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物種資訊 > 植物資訊

最后的紅木--盤點已被瀕危保護的紅木樹種

媒體:haw911  作者:haw911   專業號:張小然 2020-03-03 11:08:21

據《紅木》國標第一起草人楊家駒先生的說法,制定“紅木”國標時,主要依據當時社會上存在的、市場上流通的、以及故宮里藏存的家具硬木材料為基礎,剔除了材質有缺陷的樹種、存量較少不足以成為商品材的木材,最終精選出了33種硬木木材。也就是說,在2000年制定《紅木》國標時,33種入選樹種在當時都是被認為有足夠的存量可以成為商品材的。但是,在紅木國標制定之后的這十幾年間,因為大量的消耗,加上動輒數百年的漫長生長周期,致使很多紅木樹種因快速枯竭而瀕危,目前:檀香紫檀(小葉紫檀)、交趾黃檀(大紅酸枝)、盧氏黑黃檀(大葉紫檀)、微凹黃檀、巴西黑黃檀、中美洲黃檀、伯利茲黃檀這7種《紅木》國標中的樹種已經陸續被收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二中。刺猬紫檀(非洲花梨木)2016年5月9日被正式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三。另外,CITES東盟專家組計劃在今年9月份的第17屆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締約國大會上提交交趾黃檀(大紅酸枝)瀕危管制注釋調整和將大果紫檀(緬甸花梨)、鳥足紫檀(老撾花梨)、巴里黃檀(花枝)、奧氏黃檀(白酸枝)列入國際瀕危物種附錄二的提案。

除了被CITES置于瀕危保護下的紅木樹種之外,在我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降香黃檀(俗稱海南黃花梨,拉丁名Dalbergia odorifera)、黑黃檀(俗稱版納黑檀,拉丁名Dalbergia fusca)、及印度紫檀(俗稱青龍木Pterocarpus indicus)這三種《紅木》國標中的樹種均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規定:出售、收購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的,必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機構批準。當然,不管是哪種紅木樹種,現在在產地和國內還都有一些存量,但是,動輒數百年的生長周期,使紅木在短時間內成為了不可再生資源,隨著大量的消耗,產地和國內這些沒有“源頭活水”的存量又能堅持多久?紅木資源的枯竭速度之快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以下為8種國際瀕危、3種國內重點保護和CITES東盟專家組計劃在9月份CITES大會上提交的4種紅木樹種的圖鑒。從材料在產地-工廠-市場過程中的周折與艱難程度來說,良木來之不易;從珍稀的程度來說,得之者有緣。廠家也好、玩家也罷,且珍惜!《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的3種紅木樹種

一、降香黃檀

拉丁名: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英文商品名:scented rosewood俗稱:海南黃花梨(黎)、黃花梨(黎)、花梨(黎)、老花梨(黎)、花梨(黎)母、香紅木、花櫚、降香主產于中國海南構造特征:散孔材至半環孔材。生長輪頗明顯。心材新切面紫紅褐或深紅褐,常帶黑色條紋。管孔在肉眼下可見至明顯,弦向直徑最大208μm,平均114μm;數甚少至略少,2~1 2 個/mm2。軸向薄壁組織肉眼下可見,主為傍管帶狀(多數寬1~數細胞)及聚翼狀。木纖維壁厚。木射線在放大鏡下明顯;波痕可見;射線組織同形單列(甚少)及多列(2~3 列,4 列偶見)。新切面辛辣氣濃郁,久則微香;結構細;紋理斜或交錯;氣干密度0.82~O.94 g/CM3。

二、黑黃檀

拉丁名:Dalbergia fusca Pierre英文商品名:black rosewood, yinzat俗稱:黑檀、版納黑檀、牛角木主產于東南亞及中國云南構造特征:散孔材。生長輪不明顯或略明顯。心材新切面紫褐、黑褐或栗褐,常帶明顯的紫或黑褐色窄條紋。管孔在肉眼下略見,弦向直徑最大275 μm,平均143μm;含黑色樹膠;數甚少至略少,1~6 個/mm2。軸向薄壁組織頗明顯,主為同心層式窄帶狀(寬2~數個細胞)。木纖維壁甚厚。木射線在放大鏡下明顯;波痕亦然;射線組織同形單列及多列(多數2~4 列)。無酸香氣或很微弱;結構細;紋理斜或交錯。氣干密度1.04~1.20g/cm3。

