。
初中時,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坐在汕頭海邊的巨石上,等待兩只海豚的出現,當看到它們從遠處向我游來時,我就會忘掉周圍的一切,也不知道時光在悄悄地流逝。過了許多年,我讀完了北京大學的生物學系,后來便在中國西部寒冷的群山中年復一年地與大熊貓為伍;再后來,我進入熱帶叢林,在喀斯特石山中又是年復一年地研究‘土地—人口—白頭葉猴’相互依存的生命之網,今日,我居然坐在飛馳的快艇上去尋找這種神奇的生物,我一輩子都為它們的善舉所感動,并懷著報恩的心,希望能為它們的生存盡一份力量。潘文石,2004年3月12日于北部灣”(選自《欽州的白海豚》)
潘文石教授在欽州三娘灣
圖片引自: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網站
2019年十一假期,我們到欽州的三娘灣尋找白海豚的蹤跡。早晨六點半,在清晨的微風中,我們搭乘小船出海,離開岸邊大約1.5公里后,白海豚便在我們的小船周圍出現。船的前、后、左、右,都有它們的身影。一個早上,我們看到了大約20只白海豚,興奮之情,難以言表。

在過去的15年中,欽州這座城市已和白海豚的命運緊密相連。為了保護白海豚的棲息地,欽州市調整了工業區的規劃,防止排入海中的工業廢水污染至白海豚的棲息地。從2004年到2019年,欽州識別出的白海豚數量,從96頭,上升到了250頭,這與欽州人民做的努力密切相關。

欽州三娘灣白海豚科普館內的壁畫
©黃秦
2018年,近日,廣西自治區人民政府的《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廣西實施方案》中,明確將生態環保作為推進廣西北部灣城市群發展的機制之一,將北部灣沿線城市打造成國際一流品質的藍色宜居海灣城市群。
環北部灣特色旅游線路是這一方案的重要部分,而白海豚是欽州最靚麗的自然名片,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大量游客到這里認識和了解白海豚,其欽州旅游的一張珍貴名片,也創造了較高的經濟價值。


紀錄片《海豚灣》
揭露了日本太地町屠殺海豚的殘酷真相


4、即使中華白海豚的脂肪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也不具備經濟效益。

中華白海豚是捕魚能手
成年個體每年要吃掉一噸左右的魚
@廣東江門 ©黃秦
第四問、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為何會將“白海豚作為藥用資源動物”,寫入項目申請指南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或存在程序失誤,指南未經倫理審查

2、科研經費或許是最終的目的
結 語
在環保意識逐漸提高的今天,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本地政府,都對白海豚的展現了極大的善意:
誤入佛山內河河道的白海豚,牽動著無數民眾的心,主管部門也開展了積極的營救工作;

為了保護白海豚的棲息地,在經過博弈,珠海市最終叫停了橫琴島的填海項目;
在深圳市區,白海豚的形象,走進校園、公園和商場,為普通市民所熟知。

深圳福田印力中心的白海豚裝飾畫 ©黃秦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