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音樂人的手札:給世界候鳥日
編輯的話:
Free as a bird,
It's the next best thing to be,
Free as a bird,
Home, home and dry,
Like a homing bird,
I fly as a bird on wings.
像鳥兒一樣自由飛翔,
這是即將發生的最好的事,
自由如鳥,
回到溫暖的家鄉,
此刻,如歸巢的鳥兒,
我亦展翅。
摘自披頭士樂隊《Free As a Bird》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音樂人和鳥的故事~
你要準備好,路途遙遠,但不要怕
給世界候鳥日的札記
喜辰晨
和鳥類近距離接觸的記憶源自童年。小時侯,爺爺喜歡在家里養鳥,我總是好奇地用手輕觸籠子里彩色的羽毛。我們經常一同前往蘇州的花鳥市場購買鳥食,或漫無目的地觀賞各種動植物。那時,總會有各種小鳥飛來陽臺,我猜有一些是從未知鄰居家“越獄”而來,它們沒能停留多久便離去了。
那時,我經常在家放我喜歡的唱片,爺爺也會放他鐘愛的京劇,這些聲音都會引起鳥兒的不時啼叫。它們的鳴叫很好聽,但我并不知道它們是否喜歡那些聲音。
在爵士樂的歷史上,有著名的“大鳥”——薩克斯大師Charlie Parker。許多經典歌曲的歌詞,會把唱歌好聽的人比作夜鶯,那悅耳自如的吟唱,天生就是屬于鳥兒的。
鳥兒的歌唱是它們的語言,音高、節奏、旋律,都代表著一些重要的信息。
薩克斯大師Charlie Parker 圖源網絡,侵刪
記得2000年后有一部紀錄片《遷徙的鳥》在電視上放映,讓許多人第一次了解候鳥,知道我們周圍環境的生物多樣性。
夏候鳥的巢在北方,當春風吹起,便是候鳥媽媽帶著小鳥回到家鄉的時刻。它們遷徙、筑巢、安家、孕育,一直等到深秋,長大了的小鳥再和大家一起飛來南方。
長時間的飛行讓候鳥在高空中振翅生風,持續消耗著自己全部的能量。它們遵從時間與自然的規律,編織著希望的循環。即使受到基因和磁場的驅使,每一趟遷徙的航線依舊要面對狂風暴雨的考驗。這又讓我想到泰戈爾的詩句:“不斷地重復決絕,又重復幸福。”每一只候鳥都在奔赴、完成著自己的使命。
紀錄片《遷徙的鳥》海報 網絡圖片,侵刪
上一次以動物命名的歌,還是在我的第一張專輯里,描繪了一只屬性迷離的金剛狼,和一只注入美麗心靈的透明蝴蝶,它們都不是真實的動物。今年4月1日,我發布了一首原創歌曲《小小鳥 Birdling》,這次描寫的動物更為真實——小鳥,確切說,是鳥兒們更小的時候,故為“小小鳥”。
《小小鳥 Birdling》封面
鳥的吟唱,候鳥的遷徙,都是大自然的奇跡,同時也是它們與環境之間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在歌曲創作中,我更多是在同自己的記憶與想象保持交流狀態,追尋用聲音繪制飛行和飛行環境,在完成之后,感知到音樂與那些小小鳥兒的實際聯系。
鳥的靈感造型
幸運的是,我找回了一些真實的線索。有人說,當一首音樂作品發布出去之后,這個作品就不再完全屬于表演者或創作者了,它進入到聽者的耳朵里,甚至留藏在他們心中。誕生、輸出、反饋都不是瞬間發生的,卻需要經歷無數個瞬間的發力和選擇,這無疑也是一種交流。
喜辰晨在“爵士、自然與我”分享會上
創作者時常希望能從其他人、事、物上獲得靈感,或許只需要一小片奢侈的安寧,就可以讓耳朵“聽到”更多原本就存在于生活中的聲音。然而,不斷進化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水平在某種程度上遮蔽了來自大自然的召喚。鳥類面臨的問題,也是人類正在面臨的。如果能多聽見、看見一些,我們也一定會受到遵循本能的有力鼓舞。“我也應該記得/這樣的天賦呢”,就像是鳥兒也需要學習飛行,小小鳥們也需要方向的指引。
成長與前行,終會在某個時刻反饋出自然的聲音,創作,也會為自然留下一筆,融匯出的,便是心中宇宙的顏色。只要更好地去聽,去交流,就會有所收獲。如果《小小鳥 Birdling》能被自然地當作是一首寫給鳥兒的歌,若是聆聽的時候能夠跟隨其中悄悄變化的節奏搖擺起來,由反復以不同音色出現的同一旋律想起可愛飛翔的生靈,并心生呵護的愿望,那么對我來說將是一次很有意義的創作。
關于作者
Photo by Jerry
喜辰晨于2015年初登爵士樂舞臺,2018年,她以LittleHappiness Group為名義推出首張錄音室EP《DEBUT》。2022年,首張原創全?專輯《欲言又止 Lostfor Words》入圍新加坡Freshmusic Awards“年度最佳新人獎”,并收到日本DiskUnion旗下廠牌Think!Records的邀請制作日本版CD。她的聲音實驗系列短篇《Loops in Her Way》也于2020年起持續創作至今,帶來充滿想象力的聲音探索。
跟鳥相關的那些歌
喜辰晨 制作的世界候鳥日推薦歌單
鳥兒的聲音、顏色、動作,甚至眼神,都給人類藝術創作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情緒和靈感,早已有人因此創造出美麗的詩歌、畫卷、布衣和影片,也早已有不同領域和風格的音樂家、聲音藝術家創作出眾多靈動或是迷幻的Birdsong。從澳大利亞的山谷采風到日本民間的悲傷歌謠,從電影《鳥人》的爵士鼓即興配樂到名人為護鳥計劃念誦的詩文,讓我們跟隨候鳥遷徙所經路線來到不同的大洲,聽聽人類的呼應。
1 Jack Kornfield - When the Birds Were Banished from the Palace「For the Birds: The Birdsong Project, Vol. I」
2 Andrew Skeoch & Sarah Koschak - Valley of the Winds (with Kestrel and Grey Shrike-thrush)「The Living Desert」
3 Takako Uemura - Kagome Kagome / Toryanse「Reminiscence」
4 Blake Mills - Nouns of Assemblage「For the Birds: The Birdsong Project, Vol. I」
5 喜辰晨 - 小小鳥 Birdling 「小小鳥 Birdling」
6 青葉市子 - 氷の鳥「マホロボシヤ」
7 Cosmo Sheldrake - Nightingale, Pt. 1「Wake Up Calls」
8 Cosmo Sheldrake - Evening Chorus「Wake Up Calls」
9 Sean Penn - Counting Birds「For the Birds: The Birdsong Project, Vol. I」
10 Charlie Parker - Yardbird Suite「The Complete Savoy & Dial Master Takes」
11 Tony Scott - African Bird (Suite)「African Bird Come Back! Mother Africa」
12 Agustín Pereyra Lucena - Mujer Latina「Brasiliana」
13 Antonio Sanchéz - The Anxious Battle for Sanity「Birdman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鳥人)」
編輯:施雪蓮、范鵬
排版:Philia、范鵬
審核:任文偉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