三、印度紫檀

拉丁名:Pterocarpus indicus Willd.英文商品名:amboyna,Burmacoast padauk, sena, Manilla padauk, narra俗稱:花櫚木,青龍木(有很多人會把俗稱小葉紫檀的檀香紫檀與印度紫檀混淆)主產于印度、緬甸、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亞,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中國廣東、廣西、海南及云南引種栽培。構造特征:半環孔材或散孔材。生長輪明顯。心材紅褐、深紅褐或金黃色,常帶深淺相間的深色條紋;劃痕未見;水浸出液深黃褐色,有熒光。管孔在生長輪內部,肉眼下頗明顯,弦向直徑最大258μm,平均141μm;數甚少至略少,1~1 2 個/mm2;常含黃色沉積物。軸向薄壁組織豐富,在放大鏡下明顯,主為同心層式傍管窄帶狀、聚翼狀及細線狀(寬1~4 細胞)。木纖維壁薄至厚。木射線在放大鏡下可見;波痕在放大鏡下明顯;射線組織同形單列。新切面有香氣或很微弱;結構細;紋理斜至略交錯,有著名的Amboyna 樹包(瘤)花紋;氣干密度O.53~O.94 g/CM3。此種株間材色和重量差異很大。已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中7種紅木樹種。

一、檀香紫檀(小葉紫檀)

拉丁名:Pterocarpus santalinus L.F.;英文商品名:red sanders, red sandalwood俗稱:小葉紫檀、金星紫檀、雞血紫檀、牛毛紫檀、豆瓣紫檀、緞面紫檀、花梨紋紫檀、大陸性紫檀。產地:主產于印度南部;構造特征:散孔材。生長輪不明顯。心材新切面桔紅色,久則轉為深紫或黑紫,常帶淺色和紫黑條紋;劃痕明顯;木屑水浸出液紫紅色,有熒光。管孔在肉眼下幾不得見;弦向直徑平均92肛m;數少至略少,3~14 個/mm2。軸向薄壁組織在放大鏡下明顯,主為同心層式或略帶波浪形的細線(寬1~2 細胞),稀環管束狀。木纖維壁厚,充滿紅色樹膠和紫檀素。木射線在放大鏡下可見;波痕不明顯;射線組織同形單列。香氣無或很微弱;結構甚細至細;紋理交錯,有的局部卷曲(有人藉此稱為牛毛紋紫檀);氣干密度1.05~1.26 g/CM3。

二、交趾黃檀(大紅酸枝)

拉丁名: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 Pierre英文商品名:Siam rosewood, paying, trac, kranghung俗稱:大紅酸枝、老撾紅酸枝、紅枝、紅木、老紅木、海紫檀主產于老撾、泰國、柬埔寨構造特征:散孔材。生長輪不明顯或略明顯。心材新切面紫紅褐或暗紅褐,常帶黑褐或栗褐色深條紋。管孔在肉眼下略見,含黑色樹膠;弦向直徑最大244μm,平均1 04μm;數甚少至略少,2~1 3 個/mm2。軸向薄壁組織頗明顯,主為同心層式細線狀(寬1~4 細胞,與射線交叉局部略呈網狀或梯狀),稀翼狀。木纖維壁甚厚。木射線在放大鏡下可見;波痕亦然;射線組織同形單列(較多或甚多)及多列(2 列成對或2~3 列)。有酸香氣或微弱;結構細;紋理通常直;氣干密度1.01~1.09 g/CM3。

三、盧氏黑黃檀(大葉紫檀)

拉丁名:Dalbergia louvelii R.Viguier英文商品名:Bois de rose俗稱:大葉(紫)檀、馬達加斯加黑酸枝、海島性紫檀主產于馬達加斯加構造特征:散孔材。生長輪不明顯。心材新切面桔紅色,久則轉為深紫或黑紫。管孔在肉眼下幾不得見;弦向直徑206μm,平均149μm;數少至少,1~4 個/mm2。軸向薄壁組織在放大鏡下明顯,主為同心層型的細線(寬1~2 細胞),且排列規整。木纖維壁厚。木射線放大鏡下可見;波痕不明顯;射線組織同形單列。酸香氣微弱;結構甚細至細;紋理交錯;有局部卷曲;氣干密度0.95 g/CM3。

