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界動態 > 保護動態

NbS資訊 | 2023年國內外年度NbS大事記(總第23期)

媒體:內詳  作者:內詳   專業號:大自然保護協會 2024-01-31 10:56:15

? Nicolai Brügger/TNC Photo Contest 2019

2024 年 Vol. 1

總第 23 期

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通訊

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 Round-up

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bS),即保護、養護、恢復、可持續利用和管理天然或經改變的陸地、淡水、沿海和海洋生態系統的行動,有效和適應性地應對社會、經濟和環境挑戰, 同時提供人類福祉、生態系統服務、恢復力和生物多樣性惠益。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項目科學部與合作伙伴匯總近期國內外有關于NbS的最新動態,為關注NbS的研究者和實踐者提供信息參考。

2023年全球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治理取得了多項重要進展,本期通訊通過梳理過去一年中涉及NbS議題的國內外大事件,盤點了2023年年度NbS大事記,分享與記錄人類社會為應對全球社會挑戰在NbS研究、政策與行動方面作出的努力。

國 際

01.IPCC發布《第六次評估周期綜合報告》

3 月 20 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瑞士因特拉肯發布第六次評估周期綜合報告。這份報告同時傳遞了警告和希望:近期內(in the near-term)全球溫升可能達到 1.5℃,或面臨暫時突破 1.5℃的風險;但科學家也指出,我們所在的十年(2020-2030 年)是決定未來變暖趨勢的關鍵十年,已存在多種可行且有效的技術和選項能夠減緩并適應氣候變化。報告指出基于生態系統的適應(EbA)等措施可以有效增強氣候韌性同時保護生物多樣性、增加碳匯等,但需要更多資金支持。

相關鏈接:https://www.ipcc.ch/report/ar6/syr/

02.聯合國環境署發布《2023年排放差距報告》

11月20日,聯合國環境署(UNEP)《2023年排放差距報告》發布。報告發現,自2015年簽署《巴黎協定》以來,全球氣候行動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203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預計將增加3%,低于當時估計的16%增幅。然而,根據預測,203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仍必須在《巴黎協定》的2°C路徑下減少28%,在1.5°C路徑下減少42%。目前看來,全面落實國家自主貢獻(NDC)將有望在本世紀內將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高于工業化前2.9°C的范圍內。報告將NbS歸為一種二氧化碳移除技術(CDR)可以有效貢獻于氣候減緩路徑,但過于依賴CDR也有較大的持久性風險,還可能影響生物多樣性、水資源、糧食安全等。

相關鏈接:https://www.unep.org/resources/emissions-gap-report-2023

03.COP28完成首次全球盤點,就多項議題

達成“阿聯酋共識”

11月30日-12月13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UNFCCC COP28)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召開。會議就《巴黎協定》首次全球盤點(GST)、減緩、適應、資金、損失與損害、公正轉型等多項議題達成“阿聯酋共識”, 通過了損失與損害基金機制運作決議,各國積極承諾捐款,強調了自然保護與恢復在氣候行動中的重要性,鼓勵采用如NbS和基于生態系統的方法(EbA)等方法減少氣候對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中國及近30個國家、地區和聯盟共同簽署《COP28氣候、自然和人類聯合聲明》,同時,中國宣布正式加入“自然與人類高雄心聯盟”。

相關鏈接:https://unfccc.int/sites/default/files/resource/cma2023_L17_adv.pdf

04.《BBNJ協定》達成,全球海洋治理開啟新篇章

3月4日,各國就《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下國家管轄范圍以外區域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養護和可持續利用(BBNJ)協定案文達成一致。該協定是近30年來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再次補充、修訂和完善,為公海和國家之間的跨部門合作提供了重要框架,以促進海洋及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6月,聯合國193個成員國正式通過《BBNJ協定》;在9月20日協定開放簽署首日,中國正式簽署《BBNJ協定》。

相關鏈接:https://www.un.org/bbnj/

05.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基金啟動

全球環境基金第七屆大會于8月22日至26日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來自185個國家的代表就啟動新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基金(GBFF)達成共識。大會上,加拿大宣布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基金出資2億加元,同時英國宣布出資1000萬英鎊。該基金將調動和分配新的、額外的公共、私人和慈善資金,加快對野生物種和生態系統的保護和可持續性的投資。德國于9月也宣布為GBFF注資4000萬歐元。

相關鏈接:https://www.thegef.org/newsroom/press-releases/new-global-biodiversity-fund-launched-vancouver?utm_source=Master+List&utm_campaign=216aa9564e-EMAIL_CAMPAIGN_2023_08_24_07_06&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216aa9564e-[LIST_EMAIL_ID]

06.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2023年自然融資狀況》報告

COP28上,UNEP發布《2023年自然融資狀況》報告追蹤了NbS的資金流向,將當前NbS的融資水平與為實現1.5°C目標下最大限度發揮NbS潛力所需的資金水平進行了比較,以幫助應對氣候、生物多樣性和退化等挑戰。報告強調,NbS長期資金不足的問題不在于缺乏資金,而在于資金的錯誤流向;原本用于對自然造成危害的資金可以而且必須被重新定向來產生積極的影響。

