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零廢棄社區” | SEE基金會攜手多元力量為綠色生活添彩
或許,你曾經聽到過那些極度控制需求的人,一年產生的垃圾少到能裝進一個玻璃瓶里。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卻是真實存在的。于大多數人而言,可能認為垃圾被丟掉后就從眼前消失了,好像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但實則我們丟掉的垃圾最后會進到填埋場、會流入焚燒池,這無疑會對我們的土壤與空氣造成嚴重污染,甚至于浪費了最初制造這些東西所使用的資源,以及每年花費的高額垃圾處理費用。
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全世界每年會產生超過20億噸的生活垃圾。足以見得,環保仍是當前全球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
面對如此嚴峻的廢棄物問題,各國政府正在大力推行“零廢棄”戰略。與此同時,“零廢棄”這一概念也逐漸走進大眾視野;隨著這一環保理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關注零廢棄生活。
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SEE基金會)自2012年開始就致力于推動減少中國生活垃圾產生量,降低生活垃圾對生態環境、生物物種以及人類自身的污染與破壞,實現全民參與垃圾減量與管理的零廢棄社會。
5月12日,SEE基金會攜手北京市夕陽再晨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伙伴共同舉辦了一場社區零廢棄建設交流活動,旨在號召廣大社區居民從身邊小事做起,一同踐行“零廢棄”生活理念,為綠色生活添彩。
本次活動邀請到北京市民政局領導,SEE基金會領導及社區垃圾治理議題相關專家。會上,各方領導及專家發表致辭,并對SEE基金會零廢棄社區示范項目及示范點進行了詳細介紹。此次活動精彩瞬間即刻呈現,一起來看看吧!
01
共話“零廢棄”,倡導綠色生活
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 楊彪秘書長
垃圾治理絕非一朝一夕,改變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環保意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每個人都付諸行動,讓垃圾分類成為居民的自覺行動,成為責無旁貸的參與者與監督者,才能切實提升整個社會的生態環境、為創建文明城市添磚加瓦。我們愿與各方共同努力,為創建文明城市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 劉建國教授
垃圾分類關系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對于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都有著重要意義。實行垃圾分類關鍵是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關系十三億多人生活環境改善,關系垃圾能不能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
氣候變化與商業可持續項目官員王玨
SEE基金會希望撬動政府、社會力量、社區力量和企業,共同努力參與構建零廢棄社區。政府通過提供政策支持和社區資源助力打造零廢棄示范點,社會力量主要依靠全國關注零廢棄議題的NGO伙伴和社會企業為零廢棄社區提供技術支持和內容創作。在社區內,通過科普課程和垃圾分類來倡導居民踐行資源回收再利用,實現社區零廢棄。同時,我們號召企業和社區共同打造具有特色的零廢棄社區。
02
踐行“零廢棄”,綠色成果展示
會后,基金會合作伙伴即夕陽再晨的工作人員,帶領活動嘉賓至二里莊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一層進行參觀,并詳細介紹了二里莊小區內所開展的關于零廢棄的建設工作和成果。由此,與會嘉賓對社區志愿者體系打造與運行機制也有了初步了解,而后一同登上了中心二層的陽光花園。
據介紹,陽光花園是由社區志愿者團隊引領社區廣大居民共創,踐行零廢棄生活的集中場所。花園內包含露天廚余堆肥區、環保酵素存區、廚余晾曬區、花架及共享菜園等幾大區域。
開展伊始,社區志愿者代表分享了花園的運營機制;隨后,針對收集居民日常垃圾進行晾曬再利用、環保酵素制作等工作進行了詳盡地說明,并向各位嘉賓現場展示了已經完成種植的數十種花卉與蔬菜。通常,隨著季節的變化,志愿者團隊還會更植應季作物并及時將產出的果實分發給居民。
為方便居民的種植,基金會還邀請合作伙伴零活實驗室為陽光花園創設了露天堆肥箱。且由堆肥專家塔拉老師在此對廚余堆肥的原理與方法進行充分解讀。堆肥,就是創造特定的環境,在微生物/生物的幫助下,讓有機質(廚余)按照我們希望的方式,有效率、無異味地進行分解。推動社區居民將自家廚余垃圾放入堆肥箱,將廚余垃圾變為有機肥料,用于社區陽光花園建設。這不僅大幅度降低垃圾量,還可以減少垃圾車運用費用,減少焚化爐運轉的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03
深化“零廢棄”,展望綠色未來
垃圾分類以及零廢棄生活都將是一場持久的社會實驗,而二里莊社區的陽光花園就像是一副微縮圖景,將政府部門、社會組織、愛心企業以及社區居民各方的力量容納在一起,勾勒出對于實現綠色生活的美麗暢想。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 零廢棄”,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理念、目標,也是一種廢棄物管理方法。環保實踐并非一日之功,這需要全世界的長期堅持和正確實行,逐步減少我們對生態系統的有害影響,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零廢棄”也是基于環保實踐的一種生活選擇。從社區示范點開始,當每個人都行動起來的時候,希望“零廢棄”也能夠成為一種生活常態。
未來,SEE基金會也將會持續面向學習、辦公等不同場所,通過試點探索、培訓賦能、網絡培育,以政策法規完善、零廢棄社區建設、公眾互動參與等行動形式,帶動更廣泛的公民參與,努力成為遍布全國的零廢棄先鋒。
活動至此圓滿結束,本次活動參與企業和合作伙伴也在此發表感想。
蒙牛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夏金平
很開心參與SEE基金會的這次線下活動,短暫卻收獲很多小確幸,專業分享帶我們了解到垃圾治理的“前世今生”以及社區零廢棄治理模式 ,還有很多新新力量--雨中服務的青年志愿者們!
環境保護既需要理性與專業,也需要溫度與情懷。作為一家橫跨一二三產業的乳品企業,蒙牛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需要引入、借鑒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做好垃圾治理工作,未來我們也希望和更多相關方一道,為綠色生活添彩!
北京市夕陽再晨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孫政
關于零碳的概念,經過昨天的活動包括前期的準備工作過程有了全新的感悟,在中國零碳事業的發展中,我認為需要的不是為了碳中和去碳中和,而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前提下實現的碳中和。社會繁榮是必須實現的,但前提是綠色繁榮,我們也應該避免大量的消耗,高投入或者資本游戲式的去碳路徑;應當關注社會公平和社會分化,綠色低碳的政策要向居民生活的一線傾斜;要用系統性的、可持續發展的方式促進綠色技術融入社區的綠色生活。
零活實驗室——湯蓓佳
社區,是一個連接人、創造家的場域,在這里,充滿了我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各種想象和期待。二里莊社區,給我們呈現了美好生活的其中一個可能性——零廢棄社區。
零活實驗室有幸能參與到這次活動中,通過打造社區廚余堆肥箱邀請居民們參與垃圾減量、見證“廚余變沃土”的美妙循環、感受與土壤和自然的連接,為二里莊居民的綠色生活添彩。非常期待未來有更多“零廢棄社區”出現在我們身邊!
最后,由衷地感謝本次活動到場嘉賓,SEE基金會領導、社區垃圾治理議題相關專家、以及北京市夕陽再晨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和零活實驗室的合作伙伴;感謝所有出席本次活動的愛心企業代表。實現全民“零廢棄”的行動目標任重而道遠,但相信我們馳而不息堅定地落實“零廢棄”理念,終會迎來全民參與的零廢棄社會。
美麗的環境不應該只存在于記憶,珍稀動物也不應該只出現在童話世界。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人開始認識并開啟低碳生活方式,讓地球回歸其舒適,也讓我們能與地球共同享受這份綠意的美好。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