四、微凹黃檀

拉丁名:Dalbergia retusa Hesml.英文商品名:cocobolo俗稱:可可波羅、帕洛尼格羅、小葉紅酸枝主產于中美洲。構造征征:散孔材。生長輪明顯。心材新切面暗紅褐、桔紅褐至深紅褐,常帶黑色條紋。管孔在肉眼下可見至明顯,弦向直徑最大351μm,平均139μm;數甚少至略少,1~12 個/mm2。軸向薄壁組織在放大鏡下明顯,主為離管型,星散聚合、細線狀(多數寬1~數細胞,與木射線相交,局部網狀可見)及聚翼狀、環管束狀。木纖維壁厚。木射線在放大鏡下明顯(新切面上桔紅色);波痕不明顯;射線組織同形單列。新切面氣味辛辣;結構細;紋理直或交錯;氣干密度O.98~1.22 g/CM3。

五、巴西黑黃檀

拉丁名:Dalbergia nigra Fr.Allem.英文商品名:Brazilian wood, jacaranda主產于巴西。構造特征:散孔材。生長輪明顯。心材黑褐、巧克力色至紫褐色,常帶有明顯的黑色窄條紋。管孔在肉眼下頗明顯,弦向直徑最大287μm,平均143μm;數甚少至略少,2~7 個/mm2。軸向薄壁組織放大鏡下明顯。主為離管型,環管束狀及窄帶狀(寬1~2 細胞),星散聚合、聚翼狀,常多于微凹黃檀。木纖維壁薄至厚。木射線在放大鏡下明顯,波痕在放大鏡下明顯,射線組織同形單列(數少)及多列(多數2~3 列),異形Ⅲ型傾向明顯。新切面酸香氣濃郁,結構細(較其他種略粗),紋理交錯,氣干密度O.86~1.01 g/CM3。

六、中美洲黃檀

拉丁名:Dalbergia granadillo Pittier英文商品名:cocobolo主產于墨西哥等中美洲構造特征:散孔材。生長輪明顯。心材新切面暗紅褐、桔紅褐至深紅褐,常帶黑色條紋。管孔在肉眼下可見至明顯,含樹膠;弦向直徑最大264μm,平均199μm;數甚少至少1~5 個/mm2。軸向薄壁組織在放大鏡下明顯,星散聚合、聚翼狀、環管束狀及窄帶狀或細線狀(多數寬1細胞,與木射線相交局部網狀略見)。木纖維壁厚。木射線在放大鏡下明顯(新切面上桔紅色);波痕不明顯;射線組織同形單列,2 列可見。新切面氣味辛辣;結構細;紋理直或交錯;氣干密度O.98~1.22 g/CM3。

七、伯利茲黃檀

拉丁名:Dalbergia stevensonii Tandl.英文商品名:Honduras rosewood, hogaed主產于伯利茲。構造特征:散孔材,半環孔材傾向明顯。生長輪明顯。心材淺紅褐、黑褐或紫褐,常帶規則或不規則相間的黑色條紋,色澤比較均勻。管孔在肉眼下明顯,弦向直徑最大269μm,平均88μm;數略少至略多,11~24 個/mm2。軸向薄壁組織在肉眼下略明顯,主為窄帶狀及細線狀(多數寬1 細胞,與射線交叉局部略呈網狀)及環管束狀。木纖維壁厚。木射線在放大鏡下略見;波痕在放大鏡下可見(木射線迭生構造不明顯);射線組織同形單列及多列。酸香氣無或很微弱;結構細;紋理直;氣干密度0.93~1.1 9 g/CM3。已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三中的紅木樹種。

刺猬紫檀(非洲花梨木)

拉丁名:Pterocarpus erinaceus Poir.英文商品名:ambila俗稱:非洲花梨木主產于熱帶非洲。構造特征:散孔材,半環孔材傾向明顯。生長輪略明顯或明顯。心材紫紅褐或紅褐色,常帶深色條紋;劃痕可見。管孔在生長輪內部,肉眼下可見;弦向直徑最大290 μm,平均177 肛m;數甚少至略少,2~7 個/mm2。軸向薄壁組織豐富,在放大鏡下明顯或可見,主為帶狀及細線狀(多數寬2~4 細胞)。木纖維壁薄至厚。木射線在放大鏡下明顯;波痕可見;射線組織同形單列。香氣無或很微弱;結構細;紋理交錯;氣干密度O.85 g/CM3。占據中低端紅木市場半壁江山的絕對主力!作為大眾級紅木家具的絕對主力,刺猬紫檀家具紋理極具張力,絕對物超所值!俗稱“非洲花梨木”,主產于西部非洲。在今年以前,尼日利亞、加納、多哥、貝寧很多國家出產的刺猬紫檀被很多機構鑒定為亞花梨類的安氏紫檀,但目前已“正名”:西非根本就不產安氏紫檀,以前被稱為“安氏紫檀”的那些非洲花梨木全部都是國標紅木中的刺猬紫檀。CITES東盟專家組計劃在今年9月份第17屆CITES締約國大會上提交列入瀕危附錄二的四種紅木樹種。

