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雕
蛇雕
蛇雕,我國古人稱為“鴆”[zhèn]
在《山海經》中
就有關于它生態習性的記述
由于蛇雕所吃的蛇類中
有很多是有劇毒的種類
它也被認為是一種有毒的鳥
古人認為它的羽毛浸泡在酒中可制成毒酒
圖片來源[2]
其實經過科學證明
蛇雕雖然吃蛇
但并不是“毒鳥”
圖片來源[3]
01.
關于蛇雕
與大型雕相比
蛇雕只是中等身材
體長55~73厘米
體重1.1~1.7公斤
其上體暗褐色,下體土黃色
胸部有黑白兩色的蟲眼斑
飛羽的邊緣接近白色
蛇雕眼睛的虹膜是黃色的
頭上有聳立的冠羽
黑色雜白的圓形羽冠覆蓋在頭頂
使它看起來顯得更加威風凜凜
蛇雕飛行時翅膀上有一條弧形的白色鑲條,與尾巴白色鑲條對應。圖片來源[2]
02.
蛇的克星
蛇雕專拿蛇類做“餐點”
不僅是因為它有過人的本領
而是它擁有可對付蛇的 “行頭” 和工具
蛇雕的腳爪不是加長的
而是縮短到可以像鉗子似的
緊緊握住身體細溜溜的蛇
它的跗跖[fū zhí]跟通常的雕不一樣
不是被滿了羽毛
而是覆蓋著一片片堅硬的網狀鱗片
好像一面面盾甲
抵御蛇毒牙的進攻
它的身體上長著厚厚的羽毛
在與蛇的搏斗中
渾身的羽毛膨脹起來
使細長的蛇身無法緊緊纏繞
尖細的蛇牙也難以咬透
蛇雕的腳趾短且布滿鱗片能夠抓牢蛇的身體。圖片來源[3]
由于蛇雕捉到蛇后大多是吞食
不需要撕扯
所以蛇雕的嘴沒有其他猛禽強壯
但它的顎肌非常強大
能將蛇的頭部擠壓成“肉醬”
圖片來源[3]
對于蛇雕捕蛇的本領
科學家專門作了試驗后發現:
在人工飼養下長大的蛇雕
雖然并沒有野外捕食的經驗
卻能夠躲避類似毒蛇體色和形狀的物體
因此科學家推測:
也許是遺傳的原因
蛇雕具有與生俱來躲避毒蛇的本能
圖片來源[2]
03.
“土著居民”
蛇雕主要棲息海拔在100~2400米之間
以低海拔為主
是低海拔丘陵地區的代表鳥種
在我國,蛇雕生活于長江以南的
熱帶、 亞熱帶地區的常綠闊葉林中
因為四季食物的充足
它們不必要做長距離的遷徙
蛇雕大都 “依戀故土”
是當地的“土著居民”
https://mp.weixin.qq.com/s/HqOJZl6v9lKsybMc2B7sFA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