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實現人工林可持續經營的可行之路
實施綜述 2023
?? 鱈魚
中國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工林面積8,800萬公頃,占全球人工林總面積的近三分之一,但存在生態系統不穩定、服務功能不強、生產力水平低等問題,實現可持續經營任重而道遠。
中國是全球木材進口最多的國家,但國產木林滿足不了國內木材消費量的一半。2021年,WWF與國家林草局共同發起的“中國人工林可持續經營項目(II)”(以下簡稱“二期項目”)”的目標是以“新一代人工林”生態系統管理理念為指導,開展人工林可持續經營制度建設和能力建設,從指導和應用相結合及多方參與的角度,部署技術規范編制、試點示范等活動,旨在提高國產木材自給率的國家儲備林的可持續經營。項目開展兩年多來,在相關專家和8個試點單位的共同支持下積極推進,顯著成效。
編制兩項重要《指南》
無規矩不成方圓,制度建設的指導性、約束性和系統性的特點,可以為人工林可持續經營提供保障。依托中國林科院的專家力量,2022年,由王宏教授級高工牽頭編制的《生物多樣性友好的人工林培育技術指南》是迄今國家層面第一個以生物多樣性保育為主題的營林規范。
該《指南》以保護生物學、森林生態學基本原理為指導,針對人工林生態系統結構功能的薄弱環節,按森林培育的準備階段、栽植階段、撫育階段、采伐更新階段,分別提出涉及遺傳、物種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保育的要點。鑒于生物多樣性保育要求全社會的參與,《指南》提出了以政府為主導,公眾、社會、企業和非政府組織參與的生物多樣性保育框架要素。該《指南》對于以幼齡純林為主的中國人工林的生態系統管理,有現實指導意義。
項目碳匯專家與豐田林場研討《碳匯型國家儲備林經營指南》
??王宏
另外,由碳匯專家李海奎研究員牽頭編制的《碳匯型國家儲備林經營指南》,結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關于清潔發展機制(CDM)、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2019)和《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變化與林業優良做法指南》、國際自愿減排市場林業項目相關方法學的要求,著眼于森林生態系統全組分碳庫,提出了國家儲備林從營造到收獲利用的整個過程的增匯減排措施。該指南對于最大限度地發揮森林的碳庫作用,建設“儲材+儲碳”的多功能國家儲備林具有指導意義。
人工林可持續經營“知識工程”
提升試點單位人員專業能力
二期項目為各試點單位分配了“點到點”專家,以解決可持續經營創新技術示范的難題。試點單位成立了由試點單位主管領導任組長、營林科(或資源科)中層骨干為成員、至少一名青年專業骨干為聯絡員的人工林可持續經營技術協助組,保持與“點對點”專家的互動并落實項目在試點單位的工作。“點對點”專家通過授課培訓、線上答疑、現場指導、小型科研活動、撰寫論文等,提升試點單位人員對可持續經營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中國林科院組織了關于近自然經營、生態系統管理、林業碳匯、混交林建設、儲備林政策等方面的專家報告。同時,在試點單位的良好實踐經驗交流會上,項目技術管理人員的視野得以拓寬,他們分享了同行的先進經驗,促進了行業內的經驗共享和合作。
廣西高峰林場依托二期項目開展人工林野生動植物觀測研究
?? 莫冰萍
此外,二期項目不僅支持并引進傳播國際最新的森林可持續經營理念和技術,還積極推動相關知識的本土化。項目翻譯并出版了《現代育林學批評:面向復雜性的森林經營》(2022年出版,中文23萬字,原作K. J Puettmann)以及《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管理:在林業中的概念和應用》(2023年出版,中文47萬字,原作B.C McComb)。這些著作填補了國內同類圖書的空白,為國內林業專業提供了更為全面和深入的學術資源,并受到了試點單位和業界的普遍歡迎。
WWF人工林可持續經營項目(二期)翻譯引進的技術著作
開展可持續經營典型技術示范
和良好實踐案例研究
二期項目共涵蓋8個試點單位,主要以國有林場為主,這些單位在經營環境、經營類型和技術基礎上存在差異,其中3個為新參加項目,其余為一期項目延續試點。考慮到試點的多樣性,項目把《中國人工用材林可持續經營指南》《國家儲備林可持續經營指南》《生物多樣性友好的人工林培育技術指南》和《碳匯型國家儲備林經營指南》與本地條件、當地森林經營類型以及各試點單位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實施并總結出各自的良好實踐經驗。同時,最終的良好實踐經驗將以書面報告(約4000字)和示范林的形式體現,報告內容將包括技術背景、探索過程、技術要點和推廣注意事項等。
在2023年底,項目匯編了《典型人工林可持續經營良好實踐報告》。報告包括了混交復層林建設、人工林樹種遺傳多樣性、純林改培、杉木林提質增效、國家儲備林培育、村社區銀杏風景林建設、礦區困難立地造林等內容,發揮了傳播可持續經營經驗的作用。同時,項目建立的示范林,初步發揮了長期觀測、示范展示、培訓教育等作用。
順昌縣國有林場多植被物種彩化鄉村道路示范 ?? 鐘兆全
制定實施行動方案,
探索現實可及人工林可持續經營路徑
為實現人工林可持續經營制度落地,8個試點單位在各自“點對點”專家的指導下,制定并實施了各自的《人工林可持續經營行動方案(2022)》,內容包括:對于可持續經營理解、結合林場實際將在本年度具體采取的可持續經營、預期結果和報告方式四方面的內容。項目發布的《人工林可持續經營項目行動方案》模板對突出重點、落實WWF與林場之間的合作發揮了橋梁作用。
“點對點”專家到湖南攸縣黃豐橋國有林場現場指導 ??李書明
截至2023年12月初,試點單位共計完成了27項人工林可持續經營行動報告。這些報告內容涉及廣泛,包括造林樹種選擇、景觀效果提升、保護林下植被、植物多樣性調查、生物多樣性監測、近自然育林、林下經濟開發等多個方面。每份報告都附有詳細照片,并由責任人對完成過程進行了仔細描述。
這些行動報告并非孤立完成,而是通過討論會進行交流展示。采用這種集體的溝通方式旨在為各試點單位提供借鑒和參考,促使彼此之間的共同進步。通過分享經驗和展示成果,試點單位在可持續經營方面得到了豐富的經驗,為整個項目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推動力。
本文作者:王宏,北京林業大學森林培育學博士,中國林科院資源信息研究所所長、教授級高工、資深專家
編輯 & 排版:Lei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