一、大果紫檀(緬甸花梨木)

拉丁名:Pterocarpus macarocarpus Kurz)英文商品名:Burma padauk, pradeo, may dou俗稱:緬甸花梨、緬泰老花梨、東南亞花梨主產于緬甸、泰國和老撾構造特征:散孔材,半環孔材傾向明顯。生長輪頗明顯。心材桔紅、磚紅或紫紅色,常帶深色條紋;劃痕可見至明顯;木屑水浸出液淺黃褐色,熒光弱或無。管孔在生長輪內部者較大(但占生長輪的比例較其他種小),在肉眼下可見;弦向直徑最大269 肛m,平均1 27 pm;數甚少至略少,1~1 5 個/mm2,常含黃色沉積物。軸向薄壁組織在肉眼下明顯,主為同心層式傍管帶狀/聚翼狀及細線狀(寬1~4 細胞)。木纖維壁厚。木射線在放大鏡下可見;波痕在放大鏡下略明顯或明顯;射線組織同形單列。香氣濃郁;結構細;紋理交錯;氣干密度0.80~O.86 g/CM3。

二、鳥足紫檀(老撾花梨木)

拉丁名:Pterocarpus pedatus Pierre.英文商品名:maidu俗稱:老撾花梨、緬甸花梨主產于東南亞中南半島。構造特征:散孔材,半環孔材傾向明顯。生長輪頗明顯。心材紅褐至紫紅褐色,常帶深色條紋;劃痕未見;木屑水浸出液熒光明顯。管孔在生長輪內部者較大(但所占生長輪的比例較小),在肉眼下頗明顯,含樹膠;弦向直徑最大284μm,平均143μm;數甚少至略少,2~11 個/mm2。軸向薄壁組織在肉眼下明顯,主為同心層式傍管窄帶狀、聚翼狀及細線狀(寬1~3 細胞)。木纖維壁厚。木射線在放大鏡下可見;波痕亦然;射線組織同形單列。香氣濃郁;結構細;紋理交錯;氣干密度o.96-1.01 g/CM3。

三、巴里黃檀(花枝)

拉丁名:Dalbergin bariensis Pierre英文商品名:neans nuon俗稱:花酸枝、花枝主產于熱帶亞洲構造特征:散孔材。生長輪明顯。心材新切面紫紅褐或暗紅褐,常帶黑褐或栗褐色細條紋。管孔在肉眼下略見,弦向直徑最大326μm,平均144μm;數甚少至略少0~1 2 個/mm2。軸向薄壁組織頗明顯,主為細線狀(寬1~3 細胞),與射線交叉大部呈網狀。木纖維壁甚厚。木射線在放大鏡下明顯;波痕在放大鏡下未見或可見;射線組織同形單列(甚少)及多列(2~3列)。酸香氣無或很微弱;結構細;紋理交錯;氣干密度1.07~1.09 g/CM3。

四、奧氏黃檀(白酸枝)

拉丁名:Dalbergia oliveri Gamb.英文商品名:Burma tulipwood, chingchan, tamalan俗稱:白酸枝、緬甸酸枝、白枝主產于緬甸、泰國和老撾構造特征:散孔材。生長輪明顯或略明顯。心材新切面檸檬紅、紅褐至深紅褐,常帶明顯的黑色條紋;木屑酒精浸出液紅褐色。管孔在肉眼下頗明顯,弦向直徑最大312μm,平均189μm;常含褐黃至紅褐色樹膠;數甚少至略少,l~11 個/mm2。軸向薄壁組織數多,在肉眼下明顯,主為傍管型,聚翼狀及窄帶狀或細線狀(寬1~8 細胞,多數2~4 細胞,常與射線交叉呈明顯的網狀)及星散聚合。木纖維壁厚。木射線在放大鏡下可見;波痕在放大鏡下可見;射線組織同形單列(甚少)及多列(2 列),異形Ⅲ型傾向稀見。新切面有酸香氣或微弱;結構細;紋理通常直或至交錯;氣干密度1.0O g/CM3。

閱讀 304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