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鳥周系列宣傳(五)
“愛鳥周”的由來
時間:每年的4月至5月初
意義:為保護鳥類、維護自然生態平衡而開展的一項活動
鳥類是大自然的天賜,是一項寶貴資源。
保護鳥類對維護自然生態平衡,對科研、教育、文化、經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政府對鳥類的保護一貫都很重視,1962年,國務院發出了“積極保護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的指示,其中也包括鳥類;并根據專家們的意見,摘去麻雀的“四害之一”的“帽子”。
1981年,我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為了保護和合理利用遷徙、棲息于中日兩國都有的200多種候鳥以及進行有關的科技交流,經過友好協商,在1981年3月3日正式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環境協定》,并于當年6月8日正式生效。
同年9月,林業部等8個部門聯名提出報告《關于加強鳥類保護,執行中日候鳥保護協定的請示》,其內容之一是向國務院建議,在每年的4月—5月初(具體時間由各省、市、自治區規定)確定一個星期為“愛鳥周”,在愛鳥周中開展各種宣傳教育和保護鳥類的活動,使人們樹立“保護鳥類,人人有責”的意識,逐漸養成愛鳥護鳥的良好習慣。
1982年2月,國務院又發出了關于保護鳥類的通知,并同意林業部等8個單位提出的關于每年各省市都要開展“愛鳥周”宣傳活動的建議。從此,各省、市、自治區(西藏除外),都紛紛確定了本地區的“愛鳥周”或“愛鳥月”時間,廣泛開展愛鳥宣傳活動。
由于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不同,各地選定的“愛鳥周”或“愛鳥月”的時間也有早有遲。最早的是廣西(2月22日—28日),其次是貴州(3月份第一周),廣東(3月20日—26日)。4月份的最多:北京、江西、湖北、湖南、寧夏、云南均為4月1日—7日,四川是2日—8日,上海、浙江從清明后的第七天開始,為一周,而山西從清明開始后的一個月為“愛鳥月”,福建、陜西均為11日—17日,遼寧、吉林是22日—28日,黑龍江是第四周,山東是23日—29日,甘肅是24日—30日。5月份的有河北、內蒙古、安徽、青海,都是1日—7日,新疆為5日6日所在的一周。
1992年國務院批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將“愛鳥周”以法規的形式確定下來。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