相關鏈接:https://www.unep.org/resources/state-finance-nature-2023#:~:text=Close to $7 trillion is,Gross Domestic Product

07.ENACT更新首份NbS狀況報告路線圖

COP28上,“增強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以加速氣候轉型”(ENACT)伙伴關系發布首份NbS狀況報告路線圖。報告綜合了關于氣候變化適應、減緩和生物多樣性的知識現狀,明確監測NbS的實施狀況為后續衡量NbS影響建立基線數據,并展示了ENACT工作流程中有關NbS的知識現狀。同時,COP28上美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瑞士和巴基斯坦以及兩個聯合國機構宣布加入ENACT伙伴關系。

相關鏈接:https://www.iucn.org/sites/default/files/2023-12/iucn_enact_cop28.pdf

國 內

01.中國發布《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鞏固提升實施方案》

4月22日,自然資源部、發改委、財政部、國家林草局聯合印發了《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鞏固提升實施方案》,方案圍繞提升生態碳匯能力、有效發揮森林草原等生態系統的固碳作用等內容,提出了到2025年、2030年的主要目標及重點任務。《方案》明確突出森林在陸地生態系統碳匯中的主體作用、增強草原碳匯能力,整體推進海洋、濕地、河湖保護和修復等5項內容,提升生態系統固碳增匯。

相關鏈接:http://www.forestry.gov.cn/main/586/20230422/123343083458288.html

02.中國全面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

4月22日,自然資源部宣布我國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工作已經全面完成,將生態功能極重要、生態極脆弱以及具有潛在重要生態價值的區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8月16日,首部《中國生態保護紅線藍皮書(2023年)》正式發布。本次規劃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合計約319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約304萬平方公里(占中國陸域國土面積比例超過30%),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

相關鏈接:

http://www.forestry.gov.cn/main/5980/20230422/211058967138949.html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308/content_6898527.htm

03.自然資源部發布藍碳系列技術規程

5月13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實施6項技術規程,對紅樹林、濱海鹽沼和海草床三類藍碳生態系統的調查內容、碳儲量計算、碳匯計量監測方法等提出了明確要求,填補了藍碳生態系統業務化調查監測技術規程的空白,為摸清我國藍碳生態系統碳儲量本底和碳匯潛力、實現國家“雙碳”目標等做出貢獻。

相關鏈接:https://www.mnr.gov.cn/dt/ywbb/202305/t20230517_2786665.html

04.NbS亞洲中心成立

5 月 29 日,中國自然資源部與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簽署協議,共同建立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亞洲中心。該中心旨在通過NbS的研究、實踐和國際合作,追求中國政府所倡導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理念,促進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該中心將重點關注NbS應用、NbS知識、NbS能力和NbS合作四方面內容。

相關鏈接:https://www.iucn.org/news/202306/china-and-iucn-collaborate-launch-landmark-nature-based-solutions-asian-hub

05.《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印發

9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明確了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總體要求,提出了加快推進“三權分置”、發展林業適度規模經營、切實加強森林經營、保障林木所有權權能、探索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等8項主要任務,以及組織領導、試點探索、隊伍建設、監督考核等4個方面的保障措施,重點圍繞“穩、活、融、試”,對深化集體林改作了系統部署。《方案》還提到建立健全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形成林業碳匯核算基準線和方法學、支持符合條件的林業碳匯項目開發為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并參與市場交易等內容。

相關鏈接:https://www.forestry.gov.cn/c/www/lczc/525408.jhtml

06.《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公布,

CCER正式重啟

10月19日,生態環境部正式公布《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10月24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造林碳匯(CCER-14-001-V01)》、《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紅樹林營造(CCER-14-002-V01)》等四項方法學,作為自愿減排項目審定、實施與減排量核算、核查的依據。2024年1月22日,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CCER)市場正式啟動。此次CCER的重啟將進一步激發我國碳市場活力,對于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進程意義重大。

相關鏈接:

http://paper.people.com.cn/zgnyb/html/2023-10/30/content_26025093.htm

http://www.xinhuanet.com/photo/20240123/8d460319488a46ee9c33a58baa2aeae1/c.html

07.生態環境部發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

2023年9月,生態環境部審議通過《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2024年1月18日,《行動計劃》正式發布。作為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總體規劃和《生物多樣性公約》履約核心工具,《行動計劃》明確了我國新時期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部署了生物多樣性主流化、應對生物多樣性喪失威脅、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與惠益分享、生物多樣性治理能力現代化等4個優先領域,每個優先領域下設6至8個優先行動,廣泛涵蓋法律法規、政策規劃、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城市生物多樣性、氣候與環境治理等內容。

相關鏈接:https://www.mee.gov.cn/ywdt/hjywnews/202401/t20240118_1064111.shtml

2月重要日期概覽

2月2日 世界濕地日 今年主題為:濕地與人類福祉

2月18日(二月的第三個星期六)穿山甲日

2月19日(二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世界鯨魚日

2月27日 國際北極熊日

本期編輯:靳彤、彭昀月、王驍宇/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項目科學部;徐嘉憶、姜雪原/北京綠研公益發展中心自然項目;楊方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中國代表處

閱讀 152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